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系化特征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2021-08-11 14:43刘晓璐于理婷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21年6期
关键词:发展路径

刘晓璐 于理婷

【摘 要】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生组织,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意义重大。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要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体现现代职教体系本质特征,适应职业人才培养升级需要。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工作要把握职业教育的体系化特征,即高级职业专门性、深度区域性、高阶技术性、复合职业性。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也要在专科高职与普通本科中探索出一条路径,即依据人才培养体系的要求重新设定培养目标,围绕区域产业体系重新构建专业体系,根据工作岗位体系的变化重新确定课程体系,面向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最新变化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关键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体系化特征;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46-0012-06

【作者简介】1.刘晓璐,苏州大学(江苏苏州,215006)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2.于理婷,苏州大学(江苏苏州,215006)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目前,教育部已经批准了22所试点院校(21所民办、1所公办),设置了80个试点专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明确了职业教育是类型教育,将“高等职业学校”的概念修改为与“普通高等学校”并列的“职业高等学校”。这些都标志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我国的正式诞生。

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刚起步发展之时,有必要对其产生的原因、本质特征等问题进行讨论,厘清其发展轨迹与方向,从而进一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产生的内外动力

(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产生是职业教育体系纵向发展的内在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年)》提出了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回看这些年,上述目标的基本实现使职业教育“断头”现象得到改善,但改善的手段主要是建设“立交桥”,学生的“桥”通了,职业教育本身的“桥”却未通。

2020年10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 — 2023年)》,要求把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作为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点的重要任务和发展职业教育的关键环节,健全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教体系的重要环节,[1]这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属性、地位和未来发展空间进行了定位。这样的定位与职业教育的国家发展趋势相一致,比如欧美等发达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并构建了在纵向上打通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的专业学位体系,横向上实现与普通教育衔接、沟通、互认、转化的职业教育学历、资历体系。显然,形成体系内的上升通道是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共同路径,更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到特定阶段后的内在需求。

(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产生是产教融合新阶段的外在要求

2020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议指出: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传递到人才培养结构,必然要求职业教育要以更加独立、更加精准、更加科学的发展能力予以应对。发达国家走过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已经表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格的升级、技术工人职业资格的晋升与演化、产业工人进行技术再培训等主要由职业教育来承担,产教融合的进程必须加快。而我国专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能力与人力资源市场之间还存在着供需结构性矛盾与失衡,人才输出结构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技术结构之间还不完全匹配,毕业生对岗位和产业的适应能力、新技术的学习与转化能力还不够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能够有效形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梯队,满足不同层次产业发展的需求,满足高端产业对技术技能人才规格的需求,是把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推向新阶段的重要动力。

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体系化特征

从上述分析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处在“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教体系的关键节点上,纵向上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上端,横向上是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的中心。这说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具有体系化节点的重要特征。

(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具有高级职业专门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ISCED)》(1997年修订稿)将高等教育分为第五、第六两个层级。第五层级是高等教育的第一个阶段,包括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教育;第六层级是高等教育的第二个阶段,主要是博士研究生教育。其中,第五层级又分为A和B两种类型:A类型强调理论基础教育,主要对应学术型人才所实施的普通高等教育;B类型强调实用型、技术型、职业专门化的高等教育。本科职业教育在类型上属于第五层级B类型职业技术教育,教育层次上属于本科层次学历教育。因此,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既不是学术本科的“缩减版”,也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加强版”,其人才培养的定位要不同于中高职和普通本科,要体现其高级职业专门性的特点,培养职业专门化人才。

(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立足深度区域性

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主要体现在地方性与行业性、技术技能性、市场导向性等三个方面。地方性与行业性体现在发展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上,体现在办学的责任主体性和地方行业的差异性上——这就是职业教育的区域性特征。[2]职业教育是直接面向经济主战场的专门教育,不仅通过文化传承间接服务于社会发展,而且通过人才培养更直接地作用于、服务于经济发展。职业教育通过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中、高级实用型、综合型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3]下面以山东省2020年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由表1可知,山东省高职专业设置的分布与产业结构的整体分布状况相互协调,与区域经济结构具有很大的适应性,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区域性特征。

可见,区域性已成为职业教育的内在属性。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作为健全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教体系的重要环节,更应将区域性作为其生存与发展的“实践逻辑”。所谓“实践逻辑”,指扎根地方经济,立足地方行业产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引领地方百姓脱贫致富。因此,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要主动承担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有效融入区域经济产业资源、文化元素,实现专业设置和区域经济社会产业协调发展,教学过程和企业生产过程衔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不断拓展院校自身的发展空间,在服务区域经济上做强院校的发展特色,在文化内涵上做精院校的文化育人品牌,在办学特色上做大院校的办学优势,使本科教育真正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动力源”。

