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钢连铸坯内部质量优化实践

2021-08-12 12:14田永久于海岐刘清海崔福祥方恩俊吕志勇黄岩
鞍钢技术 2021年4期

田永久,于海岐,刘清海,崔福祥,方恩俊,吕志勇,黄岩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鲅鱼圈钢铁分公司,辽宁 营口115007)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是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模具行业的迅速发展,模具钢用量不断增加,特别是大型、精密、复杂、长寿等技术含量高的模具比例逐年增大。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鲅鱼圈钢铁分公司(以下简称“鲅鱼圈”)的宽厚板连铸机自投产以来,逐步以生产300 mm×2 100 mm以上超宽、超厚规格连铸坯为主,98%以上的连铸坯直供5500 mm轧机,轧后缺陷平均发生率为0.58%,主要产品结构为船板钢、管线钢、桥梁钢、容器钢、模具钢、核电钢及止裂钢等。尽管模具钢产量占比仅为9.3%,但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钢种,主要为轧后钢板内部“硬芯”、“砂眼”缺陷,发生率达1%以上,严重影响了产品整体质量。为此,本研究针对模具钢种的缺陷进行系统分析,在对连铸坯、轧材检验分析的基础上优化了生产工艺,制定了模具钢内部质量控制技术,彻底消除轧材“硬芯”、“砂眼”缺陷,提高了模具钢连铸坯内部质量。

1 生产设备及工艺流程

1.1 设备概况

鲅鱼圈模具钢连铸坯生产设备概况为:3座260 t铁水预处理装置,3座260 t顶底复吹转炉,2套260 t LF钢包精炼炉,2套260 t RH真空脱气炉,2台1机2流1450板坯连铸机,可生产规格为200 mm×(750~1 450 mm)的连铸坯,1台单流2300板坯连铸机,可生产规格为300 mm×(1 550~2 300 mm)的连铸坯,铸机均采用 VAI公司的动态轻压下技术、液位自动控制及二冷水自动控制模型等控制系统。

1.2 工艺流程

模具钢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精炼 (LF→RH)→1450连铸机浇铸 (常规板坯)/2300连铸机浇铸(厚板坯)

1450连铸机主要生产供薄规格模具钢(成品厚度≤50 mm)的连铸坯,产量相对较低,内部质量相对稳定;2300连铸机主要生产供厚规格模具钢(成品厚度≥100 mm)的连铸坯,如 45、50、热塑模具钢1.2311等。

2 内部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2.1 连铸坯低倍检验分析

随机选取300 mm×2 300 mm规格模具钢铸坯做热酸低倍检测,铸坯热酸低倍缺陷形貌见图1,铸坯热酸低倍评级结果见表1所示。

图1 铸坯热酸低倍缺陷形貌Fig.1 Macrostructure Appearance of Defects in Casting Blanks after Pickling by Hot Acid

表1 铸坯热酸低倍评级结果Table 1 Macrostructure Rating Results of Casting Blanks after Pickling by Hot Acid

从图1看出,连铸坯中心偏析、中间裂纹严重;由表1看出,中间裂纹达到3.0级。经测量,中间裂纹距离铸坯内弧表面40~90 mm。

为确定铸坯热酸低倍评级和钢板内部缺陷的对应关系,将以上铸坯轧制为95 mm×2 300 mm规格钢板,对钢板取样检验,进一步分析内部组织形态的变化。

2.2 轧材检验分析

按照普轧工艺轧制钢板,并沿钢板厚度方向采用机械切割观察断面质量,如图2所示。由图2可见,钢板厚度1/4位置肉眼可见一处“砂眼”缺陷。本研究对缺陷位置取全厚度试样,经磨制、抛光、腐蚀后观察组织形貌。

图2 钢板断口形貌及缺陷取样Fig.2 Fracture Appearance of Steel Plates and Samples Taken at Defects

2.2.1 全厚度钢板金相显微镜检测

为了研究钢板性能变化规律,对试样的表面、厚度1/4、中心分别做金相显微镜及洛氏硬度检测,结果见图3。由图3(a)看出,表面组织较为细小均匀,为回火索氏体组织及碳化物,无偏析组织,测得洛氏硬度为 28 HRC;由图 3(b)看出,厚度1/4位置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回火马氏体+碳化物,部分组织依然保留马氏体位向关系,存在轻微偏析,测得洛氏硬度为32 HRC;由图3(c)看出,芯部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回火马氏体+铁素体,发现少量块状白亮偏析组织,测得洛氏硬度为44 HRC。

