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文明之美的保护区绿色画卷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精神文明建设纪实

2021-08-11 09:29闫好原张杰王承勋王芊
甘肃林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管护保护区文明

闫好原 张杰 王承勋 王芊

文明是一个单位永续发展的重要象征,也是凝聚人心的精神食粮,唱响时代主旋律、引领文明新风尚已成为新时代潮流。近年来,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突出思想道德内涵建设,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占领思想高地,提升干部职工文明素质和单位文明程度,塑造良好社会风尚,以实际行动守初心、担使命,走出了一条“思想引领、文明先行”的发展之路,在传播文明、引领风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保护区建设发展、保卫民勤荒漠绿洲提供了强大道德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条件,谱写了文明之美的保护区绿色画卷,2015 年7 月,原保护区管理局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一、在不懈学习中占领思想高地,打好孕育正能量的思想基础

文明之美,关键要心灵美,要美在心中,美在向上向善的精神面貌里。保护区管护中心始终把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不断完善学习制度,拓宽学习领域,创新学习方法,使干部职工的道德素养和理论水平与时代发展同步。保护区管护中心制订并完善了《理论学习制度》《中心组学习制度》等10 多项制度,探索出“1234”典型学习方法,管护中心党委理论中心组和党支部每月集中学习和研讨1 次,组织干部职工每周开展理论学习1 次,引导保护区党员和干部职工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补足“精神之钙”、拧紧“思想开关”,筑牢“信仰之基”。今年以来,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省林草局党组的部署安排,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党史红引领生态绿,目前已集中组织学习20 多场次、理论研讨40 人次,观看红色电影和微视频14 部,举办了为期一周的党史学习读书班,引导党员和干部职工从党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在传承中激活“红色引擎”,在奋进中传承“红色基因”。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弘扬新时代八步沙“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当代愚公精神和“人一我十、人十我百”的甘肃精神及“甘于清贫、艰苦创业,胸怀大局、舍我其谁,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甘肃务林人精神,广泛传播身边的道德典型和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弘扬真善美,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培育和挖掘基层一线资源管护先进典型,2019 年,保护区1 名同志被国家林草局评为“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个人”,先后有4 名同志被省林草局评为公益林管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工作先进个人,先后有2 名护林员被确定为甘肃最美护林员(草管员),全面展现了保护区护林员爱岗敬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二、在增强政治功能中占领精神高地,筑牢增添正能量的坚实堡垒

文明之美,需要依靠强有力的组织,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文明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保护区管护中心组建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为副组长、各支部、各科室、各保护站负责人为成员的党建文明组织机构,2019 年9 月,结合保护区7 个基层保护站体制机制的全面理顺,新组建成立了3 个基层保护站党支部,配强配齐了基层党务干部。以建设“政治功能强、支部班子强、党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基层党组织为目标,大力抓好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制度、基本保障建设,持续推进支部标准化建设和“五型党支部”创建工作,完善了党员活动室,6 个基层党组织结合实际分别创建“五型党支部”,建立了标准化的工作台账,局党委先后多次被上级党组织表彰,局机关办公室党支部被省局党组命名为“学习型党组织”,10 多名党员先后被省直机关工委和省局党组表彰,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建立完善结对共建机制,推进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机关与基层党支部、基层保护站与所在镇党委政府、相关部门签订党建文明结对共建协议,今年以来,支部间联合开展了“结对共建学党史·携手同行强党性”“结队共建促提升·携手并进谋规划”和“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等主题党日活动6 次,与民勤县大滩镇政府联合举办了“庆五一、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主题党日活动,同台献艺,载歌载舞,讴歌党、讴歌社会主义,唱响了时代主旋律,受到当地群众的好评。坚持把强党性与为民办实事紧密结合起来,保护监测科党支部和基层保护站第一党支部与民勤县红沙梁镇政府、刘家地村委会、泉山镇政府、小西村委会联合结对共建,深入风沙一线调查规划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在红沙梁镇刘家地村实施造林工程300 亩、泉山镇小西村实施造林380 亩,有效遏制了风沙的肆虐,解决了老百姓长期以来受风沙侵害的窘迫局面,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普遍赞誉。

三、在丰富文化活动中占领精神高地,搭建弘扬正能量的平台载体

文明之美,需要以创新的活动载体为支撑,搭建文明传媒平台,丰富和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内涵。保护区管护中心建成了多媒体室、阅览室、实验室、健身房,购置了部分仪器设施,添置了照相机、摄像机等宣教设备,建立了保护区野外智能巡护系统和内部安全监控系统,重新布设和打造集“党建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为一体的生态文化长廊,在管护中心机关院内设计制作生态文明宣传画4 幅,在办公场所的醒目位置悬挂引人崇德修身、向善向上、勤俭节约的道德宣传牌20 多个,张贴温馨提示语20 多条,引导保护区干部职工恪守道德风范。制定印发了志愿服务和文明传播活动实施方案,组建和注册了志愿服务队,先后组织开展了“文明在心中、志愿在行动”“我向灾区献爱心”“积极行动、爱护环境”志愿服务和“不剩饭,不剩菜”文明餐桌行动及“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等主题实践活动,3 月23 日,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志愿者50 余人到连古城保护站辖区开展了“义务植树添新绿·献礼建党100 年”志愿服务活动,累计为地震灾区和困难群众捐助款物10 余万元。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华诞为契机,5 月8 日举办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同讲红色故事·共建绿色家园”主题演讲比赛,2 名年轻干部进入省林草局系统复赛,以党支部为单位,自编自导手语舞、大合唱、舞蹈、歌伴舞、快板、小品等生态文化节目30 多个,6 月中下旬将举办“凝聚正能量、颂歌献给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汇演,弘扬主旋律,舞动新风采,讴歌党史国史,深切表达对党的无比热爱和对祖国的美好祝福。