(三)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具有高阶技术性

职业教育的独特性在于技术性。职教学者姜大源指出,任何职业工作和职业教育都是以职业的形式進行的。美国学者刘易斯(T. Lewis)说:“必须看到,理解技术对于职教专家来说,已经和技术教育专家同样重要了”,这是因为“技术对现代工作的统治是无可辩驳的。既然工作是职业主义的核心,那么对于职教专家来说,就很少有和技术一样重要的问题”。[4]技术技能的岗位性、操作性、熟练性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只有强化类型特征才能真正实现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5]不论岗位性、操作性还是熟练性都是技术技能的修饰语,最终指向技术技能。普通教育以提高受教育者文化水平为目标,强调基础性和普及性;与普通教育不同,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强调应用性与针对性。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不仅要把握职业教育的技术性,而且要把握高层次职业教育的体系化特征。近日推出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试点指明了方向,在文件中对职教本科人才用“高层次”一词进行定位,即职教本科培养目标强调的是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而高职专科强调的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职教本科强调的是服务于产业中高端发展、解决较复杂问题的人才。[6]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培养能够熟练运用生产工具的技能型人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能熟练运用工具,还要能在复杂的生产环境下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具有更加精密化的生产技术,最终成为专业领域的大师级人才。

(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面向复合职业性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要培养的是职业复合型人才。澳大利亚的职业性高等教育培养具备应用和复杂知识的高级技能人才,特点是:在学生具有某一工作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跨行业或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在某一行业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工作岗位上有效工作;培养学生包括高级思维和理论知识在内的高级关键技能。[7]实践表明,我国的中职和专科高职都难以实现培养复合型人才这一目标。而从生源素质、学习年限、学生年龄、社会需求等方面看,要求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培养职业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要学习人文、科学、艺术三大领域的课程,学习掌握两个以上专业和领域的知识和技术。企业中经常有人说“不懂财务的业务人员不是优秀的财务人员”“不懂技术的销售人员不是优秀的销售人员”。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就要培养懂得业务的高级财务人员和懂得技术的高级销售人员之类的职业复合型人才。另外,作为职业复合型人才,他们要精通“物”和“人”的技术,前者体现为能够综合应用知识、技术创造性地解决生产现场的生产、技术问题,后者体现为高效的沟通、协调和管理能力,能组织人员开展现场管理、监督等工作。

三、体系化视角下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建议

既然体系化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对其如何发展的研究就不能就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本身而论了,而要在体系化的框架下进行讨论。

(一)依据人才培养体系的要求重新设定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定位和人才培养能力始终是职业教育的核心所在,也是彰显职业教育不同层级的主要特征。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其人才培养的定位要重新设定,培养年限的延长和具备颁发学位学历、专业学士的资格等都只是表象,其更本质的使命在于构建有别于其他职业教育层次的独特人才培养体系。在宏观层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要定位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在中观层面,定位于坚持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要突出知识与技术技能水平的高层次;在微观层面,则是培养能够从事科技成果、实验成果转化,能够胜任生产加工中高端产品,提供中高端服务,解决复杂问题和进行复杂操作的技术技能人才。因此,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知识层面上,该类型技术技能人才要能够熟练掌握理论基础,确保其能够在不确定的复杂技术环境和技术操作中具备理论转化为不同实践的能力和水平,通过足够的知识储备强化判断和决策能力;在岗位层面上,该类型技术技能人才要具备复合能力,不停留于标准化、流程化的传统工作约定,具有跨岗位、跨职业的自我更新和应变能力,通过个体的多样化发展适应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业务流程;在创新层面上,该类型技术技能人才要具备多样化知识的整合和自我学习能力,紧跟技术技能要素变化的趋势,学会整合知识体系和工作任务之间的关联,创新性地开展工作,确保工作质量的优化。

(二)围绕区域产业体系重新构建专业体系

长期以来,高校专业设置不能充分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需要。根据区域需要、产业转型需要和学生需要来设置专业已成为办学的共识,但如何设计、规范和组织科学的专业设置流程,如何推进校企共同开发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如何进行科学的专业结构调整以使专业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相结合,如何根据学校条件在专业建设上形成特色等则需要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进行探索。实践表明,一些高职专科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建设往往是凭经验、拍脑袋进行的,结果是投入资源多,收益小。这种粗放式、经验型的方法不应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再复制。

