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雅 宋恒蕊
【关键词】新型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共情;共意;话语机制
作为社会问题的洞察家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主流媒体在任何一场重大突发事件中都承担着主要见证者、权威记录者以及全程参与者的职责,无论是从安抚民心到引导舆论,还是到维护社会平稳运行方面都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而新型主流媒体,简单来说就是互联网化、移动化的主流媒体。疫情期间,这些新型主流媒体更像是传统主流媒体在互联网环境下的一个“子体”,不但拥有传统主流媒体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更具有强大的即时性、互动性与服务性,代替其母体在各大新媒体平台为党和人民提供信息服务,试图构建起一套完善的共情与共意话语机制,为舆论引导工作设下良好铺垫,更为疫情防控工作的高效运转提供更多可能。
一、舆论场中的共情与共意话语机制及其构成逻辑
(一)相关概念阐释
1.“共情话语机制”概念阐释
关于“共情”的本质及意义,张永锋认为:“共情”有助于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在有效引导下不自觉地产生一些利他行为以及亲社会行为,这将在极大程度上减少群体冲突,进而有效改善群际关系。[1]巴特森认为:“共情能搭建起自己同他人之间的情感体验以及与他人幸福感的普遍联系。”此外,还有研究表明:“情绪可以分为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2]恰好印证了“共情”存在认知层面和情感方面两个阶段,而在“共情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也正需要通过用户认知与情感这两个层面的挑战。
“共情话语”作为媒介进行“共情传播”时所使用的逻辑框架与内容体系,本质上就是能让受众产生相同认知、进而引发情感共鸣的传播内容共同体,研究其形成机制与影响效果的因素构成,对于理解共情传播主体的立场和态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新媒体环境下,科技让双向即时沟通成为可能,在线互动的加入使得“共情话语”不仅包括传播过程中的逻辑与内涵,还囊括媒介统一解释用户疑问并调动其情感认同的态度及行为。
至于“机制”,其本意是指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那么,话语机制也就代表着媒介在报道过程中通过将素材、内容、形式、渠道、反馈以及互动等环节进行组合后形成的一个具有统一目标或意义的运行系统。而“共情话语机制”也就意味着新型主流媒体在使用“共情话语”进行传播的过程中从素材搜集到内容整理,从逻辑搭建到形式创新,再到及时回应反馈信息等环节是环环紧扣、紧密相接的[4],由此构成的有机报道主体及其行为便可称为“共情话语机制”。
2.“共意话语机制”概念阐释
“共意”一词从字面上理解即“共同的意思”,其本身并非规范性用语,仅会出现在学术探讨的范围内,一般是为了研究结果的凝练化表述,将如“思想共识”或“共同愿景”較为冗长的表述简称化了而已。至于“共意话语机制”这一概念,较为合理的解释是:传播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的预设目的而有意识地在传播过程中统筹规划报道内容、语言风格以及发布时机等策略元素以此来形成在思想层面具有共识性的运行系统。
一直以来,我们党召集民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政治逻辑,便是通过建构“共意”实现的。而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突发卫生事件时,突如其来的病毒威胁严重影响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由此引发的情绪宣泄与社会波动更是极度威胁到党的建设与管理,由此来看,及时构建“共意机制”已是刻不容缓。[5]而新型主流媒体从开始确定选题到搜集新闻素材,再到组织报道内容等环节,将“与用户达成共识”这一目标贯穿始终,由此构成的报道体系,便可称之为“共意话语机制”。
(二)共情与共意话语机制的构成逻辑探析
1.“共情话语机制”的构成逻辑
疫情期间,《人民日报》无论是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还是在自建的移动客户端中,都能够通过在话题的认同感上和对于肺炎患者的同情与支持中,反映出对于公众的共情心。而本文主要通过将其于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3月19日在微信公众号中发布的969篇文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6],主要分为疫情通报、数据解读、政策解读、服务渠道、辟谣回应、暖心报道、健康科普、声援武汉以及倡议锐评。本文发现,在疫情发展的不同时期,《人民日报》公众号的发文规律呈现出与疫情相符的动态规律,而这也透露出其构建“共情话语机制”的逻辑顺序以及具体表现:
一是以正面情绪为主导的内容制作。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公众号无论是在疫情暴发期还是在防控期,发布内容最多的当属“暖心报道类”。主要包括致敬逆行者、感恩医务人员、记录疫情暖心时刻以及宣传抗击疫情感人故事等,通过筛选真实发生的客观事实中直击人心的正面新闻,用图文结合、长漫画、H5以及微视频等形式广泛传播,在疫情中寻找典范、树立标杆,引导民众走向积极的一面,由此也为媒体树立了积极正面的形象,提升其权威性、影响力与引导力。
