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龙录
【内容摘要】随着人文教育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班级管理越来越重要,但往往因为个体差异的存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一直存在着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笔者所在的班级为例,先对现阶段班级管理模式运行情况进行分析阐述,进而从集体意识和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培养两方面剖析初中班级管理中亟须需决的问题,最后从人性化管理和柔性管理的角度提出初中班级管理工作模式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初中 班级管理 工作模式 柔性管理
所讲的班级管理是指教师按照教学管理资料,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所制定的一套管理方案,并将其应用于班级日常生活管理和学习管理中,以求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就目前诸多初中班级管理的情况来看,有很多学校依然在坚持“以教师为主”的强制性管理模式,忽视或者轻视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导致班级管理无法取得预期的管理效果,严重时还会导致师生关系恶化[1]。因此,进一步明确初中班级管理工作模式要点和措施显得尤为必要。
一、现阶段初中班级管理模式运行情况
笔者所在的班级有50名学生,总体来看,每一位学生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均可以严格要求自己,对班级管理制度可以很好地遵守,集体意识和小组意识均较强。为了更好达到班级管理的目的,笔者现阶段班级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模式主要有三种,即积分制和家长协助管理模式、奖惩机制、资料数据库记录管理。总的来看,三种管理模式均有各自的优势,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
就积分制和家长协助管理模式来说,通过制定完善的分数机制,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加分,对违反班级纪律的学生给予扣分,并以此为依据,统计出学生的排名情况,将其公示到微信群里,让家长可以掌握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另外,为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特地让一些有意向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在班级中担任一定的职务,让学生们互相监督、互相鼓励,以此实现共同进步的目的。在资料数据库记录管理中,笔者在日常工作中高度重视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深入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对于日常学习中经常开小差的学生,单独询问原因,给予充分的关心,让其可以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爱护。对于学习过程中存在吃力的学生,笔者除了自己定期辅导外,还特别成立了学习帮扶小组,让学生彼此之间可以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共同进步,以求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在奖惩制度贯彻与落实中,笔者明确认识到奖惩机制是开展班级管理的有力助手,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通过奖惩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笔者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相应的奖惩条例,对于一些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比如设立课外读物和钢笔。对于课堂表现不好、团结意识差的学生,进行相应的惩罚,比如让其打扫卫生、擦黑板。
二、初中班级管理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积分制和家长协助管理、奖惩机制、资料数据库记录管理三种管理模式虽然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成效,但班级管理依然存在缺陷所以还有一些问题亟需解决。亟需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亟需提升:虽然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会督促学生进行学习,但这对教师每日的工作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不仅担任班主任的职务,还同时肩负其他班级的课程教学,虽然很愿意参与到管理学生日常学习中去,但确实苦于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初中生因为没有形成学习自制力,往往在脱离班主任管理和监督后,便无心学习,逐渐荒废学业,处于被动学习的尴尬处境,无法真正提升学习质量[2]。
(2)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处于被动地位:笔者所在的班级学生均已经形成了较为强烈的自我意识,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均有较强的独立性,难以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3]。
(3)师生之间的沟通亟待加强:笔者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发现,有些学生有很强的自尊心和逆反心理,面对教师的管理常常无动于衷,甚至将教师划定为“敌对”的角色,不愿意与教师就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另外,初中教学任务繁重,每一位教师均有较多的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无法与每一位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也就无法知晓学生心中的真实想法,给教学活动带来了较大的困扰,对班级管理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三、初中班级管理工作模式的优化策略
1.营造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为有效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提升主观能动性,务必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民主的班级管理氛围。比如在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小组合作学习能力时,笔者先对目前已经分好的小组进行重新配置,确保每一个小组中的优差生均匀分布,并在原来组长的基础上设立副组长和学习质量监督组长,形成学习监督机制和帮扶机制,确保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学习到知识。其次,笔者制定了针对性的学习质量监督和评价制度,定期对小组成员学习质量进行考核,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实践应用发现,大多数的学生都可以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成效。除此之外,笔者还对所划分的小组进行了量化,比如每组分为6人,分1号到6号。要求不仅要在小组内形成合作意识,还要形成竞争意识,做到争先树优,以小组量化带动小组学习和全班学习成绩的提高。
