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设计问题及解决策略

2021-08-11 08:03蔡知整付君赛邱玲薛宁涵
现代园艺 2021年14期
关键词:博览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游览

蔡知整,付君赛,邱玲,薛宁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概况

1.1 博览园地理位置概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区,属于AAAA 级旅游景区,位于西安一小时经济圈内,距离西安市约80km。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生态观光、农业科技旅游、游园赏景等娱乐休闲活动持续升温,对亲近自然、接触自然有着迫切需求。博览园作为集游憩、科教、展览、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是缓解市民压力、休闲游憩的良好场所。

1.2 博览园未来发展期望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创新理念的提出,农业类博览园发展步伐日益加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也应与时俱进。首先,综合规划园区,凸显园区的地域性与文化内涵。其次,针对景观参与性弱这一问题,在保证园区趣味性、科教性的同时,兼顾景观生态性和健康可持续性。最后,以保证植物良好的生长状态为核心,深入研究如何实现生态园区可持续发展。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现存的问题

采用实地勘察法、访谈法,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进行调研分析(见表1)。

表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使用后评价的方法和内容

2.1 维护管理问题

博览园内植物长期缺乏维护管理、部分设施老化、植物杂草丛生、枯死木得不到处理,使得博览园美观性大大下降,这是造成游客减少的原因之一。此外,博览园既缺乏足够的资金,又缺乏专业性的工作人员。

2.2 吸引力减弱

(1)博览园自20 世纪90 年代建成以来,发展缓慢、缺乏创新,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吸引力大大减弱,游客流失严重。在时代冲击下,智慧游园、科技博览等新型游览形式受到青睐,而博览园没能抓住科技时代这一机遇。(2)博览园开放时间为9:00-17:00,这个时间段大部人没有时间到博览园内游玩,而夜晚才是一家人出游的主要时间。因此,博览园错失了夜晚这一吸引游客的黄金时间,同时,园内夜晚没有灯光和夜景,导致博览园吸引力弱。(3)博览园活动、特色景观宣传不到位,比如,蝴蝶园夏季为最佳观赏时间,但由于宣传不足,游客依然稀少;又如,园内樱花或桃花盛开的季节也鲜有人去,这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内的银杏路形成了鲜明对比。尽管博览园内有许多具有特色的景观节点,但由于缺乏宣传、管理维护、特点营造,让博览园缺失了竞争力。

2.3 标志牌设计问题

2.3.1 游览路线规划不清晰。游客进入博览园后没有明确的路线导向,导致游人进入博览园后没有目的的游览,造成游客常走回头路。建筑博览馆建设在园内四周,游客在游览时会优先选择到建筑内游览,因而忽略了园中部的水景,不能全面体验博览园的景观。

2.3.2 标志牌缺乏人性化设计。在部分规定性、指示性标识牌设计中,缺乏人性化设计,不够醒目,还需进一步对其进行整改提升。

2.4 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博览园内除了建筑外,室外环境大部分为植物和道路,缺乏让人休息的构筑物,如座椅、廊架等。尽管园内设置了儿童活动区,内部设有秋千等休憩设施,但位置偏僻,缺乏指示性引导人们进入,导致利用率不高。另外,秋千、跷跷板等游玩设施因长时间缺乏养护,磨损严重。

2.5 博览园植物设计问题

2.5.1 园内部分植物识别标志不完整。博览园以科普教育为主题,但其牌子上仅写有科属,部分标识牌没有注明功效及用途,甚至有些植物的指示牌没有准确的标识。或是枯萎的树木没有及时更换植物身份牌,从而对游客游览造成困扰,同时,博览园植物标识设计缺乏互动性,科普教育缺乏趣味性。

2.5.2 博览园的植物种植缺乏规划。博览园以科普植物及教学实践为主要目的,部分地区规则式统一种植以便识别植物,但由于引种需要,在集中种植区域栽植了一些引种植物,造成原生植物与引种植物混种的结果,使得植物间缺乏规划界限,不利于科普与教学。

