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菊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10)
项目位于广东省,为原市水保站的闲置用地,用地面积为2950.0m2,用地内由管理楼及受助人员附属用房组成,总建筑面积为1523.0m2,其中,管理楼4层,建筑总高度13.8m;受助人员附属用房1层,建筑总高度4.2m,耐火等级为一级,没有设置地下室。项目的建设规模为四类,年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500人次以下,对流浪乞讨人员提供临时的生活救助,涵盖受助人员用房、医疗、食堂等多种功能。场地包括道路、绿地和室外活动场等。
建设用地根据建筑要求和节约用地的原则,场地供电、供水、交通、通讯等条件较好,场地经平整后地势相对平坦,周边交通便捷,其建设选址符合《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站建设标准》(建标171—2015)第二十条要求,远离各类危险源和污染源,并满足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等场地条件。
考虑到各个功能独立使用的可能性以及建筑退缩3m的要求,满足功能上的特殊要求,依据周边道路交通关系,把入口设置在基地南侧角位,连接市政路,便于利用周边的生活、卫生、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管理楼和受助人员附属用房通过中部的广场联系。整体布局紧凑,分区明确,交通联系路线较短,方便且互不干扰,场地布局如图1所示。
图1 场地设计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的救助是短期的,提供食物和住处,对突发急病的人员,及时送往医院救治,帮助与其亲属或所在单位联系,对没有交通费返回其住所地或所在单位的,提供乘车凭证。本项目设置了几个功能区,分别为接待区、医疗区、生活居住区、文体活动区、办公管理区与后勤保障区,各功能相互配合形成完整的救助体系,其中生活居住区为整个体系的核心,如图2所示。
图2 功能分区和流线设计
(1)接待区为受助人员进站的第一个空间,在这个区域进行登记、体检以及落实救助安排。主要包括接待厅、查询登记室、保安室等。
(2)医疗区主要包括治疗室、诊室、处置室、隔离室、社会工作室、心理辅导室等,为受助人员提供基本的保健、诊疗服务。受助人员多为风餐露宿的流浪人员,健康状况普遍不佳,所以设置医疗区非常必要,特别对于一些传染类疾病的传播,能在源头得到有效控制,切断传播链。
(3)生活居住区包括生活服务用房和居住用房,其中生活服务用房包括厨房、餐厅、洗衣房、晒衣场、保安室等。居住用房包括男女受助人员宿舍、未成年人受助人员宿舍、特殊受助人员宿舍、有暴力男女受助人员宿舍、卫生间、淋浴间等,不同类型的受助人员合理安排相对应的床位。根据当地救助群体的比例合理配置房间的数量。另外,餐厅与居住用房相邻,尽量方便受助人员就餐。根据《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站建设标准》相关要求,餐厅设置照顾了老年人、少数民族人员和患病人员和未成年人的特殊饮食需求。
(4)文体活动区包括活动室、多功能室和室外活动场地等。根据《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站建设标准》相关要求,四类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的室外活动场地面积按不低于4.5m2/床设置。为受助人员提供室内外活动空间,方便组织各类活动,丰富受助人员的娱乐生活。
(5)办公管理区包括办公室、会议室、档案室、财务室、值班室和员工餐厅等。救助站为24h服务单位,昼夜需要工作人员值班,此类用房为工作人员提供24h随时候命工作和生活的保障。
(6)后勤保障区包括车库、水泵房、配电室等功能。这些功能布置在主要功能区域的边缘,避免影响其他核心功能区的正常运作。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的空间能否得到科学的设计,不仅关系受助人员能否得到人性化的入住体验,同时也关系着管理人员是否能够便捷高效地开展工作。项目按照功能要求、救助流程以及受助人员的特点进行总体布局,各功能区相对独立,由统一出入口串联,各种线路通畅不交叉,方便快速到达各个功能区,如图2所示。
2.3.1 受助人员流线
第一步进入接待区。受助人员由主入口进入接待厅,查询登记室的工作人员进行询问登记,方便日后联系其亲属或当地政府,帮助有需要的人员联系家属,或购买归家车票。暂时保管受助人员携带的具有伤害性的物品,保安室防止不受控的救助对象伤害周围人员。
第二步进入医疗区。对受助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和心理测试,评估身心健康,防止有报复性心理或极端心理的人员进站,对及时控制存在极端心理的人员并将其移送相关机构治疗,对有传染病的,送隔离室隔离。
第三步进入生活居住区。对符合救助标准的受助人员,根据受助者的类型安排入站,分别安排住宿、饮食,男女分开住宿,成年人与未成年人分开住宿,普通与特殊分开住宿,暴力与非暴力分开住宿。对于未成年人,如果家属不能来站接走,由专门的工作人员送回家中。如果跨地区会联系当地的救助站一起行动。未成年人是重点保护对象,救助过程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比较严格。
2.3.2 管理人员流线
管理楼位于场地西北角,便于管理人员监护救助对象与换班休息。
管理人员通过受助人员附属用房正门可进入受助人员附属用房生活居住区,交通便捷,便于监控受助人员的健康和安全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突发事件,及时补给相应的消耗品。
管理人员通过受助人员附属用房的左侧门可进入医疗区,与受助人员路线不相交,方便站内救护工作人员联系相关被救护工作者的家庭成员,并保证把被救护人员安全送出站。
管理人员通过受助人员附属用房的活动室出入口可进入文体活动区,与受助人员流线分开不相交,便于为受助人员安排室内外活动,监管活动整个过程,保障受助人员的秩序和安全性。
2.3.3 探访者流线
探访者通过主入口进入接待区,登记后,可由接待厅穿过通道到达生活居住区探访。
2.4.1 室外活动场地
项目在满足受助对象的基本生活需求与人身安全的同时,还需满足受助人员心理、行为特征的需求。受助人员附属用房设计了独立的活动庭院,为受助对象提供开敞的室外活动空间。充分考虑受助对象的心理行为规律,在防伤害设计、无障碍设计、安全疏散设计等方面均采取针对性措施。
2.4.2 绿化景观
项目结合地形地貌的特征,充分利用建筑周边或场地难以利用的角落设置绿化,在中部设置开阔广场,使建筑与景观有机融合。绿色植物选择无刺、无毒、无刺激性气味的品种,不但有彩化、净化功能且富于季节变化,还有助于缓解受助者的情绪。考虑救助对象的人身安全,预防攀爬逃逸,所以室外活动空间不种植高大乔木,均配置例如花灌木等低矮植物,避免遮挡视线。
居住建筑对于多数人来说是生活空间,但对于无家可归的人来说是生存空间,是躲避灾难的庇护所,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城市的隐秘角落和弱势群体,当建筑设计和社会实践背后的责任感一致时,它就有更强的使命感。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的建筑设计工作需要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做到空间合理规划,力争打造更加合理完善且全方位的城市救助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