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术后术区皮肤增生性瘢痕形成因素分析

2021-08-12 05:28董洪军
医学美学美容 2021年14期
关键词:疤痕瘢痕妇产科

赵 颖,董洪军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辽宁 大连 116027)

增生性瘢痕多发生于损伤深以及真皮的创伤,任何切口经缝合后形成的瘢痕也属于该范畴[1-2]。此种情况发生后,会对病人的外貌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还会有瘙痒疼痛的感觉,也会对病人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增生性瘢痕与正常的瘢痕相比较而言,其会在皮肤的表面出现不平整的形状,如果不能进行及时的修复,瘢痕就会长期的存在皮肤上。在妇产科中,女性由于更加在乎自己的美观,因此对控制增生性瘢痕的发生的要求更加严格,因此要找到其形成因素。本文就是对我院收治的妇产科手术后发生增生性瘢痕的病人的形成情况和因素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选取60 位在我院就诊的妇产科腹部手术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增生性瘢痕情况的病人分为研究组30 位,将非增生性瘢痕情况的病人分为对照组30 位,在研究组中,病人年龄在18 到66 岁,平均年龄在41 岁左右,瘢痕的切口尺寸为六到十七厘米,平均十厘米左右,体质指数为18.1 到31.4kg/m2,平均指数为24.1kg/m2;在对照组中,病人年龄在18 到66 岁,平均年龄在41 岁左右,瘢痕的切口尺寸为六到十九厘米,平均十厘米左右,体质指数为18 到31.8kg/m2,平均指数为24.2kg/m2。两组患者均是持有自愿意向,并且资料可进行比较。

纳入标准:均为妇产科术后术区皮肤增生性瘢痕并且符合诊断标准者;既往没有妇产科手术禁忌病人;没有血液系统疾病或者凝血功能障碍病人。

排除标准:瘢痕疙瘩病人;不同意此次研究方案或者没有签署知情同意书病人。

诊断标准:增生性疤痕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编撰的《整形外科诊疗规范》中以下内容[3-4]:第一、病理改变,增生的纤维组织交错排列,成漩涡状或结节状;病变集中在真皮,无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第二、临床特点:常见外伤,手术切口等处;皮损均系外伤后组织增生性病变,皮膜呈红色隆起,质地坚硬,表面光滑,无自觉症状,偶有痒痛。

1.2 方法

统计并记录研究组和对照组病人的年龄、手术和切口类型以及修复方式、感染和色素沉着情况。然后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因素是通过Logistic 进行分析的。

1.3 评价标准

观察并记录比较两组病人的基本资料和临床情况。基本资料包括病人的年龄、进行的手术类型、切口类型、是否被感染、切口缝合方式;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因素通过对比妊娠、内分泌疾病、切口类型以及缝合方法、感染和色素沉着情况等方面着手研究。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的所以数据全部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用卡方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 检验,P<0.05。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病人的基本资料和临床情况

实验数据记录得出,在对照组中,年龄在三十五岁以上的有十八位,三十五岁以下的有十二位;有十位剖宫产术,八位子宫肌瘤剔除术,七位阴式子宫切除术,二位全子宫切除术,三位卵巢癌根治术;切口为Ⅰ类的有二十五位,Ⅱ类的有五位;切口缝合是皮内的有二十六位,皮表的有四位;感染的有五位,没有感染的有二十五位。在研究组中,年龄在三十五岁以上的有十五位,三十五岁以下的有十五位;有八位剖宫产术,七位子宫肌瘤剔除术,六位阴式子宫切除术,五位全子宫切除术,四位卵巢癌根治术;切口为Ⅰ类的有十位,Ⅱ类的有十二位,为Ⅲ类的有八位;皮表缝合的有十五位;感染的有二十五位,没有感染的有五位。

通过实验数据显示,两组病人的年龄和手术类型进行比较没有差距,P>0.05;两组病人的切口类型和缝合方式以及感染情况相比较有差距,P<0.05。

2.2 分析研究组病人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因素

根据Logistic 进行分析后,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因素有妊娠、内分泌疾病、切口类型以及缝合方法、感染、色素沉着(OR值:2.097、2.258、2.304、2.008、2.131、2.007;95% CL:1.185 ~10.388、1.121~8.522、1.093~8.356、1.136~9.012、1.087~8.125、1.173~10.106)。见表1。

表1 研究组病人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因素

3 讨论

在大多数妇产科的疾病的治疗中,最常采用的就是手术手段,因为手术的方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减轻甚至消除病人的疼痛感觉,效果较为理想。在妇产科手术后,皮肤上产生的增生性瘢痕会对病人的美貌造成一定的影响[5-7]。现今随着女生的审美要求逐渐升高,对于女性患者术后对增生性疤痕的关注,也是现临床当中主要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是在目前的临床研究中发现,对于妇产科术后腹部皮肤增生性疤痕的研究非常较少,因此,本文对此进行研究的价值和意义非常重要。本文就对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因素进行可研究。

本文研究的其相关原因分析如下:一、酪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醇为机体应激反应的重要指标,即便是微创手术仍然不可避免地会对身体机能造成损伤,进而产生应激反应,应激状态下皮肤组织中酪氨酸、丙二醇升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则呈下降趋势,使得大量的氧化产物生成并直接作用于皮肤组织的真皮细胞,影响局部组织的再生修复,使得皮肤表面形成增生性疤痕。二、皮内缝合是目前避免手术区皮肤增生性疤痕最理想的方式,缝合之后表皮采用细线缝合,有助于降低皮肤张力,而皮内缝合线具有良好的可吸收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被机体组织自行吸收[8-10]。表皮缝合则需要拆线处理,对皮肤组织带来的损伤程度较高,因而在术后容易形成增生性疤痕。三、随着女性审美需求的提高以及医疗美容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妇产科术后实施美容修复,已经得到了女性的患者的高度认可。结合上述研究的结果,在临床中推荐对病人手术切口进行缝合的方式采取皮内缝合,并且在手术之后早期开展色素沉着的去除以及美容修复的工作,有助于预防增生性瘢痕的形成。本文结果显示,增生性瘢痕的形成与妊娠、内分泌疾病、切口类型以及缝合方法、感染和色素沉着情况(OR 值:2.097、2.258、2.304、2.008、2.131、2.007;95% CL:1.185 ~10.388、1.121 ~8.522、1.093 ~8.356、1.136~9.012、1.087~8.125、1.173~10.106)有关。

综上所述,妇产科术后术区皮肤的产生增生性瘢痕后,应按照不同情况进行预防控制。

猜你喜欢
疤痕瘢痕妇产科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瘢痕也可能会癌变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浅谈如何有效避免和处理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无惧疤痕
巧用生姜淡化疤痕
我们想要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