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名片】
杨绛,本名杨季康,祖籍江苏无锡,生于1911年7月17日,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她精通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先后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由她翻译的《堂·吉诃德》被公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好的译本。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引起了巨大反响。92岁时,她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销量达一百多万册。
能称得起“先生”的男性不多,女性更是寥寥无几。世人皆称杨绛为“先生”,既表达了对她的崇敬,也是对她学问、修为的认可。
【作品风格】
《我们仨》从女性视角出发,以平实而细腻的语言,再现了一个善良美好的家庭世界,深刻地表达出作者对亲人的恋恋不舍。
《我们仨》分三部,第一部《我们俩老了》以梦境打开全书的序幕;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完整记录了这一“万里长梦”;前两部关于死亡,都是虚写,而第三部《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则以平实的语言实写一家三口的日常生活。书中,杨绛将虚实相生这一手法运用得炉火纯青,使本书产生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读者在阅读《我们仨》时,会不自觉地随着作者的笔融入情境中,与人物同欢喜、共命运,这除了与杨绛在作品中融入的深厚感情有关外,还得益于作者巧设悬念手法的运用。杨绛在行文过程中巧设悬念,环环相套,在所見所闻中慢慢拨开事实真相,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在本书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此外,在《我们俩老了》和《我们仨失散了》这两部分中,多处运用象征手法。所谓象征手法,就是指在行文过程中,意象除了担任一些外在的意思外,其内在还代表着某种深刻的含义。
杨绛的《我们仨》以一贯的朴素自然、清丽风趣的语言风格,向我们描绘了一个学者家庭相知相守近六十年的生活图景,优雅练达的散文笔调娓娓诉说着人世间最平常也最悠长的悲欢离合、甘苦滋味,展示了一个蕙质兰心的知识分子对人生哲学的独特感悟。
【作品背景】
据该书编辑董秀玉回忆,该书的最初设想,是一家三口各写一部分,钱瑗写父母,杨女士写父女俩,钱先生写他眼中的母女俩。到1996年10月,患病的钱瑗已经非常衰弱了,她请求妈妈,把《我们仨》的题目让给她写,她要把和父母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写下来。躺在病床上,钱瑗在护士的帮助下断断续续写了5篇,最后都不能进食了,还在写。杨女士见重病的女儿写得实在艰难,便劝她停一停。这一停,钱瑗就再没有能够重新拿起笔。1998年,杨绛的丈夫钱锺书逝世。一生的伴侣、女儿相继离去,杨绛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体味。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92岁高龄的杨绛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家庭63年来的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我们仨》自始至终彰显着近代中国社会与文化此起彼伏之中的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一是挚爱亲情的浓墨抒发;二是爱国情操的本然流露;三是知识分子人格精神的宁和凸现。作品用朴实的语言和生活化的态度,向读者讲述了一个观点——只有家,才是最好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