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幼儿生命教育

2021-08-12 13:53徐曼
教育·校长参考 2021年6期
关键词:跳皮筋弟子规玩具

徐曼

在科技不断创新、物质条件优渥的当今社会,校园霸凌、虐待动物、投毒自杀等触目惊心的校园问题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人们在看到新闻报道后,都会不由得产生疑问:“我们的孩子怎么了?怎么变得这么冷漠、自私、残忍?”特别是一些爷爷奶奶总会感慨:“以前缺吃少穿,那么艰苦的环境下,孩子们都能苦中作乐,现在的孩子们都在蜜罐里长大,怎么会干出这样的事?”

李玫瑾教授曾说过:“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但这仅仅是父母的问题吗?在“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思想的影响下,焦虑的不止是父母,还有幼儿园。目前,我国大多数幼儿园都将教育重点放在幼儿智力、能力的发展上,而忽略了幼儿的情绪情感需求和心理需求,对幼儿进行生命教育的观念和意识比较薄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幼儿年齡的增长,就容易造成幼儿的心理素质差、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差、行为偏激等问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身体健康放在工作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身心健康”。《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提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可见,幼儿阶段是形成健康、积极、乐观心态的重要阶段。为此,北京市大兴区第九幼儿园立足于传统文化对幼儿生命自我认知的研究,通过研究发现传统文化对幼儿生命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传统节气,感知四季轮回

每学期幼儿园都会开展幼儿安全教育,如消防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防拐骗教育、防触电教育、地震安全教育等。幼儿能够随口说出“火警电话119,报警电话110”。诚然,这些基本的生存、逃生技能在关键时刻能够拯救生命,但我们仍缺乏在日常生活中对生命教育本身的探索和重视。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春种夏长,秋收冬藏”,通过认识二十四节气,幼儿能够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四季轮回。“冬至饺子,夏至面,清明风筝,谷雨花”,幼儿们在感受四季轮回的同时,也感受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

传统游戏,提升同伴需求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会玩的幼儿更聪明是家长们的共识。但幼儿往往对玩具的依赖要高于同伴,似乎离开了玩具,幼儿就“不会玩”了。陈鹤琴先生曾说:“玩具如果只是按固定的模式让儿童模仿,那是死的,这类玩具表面上变化多端,实际上是死的玩具。”当幼儿间的互动游戏逐渐被玩具、电子产品、大型器械玩具代替,幼儿自主、有目的的游戏也会逐渐被边缘化。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传统游戏虽然材料简单,但是多种多样的形式变换,不仅能够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还能在游戏过程中增强幼儿间的互动、协商、合作等。例如,传统游戏“跳皮筋”,最少三名幼儿才能开始游戏,游戏中随着难度逐渐增加,游戏失败后,跳皮筋者成为撑皮筋者,另一名幼儿开始跳皮筋,直至游戏失败后,跳皮筋者再次轮换。在跳皮筋的过程中,所有参与游戏的幼儿都能自发地、主动地、积极地参与游戏,撑皮筋的幼儿也能在游戏过程中高度集中,关注同伴的游戏表现。在跳皮筋的过程中,不但能增强幼儿间的情感交流,还能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调整自己的行为、情绪、需求,同时关注游戏中的规则、解决同伴关系、学习友好相处等等,深入提升幼儿间的交往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合作、分享等亲社会行为。

经典诵读,感恩父母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国学经典《弟子规》在开篇之初就阐述了“首先要孝敬父母”的思想。放眼当今社会,家家都是“小公主”“小皇帝”,早已习惯将万千宠爱集于一身的幼儿在独占、独享、独有的思想下,极易形成唯我独尊、自以为是、霸道专横的不良人格。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很难体会什么是孝敬父母、感恩父母。对此,我园通过诵读经典国学《弟子规》的活动,结合动画中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引导幼儿理解《弟子规》中的含义。“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幼儿逐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以及应该如何孝敬父母。相信在充满感恩和爱的思想下,幼儿会逐步形成自尊自爱、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幼儿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不但实现了文化的传承,还实现了对生命的感受与感悟。他们在四季交替中感悟生命的轮回,在游戏中感悟同伴的珍贵,在经典诵读中感悟父母的恩情。“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当我们的孩子内心充满友善与爱,那么未来定会收获一片花海。

(作者单位:北京市大兴区第九幼儿园)

猜你喜欢
跳皮筋弟子规玩具
男体育老师跟着儿歌学跳皮筋
穿着古装玩跳皮筋
弟子规
弟子规
跳皮筋
平衡玩具
丢失的玩具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弟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