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业种植模式的不断改革,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业工作者都在探究农作物高效种植栽培模式。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江区百朋镇农业技术推广站为了充分利用当地土地资源,引进了高产长条豆角品种与高产豌豆品种(肥仔甜脆豆苗)进行本次双季豆角连作豌豆高产栽培试验。
1双季豆角栽培要点
1.1品种选择与搭配
根据不同植物的不同特性及植物间的适应性及抗性,本试验选择了高产长条豆角品种特长抗病901,此种豆角生存能力较强,收获量稳定。
1.2选择苗床
为了给农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苗床应选择在排水良好、土层疏松且地质深厚的地块。播种前,需将土壤进行深耕细作,清除田中石块与杂草,在田内适当施加有机肥1 500~2 000 kg/hm2,并将有机肥融于土壤内,禁止施加过多的氮肥,适当施加磷钾肥,有助于提高后期植株抗病能力。
1.3适时播种
第一季双季豆角在2月中下旬进行播种与育苗,播种前需筛选双季豆角种子,提高双季豆角种子成活率。床土需开沟做厢,厢宽1.2 m,沟宽30 cm,双行种植,穴距20 cm,每穴种2苗,种子间隔无需太密,均匀撒施种子,保证后期豆角生长有足够的空间及通风空隙,在适当浇水后,搭建小拱棚进行保温,育苗期为15 d。
1.4双季豆角移栽技术
在双季豆角幼苗长至3~4叶时,在2月底~3月上旬即可进行栽移,栽移时需清除生长较弱的幼苗,保留幼苗根部附近的土壤,以防破坏幼苗根部。另外,移栽时还需注意根据土壤肥力进行栽植,若土壤肥力过高,应适当稀疏种植幼苗,反之,则应适当密植。
1.5病虫害防治与收获
在后期需要针对各种不同害虫种类进行驱虫。可使用20%氯虫苯甲酰胺10 mL兑水防治豆野螟。
在成虫羽化高峰时期,于上午8~12点进行药物防治,使用5%卡死克可分散浓缩液2 000倍液进行喷雾施药防治美洲斑潜蝇。双季豆角移栽后45 d开始收获,收获期为50 d,鲜荚产量为4.5万kg/hm2。
2第二季豆角栽培技术要点
2.1选留标准
在六月下旬,需保证头季双季豆角收割完毕,然后再将收割后的床土重新细作铺平,同时需注意将床土中的杂草与其他植物及时铲除,并在同一块床土上采用点播的种植方法播种第二季双季豆角。
2.2及时追肥与病虫害防治
在疏苗后,需及时观察幼苗生长情况,根据幼苗成长状况进行施肥,确保根苗健康生长,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施肥处理。同时,注意病虫害防治工作,治理方法与首季病虫害防治方法相同。
2.3收获
收获前期可适当进行全覆盖撒肥,这样可适当增加土地肥效,在收割后,需将土地做除草处理。
第二季双季豆角成熟期一般在9月中下旬,在开始收获后每天可收获新鲜的豆荚,收获期为35~40 d,鲜荚产量为3万kg/hm2。
3豌豆连作技术
3.1育苗技术
需提前选取适当规格的土地进行前期准备工作,整地时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3万~4.5万kg、普钙750 kg、硫酸钾225~300 kg及复合肥750 kg,有机肥需全田翻施,化学肥料可沟施或塘施。另外,还需保障土地自然排水条件良好,在不积水的田块无需起厢种植。
3.2处理技术
种子选用高产且豆苗粗壮的豌豆品种(肥仔甜脆豆苗)。提前在温水中浸泡10~15 min,后进行自然风干,剔除损坏或干瘪的种子,以免对后期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3.3播种技术
根据双季豆角种子成熟与收获期,可在10月中上旬播种豌豆种子,选择天气晴朗时进行播种作业,播种后将床面整平并适当浇水,由于10月中上旬气温开始下降,需要对种子进行防霜冻保温处理,将温度保持在16~20℃。
3.4护苗技术
在出苗前,需保证种子水分充足,土壤湿透。在幼苗冒出土壤后,仍需保证水源充足,另外需及时对幼苗进行施肥及防虫处理。之后进行移栽,移栽时同样需注意保护幼苗根部,需保留幼苗根部土壤。
3.5田间管理
及时除草。当豌豆生长至一定程度时,需对整个豌豆田进行除草处理,去除田中杂草,保证豌豆的营养吸收,对土壤进行适当疏松。
适当施肥。需根据幼苗生长情况进行适当适量的施肥,若幼苗弱小,需及时追施速效氮肥,每公顷施加尿素225~300 kg,追肥后需及時浇水。当豌豆处于开花结荚期时,则需适当增加肥量,并根据豌豆长势,追施1~2次尿素300~450 kg,同时在豌豆叶面喷施盛之丰。
水分管理。需根据豌豆苗期的耐旱特点,适时适量地进行浇水,当降水量较少时,浇水 1~2次即可;当豌豆进入开花结荚时期后,需增加施水量,以保障土壤润湿,浇水时可根据豌豆生长情况适当增加水量。在每次追肥后,需及时冲洗茎叶,以免叶面灼伤。当遇到大雨或洪涝等情况时,及时对豌豆田进行排水处理,以免因水分过多导致豌豆根腐烂。
4病虫害防治
可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与30%特富灵(氟菌唑)交替防治豌豆白粉病,1周喷施1次,共施用3次。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大生(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豌豆褐斑病和褐纹病,同样1周喷施1次,共喷施2~3次。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进行灌根,喷施1~2次防治豌豆立枯病和根腐病。需在豆蚜发生初期及时用药,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进行防治。在发现南美斑潜蝇幼虫后,需及时用药,使用98%杀螟丹原粉1 5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2 500~3 000倍液、50%灭蝇胺可溶性粉剂5 000倍液交替防治。
5采收
豌豆采收时期为冬季,气温较低,在播种后25~30 d开始收获豆苗,在确保肥量与水分充足的情况下,每隔7~10 d收获1次,连续收获4个月,新鲜豆苗产量达7.5万kg/hm2。
双季豆角连作碗豆适宜在交通便利、土层疏松深厚且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头季双季豆角播种时间在2月中下旬,需做好保暖防冻工作;需掌握好收获时间,以保证收获时双季豆角成熟及第二季的播种时间;豌豆成熟初期较耐旱,且幼苗时期易长虫,需重视幼苗时期的防虫与防霜冻工作。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江区百朋镇农业技术推广站韦兆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