二是以人民需求为导向的专题报道。在公众号中,虽然无法形成类似于网站与App上醒目的专题合集报道,但是却可以通过使用相同的标题元素或者统一的标题图配色,持续更新或定期更新,同样可以起到整合并提炼有效信息的作用。比如《人民日报》公众号在“疫情暴发期”,就设立了蓝底白字标题图配上“快讯”或“最新”等统一字样的“疫情通报”专栏,用以满足民众对于疫情最新进展的信息需求;同时设立“确诊患者同行追踪”专题,有效协助官方排查与确诊患者密切接触的相关人员,及时满足人民的安全需求。
三是以权威为核心的对话机制。疫情期间,《人民日报》不仅广泛收集人民的疑问与困难,并能做到及时回应,通过采访政府机构或专家学者来解答民众困惑;同时将问题反馈至中央,协助其及时下发各项重要文件,并作出重要解读,用权威把人民心中的“问号”变成“感叹号”。在整个疫情期间,着实做到了上下联动、良性沟通的“共情传播”,一套结构完善的共情话语机制也应运而生。
2.共意话语机制的构成逻辑
通过对《人民日报》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3月19日的969篇文章内容分阶段解读,发现其构建“共意”的话语构成逻辑大致体现为以下四个阶段:建立认知—身份定位—引领召集—任务设置。[7]
一是澄清谬误,建立正确认知。在“建立认知”阶段,《人民日报》在初期十分注重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个概念以及其严重性对民众进行普及:一方面针对不实信息及时辟谣,剔除掉大众关于“第二次‘非典”的错误认知;另一方面则传播并灌输正确的认知,通过将专业化的医学知识转化为大众容易接受的信息进行科普,让大众对新冠肺炎疫情形成科学统一的认知。从2020年1月21日开始,到3月19日湖北省确诊病例清零,《人民日报》公众号60天内一共发布134篇辟谣回应类报道文章,最多一天发布了6篇文章对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解答,并设置辟谣专栏,将该时段影响力最大的谣言集中澄清。尽可能广泛且及时地让更多大众摆脱谬误,认清现实。
二是以法为界,划清敌我界限。在“身份定位”阶段,《人民日报》公众号在报道中对大部分具有破坏性的负面信息及时公开辟谣,同时重视针对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举报信息,通过核实之后,共发布17篇“人民锐评”,严厉抨击违反法制法规与党规党纪个体及其行为;通过整合制作272篇海报合集、长漫画以及H5等形式新颖的可视化报道,大力宣扬为疫情防控做出贡献的群体。这样一来,民众自然就明晰谁是敌谁是友,更加明确自身的定位。通过以上举措,新型主流媒体在舆情防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打响了抗击疫情的战斗。
三是为民发声,呼唤爱与正义。在“引领召集”阶段,《人民日报》在其公众号中发布各类暖心事件,不仅起到了“共情”作用;另外,通过在文末或评论区发起话题讨论,极大地调动了民众的防疫积极性,让民众认识到自身重要性,并自愿接受召集鼓舞,主動投入到疫情保卫战中。如3月17日发布的“41支国家医疗队在武汉完成医疗救治任务并顺利返程”,使用第一人称,立足武汉人民,甚至是全国人民的视角,发布海报与微视频,并命名为《谢谢你们,为我们拼过命》,既如实报道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医疗队伍返程的事实,又发挥了“意见领袖”的作用,向医务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
四是层层递进,目标明确向前。在“任务设置”阶段,《人民日报》做到了升至上层建筑的高度给人民设置目标与方向。在疫情萌芽期,虽然各方还没有认识到疫情的严重性,但是通过呼吁“不信谣,不传谣”,有效保证了真相最先被看到的可能性;到了疫情暴发期,《人民日报》公众号通过定时定点发布疫情信息,并为民众设置抗疫任务,即做好自我防控,在家安心隔离,不聚集,不瞒报自己的行动踪迹,同时进行适当的健康传播,为民众在家隔离提供专业指导,将疫情可能造成的伤害降至最低。此外,疫情防控期后半程的《人民日报》立足宏观的角度考察我国经济状况,在保证疫情势头不再蔓延的前提下,通过报道部分民众“摆地摊”发家致富的事迹来响应中央关于“刺激经济”的相关政策措施,这也是该阶段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
从建立认知、身份定位、引领召集,直至任务设置,“共意”始终贯穿于疫情期间新型主流媒体协助党和政府引导舆论、服务人民、管理社会的逻辑进程,助力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得到不断进展的同时,剔除了疫情中难治难控、政府不作为、人民不同心等不当干扰,成为本次疫情防控的思想逻辑支点。因此,凝聚在“党和人民同在”的核心价值旗帜下、树立起“大格局”的共识、形成群众共同抗疫的方向感、确立网络虚拟环境的秩序化,是以《人民日报》公众号为代表的新型主流媒体构建“共意话语机制”的主要方式。[8]
二、问题与应对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舆论的风口浪尖始终围绕政治、民生以及公平等字眼打转。虽然《人民日报》公众号在已经建立的共情与共意话语机制的基础上能够起到一定的舆论引导作用,但是纵观大局,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缺乏经验的新型主流媒体在实践中难免会暴露出短板,主要表现为:报道方式存在思维惯性,形式创新大于内容创新;报道内容存在道德绑架,过度煽情触动媒介伦理;报道机制存在监管漏洞,重视流量而忽视后果。此外,部分新型主流媒体还存在对舆论场的动态把握不够深入以及对突发舆情应对不够及时准确等问题,很难与公众达成共情共意的状态。针对以上缺陷,试探性提出以下措施,从而更好地应对今后可能出现的相似危机。
(一)牢固树立新媒体思维,强化创新意识