2.5.3 中药园区没有得到良好地利用。中医药种植区的设置是为激起人们对于中药类植物的兴趣。但由于中药园区的植物种植过于单一,且缺乏观赏性与互动性,没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与发展,使得中药园区的人流量较少。

2.5.4 博览园展馆周边的植物脱离博览园主题。以昆虫博物馆为例,其门口种植了大量的石楠、桂花等乔木,以及搭配一定的金森女贞、龙柏、紫叶小檗等灌木,这类植物皆为西北地区常见的植物,缺乏与昆虫主题的关联性。此外,昆虫馆门口的植物还存在搭配单调,种植缺乏丰富性及高低层次的变化,植物与建筑之间的过渡不够自然等问题,并不能很好地体现昆虫馆的主题。

3 解决问题的对策

3.1 加强管理维护

加大维护管理的资金投入,可以招募相关专业老师和学生志愿者管理维护博览园,降低成本,不仅可以增强博览园的教育科普性,还能让学生学到知识,获得实践经历。

3.2 提升博览园吸引力

3.2.1 结合现代科技,优化游园形式。一是运用APP 教育研学模式,通过采取打卡博览园博物馆、景观节点等形式,加强人们在整个园区内的体验感;二是推出手机App 智慧地图或发放手绘地图,合理规划游览路线;三是加入语音向导,自由地、可选择性地为游客讲解博览园文化。

3.2.2 优化园区开放时间段。夜间是游览人数最多的时间段,应增设夜间景观吸引人群。可根据不同的时间节点,设置全日票价与夜间票价,增加博览园游客数量的同时,为博览园带来更多的收入;还可以通过运营公众号,与学校官方媒体联动,开展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或游客。

3.2.3 加强对特色景观的营造与宣传。以蝴蝶园为例,夏季是蝴蝶园的最佳观赏时期,博览园可以像往年一样重启“蝴蝶展览年会”,以吸引全国各地的人们到博览园欣赏。除此之外,可将此打造成年度盛典,或在桃花、樱花盛开的季节免费开放博览园,吸引更多的游客到博览园内游览,从而提升博览园影响力。

3.3 优化博览园标志牌设计

(1)博览园游览路径:加强博览馆之间的联系,通过路线引导,增强游览的全面性与丰富性,引导游客趣味游园。(2)博览园标识牌:凸显标识牌的个性化,依据植物叶片形状、花果颜色进行个性化设计。在历史人文展区,根据周边环境特征、文化元素,将不同的色彩与材料搭配,形成个性化标志,让人一目了然。(3)多语种解说:园区入口及部分明显位置的标识牌设置多语种解说。

3.4 开展博览园基础设施建设

道路旁增设休憩座椅、廊架等设施,方便行人游览博览园时休息;设置明显的道路标识,方便人们休憩玩耍;对设施加强养护管理,带给游客更好的体验;增设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小品或装置,成为景观节点。

3.5 优化植物布置模式

(1)加强植物科普功能:在植物身份牌上增加植物用途、观赏特性等植物标识,并及时更换枯萎植物的身份牌,增加引种植物的指示牌以便教学。通过在身份牌上增加AR 二维码,加强互动且寓教于乐。(2)避免植物间的混种:明确植物识别的教学实践区与引种的试验区界限。(3)中药园改造:采用与科技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二维码、AR 技术呈现出药材土地中的形态、收获时入药的部分、加工等工程,以时间轴与产业链展现出草药的“一生”。(4)加强植物与周边建筑主题的关联性:以昆虫馆为例,在保留一定的芳香树种,如桂花等,并增加一些能够吸引昆虫的植物与花卉,比如,大叶醉蝶花、凌霄花、矮牵牛等。这些植物除了能吸引昆虫,还能丰富竖向变化,增加色彩视觉冲击力。

猜你喜欢
博览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游览
欢迎订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欢迎订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欢迎订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欢迎订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哪些动物灭绝的危险最大?
游览路线
世界葡萄博览园系列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