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也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笔者在学生集体意识培养中,将全班学生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由班级选举出的学生干部,重点对班级日常管理事务负责;第二层次是由每一周当值的组长对班级学习和日常生活事务进行负责,并做好相关的督查与评价;第三层次是余下的学生重点对班级管理活动进行监督,属于纠偏小组,三个层次学生相互依存,相互监督,并恪守相同的职责与目标,班级凝聚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除此之外,笔者还定期组织各种类型的活动,让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以此营造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增强學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班级集体感。
2.加强师生间的交流沟通
针对师生间交流沟通不足的问题,笔者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在班级管理和日常学习中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增进彼此间的交流,以求提升班级管理质量。总的来说,笔者在与学生交流沟通过程中所做的工作具体有以下几点:①在与学生开展交流沟通时,笔者耐心聆听学生所表达的想法,了解学生心中的感受,并在交流过程中保持微笑,让学生可以感受到老师的亲切,给予学生足够的爱心,以此开展更高质量的交流;②为更好适应师生沟通过程中的不同环境和各种差异,笔者除了给予表达内容充分的重视外,还特别重视交流语言的应用技巧。比如在与学生交流沟通时,笔者总会选择一些幽默和委婉的词语,让学生既可以在情感上接受老师的意见,也可以在交流中感受到快乐,以此提升交流的质量;③在班级管理中定期组织开展班级会议,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确保学生可以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表明自己的看法,为班级管理出谋划策。通过组织班级会议笔者对一些学生的了解更加深入,后续班级管理开展更加的顺利。对于一些不爱在班级会议表露自己想法的学生,笔者会定期单独与其进行交流沟通,与他们展开更加深入的交谈,听取他们对班级管理的意见;④笔者在与学生交流沟通中发现,每一位学生因为先天性格原因和后天所处环境的不同,往往在班级中的表现会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可以积极参与到班级事务中来,笔者用心接纳每一位学生,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生活方面均给予学生充分的重视,用爱心去接纳每一位学生,正确引导学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⑤每一位学生都希望被老师表扬和鼓励,笔者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高度重视表扬学生对班级的作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当发现某一位学生有值得称赞的行为时,不管是采取语言表扬,还是肢体表扬,均让学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做到真心诚意。比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位原本成绩并不突出的学生在最近一段时间内上课很专心,就对他说:“你上课很专心,只有再加一把劲,相信成绩可以越来越好。”通过赞许,学生可以得到鼓励,继而产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多方面与学生交流沟通,笔者发现这种做法十分有效,他们对教师更加的信任,愿意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充分表明师生间的交流沟通十分必要和重要,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
3.感恩教育的渗透应用
笔者认为,在初中班级管理中要想确保感恩教育可以发挥应有的效果,必须从认知层面、情感层面与实践层面着手,以此让学生识恩、知恩和感恩。比如在认知层面,笔者通过定期组织开展感恩教育班会,播放感恩教育影片,引导学生去感受到感恩思想,并将其牢牢植根于内心。另外,还组织学生上讲台讲述自己的感人故事,一起歌唱《感恩的心》和朗诵相关的感恩诗歌。通过诸多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活动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感恩意识。在情感层面教育中,笔者主要开展了以“感恩”为主题的班级活动,要求学生通过手抄报、画画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父母、教师及同学的感恩之情,同样发现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在实践层面,笔者要求学生可以实实在在地去践行感恩。举办了以下几类活动:①开展“接近生活、服务社会”活动,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去参加公益劳动;②在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及元旦等重大节日,鼓励学生自制小卡片赠送给亲人;③布置亲情作业,让父母与孩子亲密相处,学会以实际行动来践行感恩,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对亲人的爱,以此实现育人目标。
结语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校管理整体质量依赖于班级管理,而班级管理又由班主任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决定,因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主导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针对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班主任要给予充分的重视,积极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完善创新,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彼此建立良好的信任机制,重点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以此提升班级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马为荣.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班主任高效管理工作探讨[J].学周刊A版,2020,9(9):165-166.
[2]朱若冰.浅谈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1):109.
[3]张玲霞.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读与写(上,下旬),2019,16(17):215.
(作者单位:山东省蒙阴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