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对其传承和发展,一直是值得研究和实践的课题。近年来,相关部门一直在推进“非遗进校园”,目前一些高等艺术院校、职业院校已开设了刺绣、雕刻、蒙古族长调民歌、呼麦等非遗相关专业,培养了一批有学历的传承人。如何将各地中小学课程和地方文化特色相结合,将非遗纳入中小学课堂,将非遗的宣传普及、传承保护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部分,“四川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则是非遗进校园一个典型的地方非遗文化传承路径。
关键词:“四川省乡村学校少年宫” 非遗进校园 传承
一、非遗纳入学校教育体系的必然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劳动与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世代相承的文化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其文化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巨大变化,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有不計其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处于濒危状态,随时都可能消亡。[1]如何做好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全面保护和积极培养传承人,成为制约我国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瓶颈。2002年10月,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首次提出了非遗的教育问题。
2011年国家文物局出台文博事业“十二五”规划,指出当下文博事业人才培养的任务是使人才队伍更加优化,高级人才脱颖而出,紧缺人才得到补充,青年人才稳步成长。非遗作为文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才要求更为特殊。不同于物质型文化遗产,非遗具有活态性,需要有固定的传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条规定:“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与保护。”现阶段家族内和师徒间的传承已无法满足社会对非遗传承人的需求,因此,将非遗传承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是必然选择。[2]
二、当前非遗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承意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
一些学校甚至相关部门对非遗进校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特别是在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机制的束缚下,很多学校完全忽视非遗进校园的必要性。因此,首先应从政策上引导和保障非遗进校园的顺利开展;其次要在资金上予以扶持,为非遗进校园提供经济支撑;最后,要建立配套的监督和评估机制,提高“非遗”进校园的规范性和效益性。
(二)缺乏合格的非遗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的短缺是制约非遗进校园的重要因素。首先,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基本没有精力去扩充非遗方面的知识,只能通过聘请传承人、民间艺人来开展非遗教学;其次,传承人或是民间艺人缺乏相应的教学技能,导致教学中出现内容表述不清、教学方式枯燥等问题。因此,非遗专家和传承人之间应加强非遗教学交流,取长补短,建立一支稳定而合格的非遗师资队伍。
(三)缺少与校本课程匹配的非遗教材和读本
有些学校的非遗教学还处于自发摸索阶段,缺乏可以施教的教材,这样很难让非遗的种子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有些学校已经编写了非遗校本读物,但知识性和趣味性较弱,大多是非遗项目内容、学生实践活动及作品的堆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非遗项目深层意义上的认知。同时,又要使学生课堂和地方特色文化相融合,这就需要有经验的教材编写专家与本校教师、传承人合作,共同编写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非遗”教材或读本。
三、以“四川省乡村学校少年宫”辅导员骨干培训项目为例谈非遗传承
(一)项目介绍
自2011年财政部、中央精神文明办、教育部共同下达《关于印发〈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以来,在国家专项彩票公益金的全力支持下,“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在全国各地顺利进行。目前,全国已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2万5千多所,受益学生2000多万。[3]四川省乡村学校少年宫辅导员骨干培训开始于2014年,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精神文明办公室授予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为“四川省乡村学校少年宫辅导员培训基地”。从2014年至今,已开设14期,培训上千名乡村学校少年宫辅导员,根据笔者了解,该培训基地在很大程度上重视非遗的培训,每期至少开设一个非遗培训班。
(二)培训教学形式与内容
2014年建立四川省乡村学校少年宫辅导员骨干培训基地以来,已开设非遗手工培训班15次之多,每个班学员至少25人次,已为乡村学校培养非遗手工教师约400人。为了使培训达到良好的效果,首先是制定好培训目标,其次,在培训形式上采用小班制教学,每个班最多25人,保证每位学员手中有教材、有原材料。保证每位学员都能够得到非遗传承人的教授。同时,为了达到理论与实操相结合,培训基地专门聘请非遗领域专家、非遗传承人现场授课。非遗领域专家主要讲授非遗与传统文化理论,非遗传承人现场示范、传授技能。