四、在营造浓厚舆论氛围中占领精神高地,提高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共识

文明之美,需要将文明的种子播撒在城市的每个角落,让文明之风吹进千家万户,以形象传递文明之风,让文明之美出行在路上。保护区管护中心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旗帜作用引领作用,在“学习强国”、中国林业网、自然之声、新甘肃客户端、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甘肃林草网、《甘肃林业》刊物、武威电视台、民勤融媒体中心等媒体刊登党建文明、精神文明、思想政治、自然保护、生态文化等各类宣传稿件4000 多篇、短视频20 多部,邀请文人墨客创作生态文化作品50 多篇,在《兰苑文学》等文学杂志刊登《连古城——赞》《苍老的民红路》《沙尘暴之掠》等生态文化类作品5篇,既宣传了生态文明理念也展示了保护区干部职工的文化素养。2021 年2 月,保护区被《关注森林网》评为“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利用3·3“世界野生动植物日”3·12“植树节”“爱鸟周”和“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等林草节庆日,加强生态文明宣传,2020 年6月17日,在民勤县生态文化广场组织开展了“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暨野生动植物保护大型宣传活动,今年4 月27日,在民勤县西渠镇集市组织开展了保护区2021年“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暨“爱鸟周”宣传活动,将生态文明理念和精神文明内涵传递到群众身边。积极参加“绿水青山·美丽中国”第二届全国短视频大赛、甘肃省第五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党旗添光彩、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微电影、微视频创作展播和“百年辉煌·美丽中国”林草图片征集活动。加强科普教育,保护区先后被中国林学会和甘肃省科协授予“全国林业科普基地”和“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积极申报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保护区已成为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体验和实践活动的良好场所。

五、在密切群众关系中占领精神高地,引导发挥正能量的群众优势

文明之美,需要秉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干部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有效手段,开创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保护区管护中心把提升干部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归属感作为工作的终极目标,关心职工生活,改善工作生活环境,调整了保护区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解决了长期以来高一级专业技术人员岗位无法聘用的问题,每年组织职工到省级医疗机构体检1 次,在办公楼、职工食堂和单身职工宿舍安装了饮用水净化装置,对局机关办公楼进行重新装修,新建完成了连古城保护站办公楼,三角城保护站办公楼正在新建,年底前投入使用,年内计划完成花儿园保护站、黄岭保护站、红崖山保护站相关设施维修改造工程,持续改善站容站貌。为基层保护站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办公桌椅等办公设施设备,营造了舒适温馨的办公及生活环境。把以人为本理念融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始终,完成了秦安县中山镇牛阳村的年度帮扶工作,出资18 万元完成乡村道路硬化500 米,采购贫困户花椒33 公斤。按照民勤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完成了民勤县礼智村、附智村及109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结对帮扶工作,分批组织帮扶干部进村入户,开展了“大走访、大排查、大提升”行动和“六查六看六提升”活动,组织开展了“爱心捐赠 助力扶贫”衣物捐赠活动,为礼智村捐赠衣物及生活用品共计153 件(套)。对礼智村村委会院落和村社道路路肩进行了整修,督促村社拆除危旧房屋51 处,帮助3 户贫困户上房泥、修建围墙、打顶棚,帮助12 户贫困户清洁卫生,帮扶干部自费为扶贫户购置了沙发巾、床单、被套等生活用品,帮助解决了环境卫生脏乱差等“视觉贫困”问题。作为省局确定的民勤县脱贫攻坚生态扶贫工作包县责任单位,协调督促民勤县林草局完成了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生态扶贫政策、退耕还林(草)、林草业扶贫基地等情况的排查及资料整理工作。保护区管护中心承担的脱贫共建任务圆满完成并顺利通过验收,目前已投入到乡村振兴各项战略布局中。

六、在践行初心使命中占领精神高地,构建绿色文明的优美画卷

文明之美在于品德,生态之美在于绿色,建设“碧水蓝天、山川秀美、绿色和谐”的优美环境是生态之美的内涵所在。连古城保护区成立16 年以来,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致力于维护生态平衡,持续开展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工程和野生动物保护工程,开创保护区绿色发展新格局。截至2020 年,保护区累计实施三北工程、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补助等各类造林项目11.15 万亩,人工模拟飞播造林14.87 万亩,实施义务植树3.4 万亩,完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34.2 万亩,工程固沙1.53 万亩,工程围栏封育1576.4 公里,开展科研课题15 项,保护区植被盖度提高了5~8 个百分点。建立野生动物饮水点6 处,设立野生动物救助站3 处,修建招鹰架120 个,先后救治大鵟、蓑羽鹤、大天鹅、短儿鸮、红隼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0 多只,并成功放飞大自然,保护区资源得到很好保护,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创造“天蓝、地绿、水美”的良好人居环境提供了绿色保障,保护区已经成为野生动物繁殖栖息的自由天堂和幸福乐园。

文明之美是集“自然生态之美、人居环境之美、人文行为之美、生活幸福之美”于一体的美丽景象,在今后的工作中,连古城保护区将继续坚持以保护生态环境、弘扬生态文化、推进生态文明为己任,把文明之美作为保护区建设发展的思想引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努力使保护区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有新的转变,道德素质和思想作风有新的提升,让绚丽的文明之花在保护区孕育出更加丰硕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猜你喜欢
管护保护区文明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请文明演绎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漫说文明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高黎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方案
森林管护中GPS技术的应用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