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颖
【内容摘要】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时代背景下,新的教学理念促使着新型生态教育方式的建立与优化。研究以“研学+实践”为载体的生态教育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生态素养,建设生态文明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人地相依、和谐共生”为主题,开展了生态教育活动:感官体验湿地生态系统生物与环境和谐共生;观摩实践水质治理方式,探索自然与社会协同发展;模拟创建绿色校园,建设“我”与环境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校园。根据“研学+实践”活动内容,充分利用在线资源,设计多样化考察方法,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念。
【关键词】研学 实践 生态教育
生态教育是人类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建生态文明社会的需要,而将生态学理念等融入现代全民教育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文明的核心就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初中教育是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时期,生态素养作为人类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素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在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中,明确提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增强综合素养的教育理念[1]。新的教育理念下对于教育方法的要求也更加全面,只有增加学生学习经历,加强学习体验过程,才能让我们的育人方式现代化改革取得真正的实效。
目前,一线教师利用课堂教学资源、校内花园设施、周边环境条件等开展了一系列的生态教育活动[2,3],但多集中在校际范围内。俗语有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旅行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开展研学旅行,引导学生亲近自然,适应社会,有利于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实现素质培养的全面提升。本文探索了在研学旅行和实践活动基础上的生态教育方案,有利于学生形成热爱并尊重自然,绿色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及行动。
一、“研学+实践”中生态教育的基础
本次活动以校外研学和校内实践两种形式进行。研学地点为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当地既有省级科普实践基地“地理信息科技馆”,又有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同时建有同济大学环境学院教育实践基地,人地相依,生物与环境和谐共生,是开展生态环境教育活动的理想场所。
初中生处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时期,具有对客观现象及事物的自我判断能力和评价标准,通过亲历研学实践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为,感受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体会生物与环境和平共处,人类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有利于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念。
二、“研学+实践”中的生态教育之“自然和谐之美”
生态教育是将生态学理念、原则、方法等融入教育之中,所以学生生态素养形成的第一阶段,主要以自然生态系统的观察实践活动为主,即感受自然界中生物与环境之间自然和谐之美。
1.游地球之肾
通过参观游览自然生态环境下渚湖湿地公园,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功能,感受生物與环境的和谐共生。
2.探植物之秘
在研学过程中,实地探查,调查湿地公园的现有植物,了解湿地植物适应环境的特点、体会湿地生态系统的植物多样性。
3.访朱鹮之家
参观朱鹮保护区,了解朱鹮栖息环境特征,探索朱鹮数量减少的原因,以及人类活动对朱鹮生存的影响。
4.观浮游世界
科学采集浮游生物样品,调查微观世界,参照《淡水浮游生物图谱》等,进行种类鉴定。分析浮游生物组成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意义。
通过参观游览湿地生态系统,探究植物适应环境特点、朱鹮濒危原因及保护措施、调查浮游生物的种类等活动,学生们初步形成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念。
三、“研学+实践”中的生态教育之“人地相依之源”
人既具有作为生物的一面,需要适应环境,同时作为最高等生物,人又有作为社会成员的一面,可以改造环境,使其适宜人类的生存。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及关系定位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完善起来的,人们已经认识到尊重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方向。因此,在生态教育的第二阶段就是亲历探索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相依之源。
1.母亲河的变迁
参观德清水文化馆,从地理与历史学科角度,考察德清母亲河的地理位置特征、变迁史,了解乾元县水生态、水文化以及治水故事。
2.水科技应用
通过观摩人工浮岛的净化原理和实用技术,如“抛石驳岸、生态浮岛等”。学习水质的生态治理措施,探索植物对环境的净化作用。
3.功能植物谈
在了解治理水污染的功能植物基础上,调查湿地植物多样性,更好地了解湿地植被的群落组成,理解植物对人类的服务功能及植物对水污染的生态修复技术。
4.人地相依行
参观乾元镇非遗馆和地理信息科技馆,体验非物质文化,探究地理信息科技领域的奥秘,体会小镇科技文化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带来的魅力。
