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国共产党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滋养,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一部百年党史,就是一部不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建设和发展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光辉历史。
我们党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中汲取爱国主义的深厚基因。“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个人与社会、家庭与国家,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家国情怀是爱国主义精神产生的深厚土壤。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之所以坚持为救亡图存而不懈奋斗,甚至牺牲生命,归根结底,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强大作用。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最真实的体现者和最坚定的守护者。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勇于为民献身、为国捐躯,是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最生动、最壮美的诠释。
我们党从“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人本思想中汲取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厚基因。中国上古以来即有“民本”思想传统。《尚书》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管子》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以民为本”的传统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遥相呼应。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把“人民”二字写在自己的光辉旗帜上,在革命年代诞生了《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光辉篇章。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强調“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强调“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与“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相贯通,实现了对中华传统民本理念的完美升华,蕴藏着感天动地的号召力量。
我们党从“自强不息”“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变革精神中汲取改革创新的深厚基因。中华文化素来提倡刚健有为的奋斗精神,《周易》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核,成为中华民族积极进取、刚健有为、勇往直前的民族性格。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赋予奋斗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和包括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在内的革命精神谱系。《诗经》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礼记·大学》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改革和创新是中华民族绵长而又深沉的精神禀赋。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相结合,立足中国国情,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制度体系,实现了理论、制度的全面变革,带动了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等各领域的伟大创新与不断发展。
我们党从“四海一家”的天下情怀中汲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厚基因。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文化基因中,有一种独特的天下情怀,即荀子所言“四海之内若一家”。“四海一家”涵括天下大同、和而不同、协和万邦、休戚与共等思想要义,这种情怀,可以超越地域、民族和身份等局限。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无论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少数民族还是国外的不同种族,无论是对待大国还是小国,都能平等相待。进入新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国际社会应该共同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科学运用,又是对独具中华文化特色的“四海一家”“同舟共济”等优秀文化传统的生动诠释。
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充盈着浓郁的中国味、深厚的中华情、浩然的民族魂,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厚文化底蕴,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传承与弘扬光大,推动悠久的中华文明在新时代展现新貌、焕发青春。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始终站在时代潮头最前列的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够继续守正创新,使中华文化展现出新的魅力和时代风采,必将实现包括文化复兴在内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系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党委书记、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