培训的内容主要以传统技艺为主。比如:蛋壳画、舞龙、草编手工艺、羌绣、传统剪纸等等。培训内容丰富多彩,这些非遗培训项目多是源于四川省内各个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培训中,教师也一致强调,非遗源于生活,源于就地取材,源于学生的喜爱。因此,培训内容尽量更丰富。培训采用专题项目,每期一个班,每期培训时长一个星期,在这一个星期内,学员至少完成3个项目的理论学习和实操训练。经过几年的经验积累,已形成了公开出版的培训教材《四川非遗传统美术与技艺》(作者:柯小杰、陈淑娟),为以后的非遗进校园、进少年宫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乡村学校少年宫培训项目的目的及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传承的本身就是教育。笔者认为,通过乡村学校少年宫辅导员骨干培训,让非遗进校园,意义有如下几个:(1)从浅层次来说,可以提高学员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解决乡村学校少年宫师资不足等问题。(2)从中层次来说,是对地方传统文化的一种扶持和保护。(3)从深层次来说,可以促进地区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四、以绵阳市徐家镇伟清小学为例谈乡村学校少年宫非遗文化传承
“让乡村少年宫成为孩子们幸福成长的乐园!”徐家镇伟清小学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同时,以学校少年宫为平台,大力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以文化建设为引领,以综合实践活动为支撑,将学校少年宫特色兴趣活动作为“塑德、启智、育美”的重要途径和方法,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逐步积淀形成了“竹文化、民间民俗文化、农耕文化”三大文化活动体系。
(一)竹文化引领下的竹系列实践活动
通过栽竹、画竹、写竹、唱竹、编竹、舞竹、刻竹,成立竹文化社团等活动,由有这方面特长的教师和涪城区赵氏草编传承人担任辅导教师,充分利用周二、周四的少年宫活动和特长班活动时间开展竹文化少年宫活动。
(二)民间民俗文化引领下的系列艺术实践活动
徐家镇伟清小学根据农村小学实际,本着传承民间民俗文化的宗旨,成立了高跷队,从站立、站稳到抬腿、移步,从队列队形到姿势变换,从简单动作到高难度动作,逐步熟练起来。后面将高跷与花式跳绳、舞狮、唢呐相结合表演,更加精彩绝伦。此外,还组建了唢呐队,并且聘请民间艺人作为第二课堂辅导员,教授唢呐吹奏技法,学生的唢呐吹奏技艺越来越精湛,成为徐家镇伟清小学音乐特色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不仅如此,他们还组建了学校舞狮队,通过请教民间舞狮艺人学习舞狮习俗风格和舞獅技巧,同时也安排有这方面兴趣和特长的教师担任舞狮教练,学校舞狮队技艺越来越精湛,表演形式越来越丰富多彩,成为各级各类文艺活动开幕式上最为喜庆的节目。组建了百人腰鼓队,起初聘请校外专业人员进行教学和训练,学校艺术教师也跟着一起学,后面就由本校负责艺术教研的刘洋老师专门负责教学和训练。通过长期训练,我校的腰鼓社团规模逐步壮大,技艺越来越精湛。徐家镇伟清小学充分利用本地农村资源,聘请涪城区非遗赵氏草编传承人赵琼珍老人为草编社团辅导员,通过长期训练,徐家镇伟清小学草编社团的孩子们技艺越来越好,花鸟虫鱼、人物鸟兽,在他们灵巧的双手下编织而成,自然灵动,栩栩如生。
(三)农耕文化引领下的农耕实践活动
一是建立农耕馆。此馆分耕具、渔具、猎具、纺具、贮具、食物加工具、生活用具、祭祀具、娱乐具几个展区,共收藏农具1000余件。从农业生产、渔猎、纺织、收藏、祭祀、娱乐等方面阐释古朴的农耕文化,体验我们先祖的勤劳智慧和生生不息的自强精神。
二是建立校外教育实践基地。选取徐家镇安乐村为西瓜种植实践基地,马鞍山为护林爱鸟基地,红星河为养鱼实践基地,宣化村为养蚕实践基地,东宣飞龙山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徐家镇敬老院为爱心教育基地,鹤林绿洲为荷花教育实践基地。
三是成立农耕文化发展体验中心。在这里,学校的孩子们不仅可以认识和鉴赏各类花卉和农作物,还可以体验农耕农具的使用、农作物的种植和采摘,可以体验农家美食的制作过程。
徐家镇伟清小学以学校少年宫特色兴趣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少年宫特色文化活动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送艺术家进校园,让非遗文化深入课堂,既是一项公益事业,又能很好地促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提档升级,对城市文化发展、学生文明素养提升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体现了四川省乡村学校少年宫在非遗进校园这方面项目建设中的成功示范。
五、结语
非遗进校园已成为非遗保护的一项常规工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动员更多的行业和人员加入这一意义深远的工作中来,促进多方进行沟通和合作。我们应以学校、政府部门、传承人群与社会力量为依托,不断丰富“非遗”进校园的内容和形式,让“非遗”回归生活,陶冶学生心灵,让“非遗”之花在校园绽放魅力。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陈飞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J].求是,2007(17):46-49.
[2]李树文.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指南[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3]朱磊.今年将建3600所乡村学校少年宫[N].人民日报,2014-8-27.
(作者简介:陈淑娟,女,硕士研究生,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化资源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