本环节再现了当地“母亲河”由浊变清,人居幸福感由劣转优的过程,学生认识到人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危及人类社会。亲身感受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带来的魅力,形成人类社会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研学+实践”中的生态教育之“生态文明校园”
学生生态素养培育的最后一个阶段,以学生的视角思考作为一个生物个体和社会一员的“我”,与校园、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从我做起,创建生态文明校园。
1.创绿色生境
选择合适物种创建校园生境花园,在可持续性基础上兼顾校园景观的多功能性,如课间休憩、科学研究、实践活动等,争做绿色校园的建设者。
2.树可持续观念
理解生物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关系,为校园动植物创造适宜生存的空间环境,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3.担环保责任
根据校园池塘水水质恶化的各种可能性,分析水质污染的可能原因,并设计物理、化学、生物方法进行水质治理,形成绿色环保意识和保护身边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4.建文明校园
规范言行,建立我与自然、我与老师同学、我与学校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校园。
学生作为一个“自然生态人”,通过模拟创建校园生境花园,将自己的生态理念实施到周围环境,成为校园的建设者和守护者。作为一个“社会生态人”,要与老师同学和平共处,勤奋学习、掌握技能,以适应科技瞬息万变的社会,成为国家的接班人。
五、“研学+实踐”中的生态教育之多样化考察方法
生态价值观念作为一种隐性指标,难以直观表现出来,需要设计问卷或观察行为等,得到真实的反馈信息。在此,笔者设计了多样化的考察活动。
1.角色代入法
第一层次:角色扮演。
发布任务:假如你是一株植物,被连根拔起,传输到特定的生存环境,你很不适应,但是系统给了你一个特殊技能,可以快速进化,你需要怎样进化来适应你的生长环境呢?请提出你的进化对策,并提供证据证明你的对策是有效的。
第二层次:角色转换。
植物需要进化来适应生长环境,作为学生的我们该如何适应社会环境呢?想象一下,你到达一个陌生城市,你想从事什么工作来谋生呢?如果想要顺利获得该工作岗位,你需要具有什么技能呢?
第三层次:角色回归。
为了获得自食其力的谋生技巧,适应社会环境,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现在该怎么做呢?请提出自己的应对方法,并提供证据证实自己的方法有效。
通过角色代入后的论证探究,学生从自然界的生物进化对策过渡到对自己未来的畅想,最终回归到把握现在的每一天。
2.年级大辩论
古有百家争鸣,今有百人思辨,笔者设计了“生物&环境”为主题的年级辩论赛,借助问卷星的方式,鼓励全员参加。正方:生物改变环境能力更强!反方:环境改变生物能力更强!
(1)赛前动员:通过研学旅行的见闻,你能说一说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吗?
师生总结:生物适应环境、改变环境,环境对生物具有反作用、环境塑造生物,生物与环境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头脑风暴:出示生物与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十个问题,学生思考,可查找资料辅助进行,初步形成自己的观点。
①地球上的生命和无机环境谁先出现的?
②地球大气是如何变化的?
③植物、动物、微生物分别对地球有什么样的改变作用?
④地球是怎样塑造生命的?
⑤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原因是什么?
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是如何循环的?
⑦人作为生物的一种,对地球有什么影响?
⑧地球对人类的活动有什么反作用?
⑨为什么人类社会垃圾成山,而自然界却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⑩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
(3)辩论环节:通过问卷星发布立论观点,在线环节自由辩论,视频提交总结陈词。小辩手们旁征博引,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运用图片等辅助说明,展开激烈辩论。
“生物&环境”辩论赛培养了学生辩证思考的能力,通过辩论明晰了生物和环境的辩证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于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生态素养。
结语
本文依托校内外实践基地资源,将生态教育与研学实践活动相结合,从学生兴趣出发,探访魅力小镇,感官体验生物与环境和谐共生的自然之美,亲历探索自然与社会协同发展的人地相依之源,建设“我”与环境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校园。笔者结合研学+实践活动设计了多样化的生态学理念考察方法,促进学生生态素养的形成。因此,中学阶段开展以研学+实践为载体的生态教育,通过体验人地相依、生物与环境和谐共生,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自然观、价值观、道德观和高阶思维方式,形成自觉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成为兼具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新时代“生态人”。
【参考文献】
[1]蔡赛.教育现代化模式下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J].体育世界(学术版),2020(3):82,76.
[2]深化绿色发展理念,打造生态文明校园——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立贤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纪实[J].环境教育.2019(7):79.
[3]加强生态教育创建绿色学校——安徽省太和县第三中学生态文明教育纪实[J].环境教育.2016(8):88.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附属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