围绕区域产业体系建设职业教育专业体系,应突出三方面的特征:一是特色性。一个地区的地理区位和资源禀赋往往决定着区域产业集群的结构形态、经营特点和发展方向,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应根据当地的产业发展状况以及未来趋势建设自身的专业体系。二是共享性。现代信息技术使当代产业发展越来越呈现出集群化的特征,不同产业链之间、不同行业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企业跨界经营成为常态。传统的只掌握特定领域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的人才开始逐渐被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取代。因此,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建设专业体系时,应积极寻求不同专业在学科知识、课程基础、实习实训、师资力量等教育资源上的连接点,以促进不同专业资源的共建共享,实现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三是超前性。任何产业的发展都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产业链的结构和形态也处于调整变化中,与发展中的产业生产实践相比,人才的培养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构建专业体系时,应按照适度超前原则,以此应对技术技能人才链建设的滞后性问题。

(三)根据工作岗位体系的变化重新确定课程体系

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得以落实的根本支柱之一。以会计专业为例,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在2017年5月推出了“财务机器人”,之后这一技术在各大会计师事务所中应用开来,这意味着原先发票处理、开账单、收款、记账乃至编报等大量常规性、重复规则的会计工作将逐步被更富有效率、运行成本更低的财务机器人所替代,企业对“从事基础工作的会计人员需求将大幅减少”已经达成了共识。“业财融合”是促进会计转型的需要。“业财融合”主要指当代财务会计人员需同时兼具“业务”“财务”两大职业能力,需要从业务实践以及财务管理两大方面对会计综合职业能力进行融合定义。[8]因此,应把培养具备较强财经理论基础、较为宽广的专业视野和知识面,能够运用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解决会计类相关实际问题,服务于现代服务业一线并具有较好发展潜力的会计类高级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和外向型人才作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人才定位。[9]

比如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所开专业核心课程中,“会计基础”“財务管理”的课程内容呈螺旋式上升,但所开课程主要针对培养“财务”能力,在“业财融合”主修课程中仅对“管理会计”进行了课程的设置,没有针对“业财融合”课程性质进行合理规划。因此,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要在原本高职会计课程的基础上进行重建,注重“业务”“财务”两大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拓展本科层次会计类专业群的基础理论课程、面向产业前沿的选修课程,构建真正符合企业对“业财融合”会计人员需求的课程体系。

(四)面向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最新变化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色,也是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最大区别。《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与技术进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突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并将深化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产教融合就是要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推动经济体系与职业教育体系同向前行。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仍然存在困境,比如产教融合政策机制不健全,企业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体地位缺失,高职院校服务行业企业的能力尚待提高等,[10]这些困境使产教融合难遂人意。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深度区域性的体系化特征决定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要与区域产业更深度融合,在面临众多困境的情况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要先行探索,大胆改革,做好产教融合的大文章。首先要从自身出发,提高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服务行业企业的能力,建立高效服务于产教融合的管理队伍,有效推进产教融合的具体工作;提供充裕的经费保障,用于产教融合工作的日常运营和改革创新;利用自身优势不断提升应用性研究的能力,与企业开展技术研发方面的合作,寻找企业的需求点与合作的共赢点。其次要构建校企利益和文化共同体,确立企业参与的主体地位,高职院校开展产教融合常常被看作“校热企冷”,如果试点学校能建立健全一种具体有效的经济利益分配制度,向企业让利,就能够保障产教融合顺利开展并长久维续。最后要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比如,打破周一至周五上课的传统教学制度,允许企业人员周六、周日到校授课;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优势,允许企业专家、技术工匠通过网络开展远程授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职业教育提质培优三年行动计划(2020 — 2023年)[A/OL].(2020-09-23)[2021-05-12].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zcs_zhgg/202009/t20200929_492299.html.

[2]蒋作斌.对职业教育特色问题的认识[J].职教论坛,2003(1):14-18.

[3]黄亚妮.论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区域性[J].职业技术教育,2002(28):9-13.

[4]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的技术学范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14-18.

[5]马陆亭.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抓牢类型特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3):5-11,18.

[6]教育部办公厅.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J].教育科学论坛,2021(6):5-7.

[7]李玉静.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J].职业技术教育,2013(25):1.

[8]崔尚勇.高职会计专业“业财融合”职业能力培养教学改革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20(12):53-54.

[9]王秋霞,莫磊.会计专业群本科层次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3):81-87.

[10]祝成林,柳小芳.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教育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困境与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5(34):41-45.

猜你喜欢
发展路径
河北省沿海地区休闲体育产业发展路径选择
“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探讨
财经类大学智库的定位及发展路径探析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