无论是在疫情这一特殊时期,还是在任何一件社会性事件被报道之后,舆论的指向始终都是民众内心所思所想的本质体现,因而,把握住舆论走向,也就把握住了民心。这就需要广大新闻工作者在扎根基层的基础上把握那些真正触动人心的内容,并使其产生规模化效果,从而真正履行其职责。这也就要求新型主流媒体将其与生俱来的新媒体思维渗透至新闻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甚至在传播渠道上都要尽可能满足创新性要求。但需要铭记的是:创新只是一种手段,形式也不过是一种辅佐,真正的共情与共意话语还是要回归内容本身。
(二)兼顾新闻价值与社会价值,确保监管到位
舆论引导绝不能泛泛而谈,也不是通过喊几句口号就能完成的,更不是简单打出“话语机制”的招牌就可以达到的。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引导,需要的是新型主流媒体及其工作人员在保证新闻价值得以深刻挖掘与有效发挥的同时,建立起一套从信息发布到与民互动,从舆情监控到及时应对,再到严格监管的舆情监管体系。不仅要确保重要信息发布后的传播效果能够得到有效监测,还需要保证媒介代替党和政府向民众做出的所有承诺都能够得到及时监控,实现及时汇总民意并高效转达回上层机关。由此构成的“共情与共意”才是真正对党忠诚、为民着想的真实语境。
(三)以客观报道诉诸话语认同,坚守专业主义
新型主流媒体可以被当作主流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一个更加强而有力的扩音器,而其本身已经是作为一个万众瞩目的传播媒介在报道事实、为民发声。如果一味地追求煽情性与即时性,不顾采访对象的隐私情况与个人感受,站在其伤痛处大做文章,甚至选择性地将客观真相抛之脑后,虽然会获得一时的流量数据,但最终还是会沦为众人口中“吃人血馒头”、有名无实的“耳目喉舌”。因此,在流量当行的新媒体时代,新型主流媒体仍然需要定期组织座谈会、学习论坛,总结分析近期行业内的报道缺陷,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归纳整理符合新闻专业主义的闪光点并继续保持;制定阶段目标,为达到与民“共情共意”、高效引导舆论、恢复社会平稳运行、最终服务于民的终极目标不懈努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型主流媒体作为新媒体环境下连接政府与民众、协助双方共同发声的新型媒介,不仅需要通过明确自我定位并及时提升整體专业化水平来适应舆论引导新生态,还应该通过向较为成熟的新型主流媒体,如本文的研究对象《人民日报》微信版,进行取经学习,用实际行动来合力打破传统舆论场与新媒体舆论场之间的隔阂,真正成为互联网生态下连接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的重要桥梁。由此来构建人民与人民之间、人民与政府之间、政府与舆论场之间、舆论场与舆论场之间的共情与共意话语机制,加快构建新媒体环境下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时的舆论引导新格局。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区域对外传播力提升路径与策略研究”(项目号:17BXW041);河南省研究生质量工程项目:2020年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项目(编号HNYJS2020JD)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勇锋.共情:民心相通的传播机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11-19(003).
[2]吴飞.共情传播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探索[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5):59-76+127.
[3]胡丹.共情传播: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20(6).
[4]侯毅.情感的呼唤: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的共情策略:以人民日报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为例[J].传媒,2020(11):30-33.
[5]刘长军.建构“共意”:中国共产党社会管理的思想逻辑[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3):83-86.
[6]刘明洋,吴洁.在理性权威中诉诸感性表达:基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民日报》疫情评论的舆论引导分析[J].中国出版,2020(17):17-23.
[7]张孝芳.革命与动员:建构“共意”的视角:A study on revolution and mobilization : manufacturing consent[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8]刘建明.新闻引导力的受众认同理论[J].新闻爱好者,2019(12):4-8.
[9]高鹏程,张恩.网民公民化与共意提取:网络利益表达理性秩序的构建[J].新视野,2019(3):55-61.
[10]杜娟.疫情报道的新闻专业精神研究[J].新闻爱好者,2020(8):34-36.
[11]朱清河,宋佳.百年中国新闻理论话语体系的历史形塑与价值演化[J].新闻爱好者,2020(12):4-8.
(杨丽雅为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宋恒蕊为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