图3 钢板表面、厚度1/4和芯部组织金相显微镜及洛氏硬度检测结果Fig.3 Microstructural Test Results of Steel Plate Surface,1/4 Thickness in Steel Plate and Center in Steel Plate Detected by Metallurgical Microscope and Rockwell Hardness Checking

此类钢板基体组织要求洛氏硬度控制在28~36 HRC以内,上述分析得知,钢板表面及1/4位置满足要求,芯部洛氏硬度远远高于其他位置且已超出标准要求,存在“硬芯”缺陷。

2.2.2 全厚度钢板原位分析检测

为确定偏析元素种类及分布,对钢板厚度(95 mm)方向原位分析检测,结果如图4。由图4看出,主要偏析元素为 C、P、Cr、Mn、Si,计算各元素偏析度 (最大值/平均值)顺序为P(3.76)>Cr(2.63)>Mn(2.10)>C(1.96)>Si(1.73)。

图4 全厚度钢板原位分析检测结果Fig.4 In-situ Analysis Results of Steel Plate in Through Thickness

2.2.3钢板缺陷金相显微镜检测

为确定缺陷形成时机,测量“砂眼”缺陷位置,距离钢板上表面20~40 mm截取缺陷试样,对缺陷做金相显微镜检验,缺陷抛光态组织和腐蚀态组织见图5。由图5(a)可以看出,在缺陷位置试样内可见一条主裂纹呈折线状向内扩展,裂纹尖端尖锐,部分裂纹内存在脱碳层;由图5(b)看出,试样基体显微组织为珠光体+网状铁素体,缺陷处显微组织为珠光体+网状铁素体,与基体组织形态略有不同,存在一条裂纹。

图5 缺陷抛光态组织和腐蚀态组织Fig.5 Microstructures of Defects in Polished State and Corroded State

综合上述检验结果可知,钢板“砂眼”缺陷同铸坯中间裂纹位置一一对应,可确定为铸坯态产生的中间裂纹轧后遗传导致。

3 工艺优化及应用效果

3.1 优化钢种成分

冶炼过程均按照低磷钢标准控制P元素含量(≤0.015%);对主要的易偏析元素Cr、Mn的成分进行了两次优化,在满足钢种性能前提下逐步降低其含量,以抑制铸坯中心偏析,成分优化后铸坯中心偏析情况见表2。

表2 成分优化后铸坯中心偏析情况Table 2 Situation on Central Segregation of Casting Blanks after Optimization of Compositions

3.2 优化二冷配水比例

比水量由原来的0.63 m/h降低至0.38 m/h,采用弱冷方式,降低铸坯宽度、长度方向的温度梯度,抑制中间裂纹产生。

3.3 优化辊缝评价标准

辊缝偏差由原来的±1.0 mm提高至±0.5 mm以内。通过提高辊子堆焊材质,避免在使用中出现辊面脱落;规范润滑系统及保护气体检验、使用标准;使用力矩扳手紧固螺栓,消除受力不均导致的间隙变化;清理扇形段各基准面、水口、液压管周围,并做好防护。

图6 为优化前后辊缝及中间裂纹对比,由图6可知,优化后辊缝±0.5mm合格率由83%提高至96%,铸坯中间裂纹≤1.0级合格率由77%提高至96%。

图6 优化前后辊缝及中间裂纹对比Fig.6 Comparison of Roll Gap and Intermediate Cracks before and after Optimization

采取上述优化工艺后,模具钢内部质量稳步提高,铸坯中心偏析≤B0.5级的比例达到100%,铸坯中间裂纹稳定控制在1.0级以下,轧后钢板内部“硬芯”、“砂眼”缺陷发生率为零。

4 结语

采用酸洗、金相检验、原位分析等方法对模具钢种连铸坯和钢板缺陷试样进行了检测,分析认为模具钢“硬芯”缺陷为连铸坯中心偏析导致;模具钢“砂眼”缺陷为连铸坯中间裂纹导致。据此对模具钢的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优化钢种成分,冶炼过程P含量保持≤0.015%,降低主要易偏析元素Cr、Mn的含量;优化二次配水比例,比水量由0.63 m/h降低至0.38 m/h;优化辊缝评价标准,辊缝偏差由±1.0 mm提高至±0.5 mm以内。工艺优化后,铸坯中心偏析≤B0.5级的比例达到100%,铸坯中间裂纹稳定控制在1.0级以下,轧后钢板内部“硬芯”、“砂眼”缺陷发生率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