王雪锋
【摘要】PPP模式是一种公私合营管理模式,指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为了提供某种基础服务项目,以特许协议为基础,彼此组建成为的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合作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从而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得合作的各方可以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在整个PPP模式中,其自身所具有的政府参与全过程经营的特征受到了国内外的重视。通过运用PPP模式,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实现了良好的互帮互助,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工程项目上的投资资金来源,而且还可以充分响应环保建设理念,实现社会组织与政府二者之间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公路工程;工程造价;造价管理;PPP模式
【中图分类号】U4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22.189
1、PPP模式下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的内容
在本节中,我们将从工程决策、工程设计以及工程的招投标三个阶段来对PPP模式下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的内容进行简单介绍。首先我们对工程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进行介绍,在这个阶段中主要涉及项目规模以及工程技术方案的确定。就项目规模而言,适当的项目规模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因为如果规模较大,其相对应的项目工程造价也随之增加,一旦市场需求较小,则会对公路工程的经济利益进行冲击,造成损失。而如果规模较小,则会造成资源浪费,同样不能产生最佳的经济效益。除了项目规模外,工程技术方案的确定也是非常重要的,工程建设过程中所采用工艺技术的先进程度、经济性对于整体工程的建设质量以及经济利益的保障有很重要的意义。其次对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进行简单说明。主要包括建筑方案设计、项目运输安排、施工所占土地规划以及项目施工过程中涉及的水电气等方面,合理的造价管理可以很大程度上节省工程进行过程中在运输、用地规划、后期保养维护等方面的成本投入,同时还可以有效节约项目建设完成的时间。最后对公路工程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进行介绍。PPP模式下的工程招投标制度是当前我国公路工程建设最主要的投资制度,其所有工作必须保证公开透明地面向社会各个私营企业,从而对工作造价的具体设定以及相关审查进行严格把关,确保项目投资的合理性以及精确性。
2、PPP 模式下公路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难点
2.1工程造价前期存在的问题
工程造价前期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政府部门缺乏相应的经验,在调控和审批工作中处理不当,使得造价控制的力度无法正确把控。第二,当前的造价编制方法仍以定额编制为主,传统造价方法已经显现出极大的落后性,造价编制方法急需改善。PPP模式中,造价需要根据市场条件进行定价,而不是采用传统的定额方法进行平均定价,平均定价极易造成价格比一般项目造价要高。
2.2 项目设计阶段
PPP模式中,投资者为了追求更加完善的管理体制以及更高的利润回报,通常都会严格要求造价,在项目建设方案上要求更加细化、更加精准,一方面能帮助国家进行良好的宏观调控,另一方面也能更好的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有助于投资者更好的控制项目风险和投资风险[1]。另外,工程方案还需进一步完善。良好的建设方案是进行有效造价管理的基础,PPP 模式中要求政府与企业进行更加深入的合作和配合,就必须建立在完善的工程方案基础上,但传统建设方案由于较为粗糙,这就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的控制力。
2.3项目实施阶段
项目实施阶段,PPP模式中施工单位很少对财政监管部门提出要求,致使财政监管工作有失规范分析,对工程造价控制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此外,PPP模式中还容易出现如下问题:政府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影响,经常会出现调整变化,有时候资金补贴不到位,很多承诺也没有及时履行,这就使得工程造价无法按照原计划进行,严重情况下会导致项目无法正常推进,造成不利影响。PPP模式中,施工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将有关的方案、评估及财政能力评估等信息递交给上级部门,但施工单位信息递交又受到政府的影响,很容易造成施工单位信息上报的延迟,严重情况将造成造价管理的全面失败。
3、PPP 模式下的公路工程的造价控制与管理
3.1 前期准备阶段
前期准备阶段需要着重关注以下两点:第一,要准备细致的建设方案。PPP 模式的特性决定其建设方案必须要更加细致和全面,由于投资主体的多样化,对于投资的利益回报要求更加完善,同时对于投资的估算要做到尽量准确。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国家的宏观调控及投资者对于风险的管控。第二,PPP模式下,要依据具体情况对造价编制进行设计,使具体的编制符合市场情况,要根据市场中的相关定额并结合具体的需求对公路工程的造价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当定额造价中不存在全新工艺时,技术造价阶段所做的设计与实际实施阶段的设计就会存在较大的差异。
3.2 招标阶段
PPP 模式下的公路工程项目,一般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招标过程中,投标单位要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严格的分析,使招标单位依据投标企业所做的各项分析对企业进行评估,并请各个公共部门的专家对企业进行客观的分析,看其是否能满足施工及承建要求,最终经过分析,在众多的投标单位中选择较为合适的投标企业进行双方谈判,并在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且确认各风险之后,确定合作是否能达成。
3.3 建设阶段
在建设阶段当中主要分为项目的设计、项目的实施以及项目运营的移交几个部分来进行分析。在现阶段当中,设计阶段还可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在公路工程的造价编制过程当中,对于造价估算方面的管理是没有形成动态的管理控制的,对于实际的情况也没有进行充分的考虑。在此种情况下,就需要将工程的范围进行变更,从而达到节约资金的效果,利用公司专业的技术人员对项目工程进行技术方面的规划,保证工程整体的实施方案能够最大程度的节约和优化。
3.4项目实施阶段
项目实施阶段是所有阶段中问题最多的阶段也是控制成本的关键阶段,因为该阶段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比如设计变更,社会因素,环境问题等,还涉及到拆迁等纠纷,需要对上述问题进行全面优化处理,加强管理工作,做好应对突发问题的准备。所以,在公路工程造價控制中,要划分责任,使得各个部门和领导能够清楚自身的责任范围,并对负责的内容进行把控。
结语:
综上所述,PPP模式的应用使得整个公路工程项目的造价可以有效管理。同时本文从决策、设计、招投标等多个方面对PPP模式下的公路工程造价管理进行研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陈焕萍.基于PPP模式的公路工程造价控制策略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8(6):92-93.
[2]房晓奇,陈敏.PPP模式下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浅述[J].建筑发展,2018,5(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