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爽
一、《新华日报》与中国共产党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合作抗日逐渐成为当时包括国共双方在内全体国人的共同诉求。8月,双方就涉及陕甘宁边区、中共军队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达成协议,其中就包括允许《新华日报》的出版。[1]随后中国共产党组织人员进行《新华日报》创刊发行前的准备工作,后因受到国民党当局的各种阻挠以及南京失守的影响,不得已迁往武汉进行办报。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正式出版发行。其由于当时武汉地区中日战事焦灼,不得已又迁到重庆,一直办到抗战胜利后。《新华日报》自筹备起就受到中共高层的重视。周恩来亲自领导了整个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办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涉及编辑、出版、发行到财务等诸多方面。他还在《新华日报》上亲自撰写文章阐明中国共产党抗战立场,审阅重要新闻和社论。[2]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华日报》始终把宣扬团结抗战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坚决执行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所制定的政策路线。经过历史的检验证明,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的办报方向是完全正确的,[3]与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的大政方针保持高度一致。毛泽东曾形容《新华日报》所起到重要作用,犹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另一个方面军。[4]
二、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对难童问题的报道
(一)难童的产生
难童特指难民中年龄在15岁及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包括婴幼儿。[5]抗战时期难童问题的产生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抗战时期难童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在当时“由于战线的延长,敌人的残暴行为日烈,无家可归、流离失所的难童一天天地增多了。只河南一省难童即有五六万人之多”[6]。彭德怀描述当时的日军“所到之处抢掠一空,弄得我被挞同胞,啼饥号寒,妻离子散”[7]。此外,当时大多数中国家庭普遍贫困,一旦遭遇到大规模的战祸,避免不了流离失所的境遇;尤其是年幼的儿童。《新华日报》曾报道从战区收容的一批难童,“他们大约百分之八十是文盲,大约百分之八十五是被穷困逼迫着,从这里,可见中国社会的一般情形了”[8]。抗战期间中国多地频发的自然灾害也是造成难童问题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新华日报》曾报道旱灾后难童无人教养的惨景,“豫省广武、偃师、郑州各县,本年因遭旱灾,平民生计维艰,年幼灾童无人教养,尤为可悯”[9]。
(二)难童的生活实况
1.战争的威胁与日军的残害
在当时,难童们因战争而使生命健康时刻受到威胁。日本侵略者还对中国儿童进行惨无人道的蹂躏、虐杀与奴化教育,摧残中国的下一代。《新华日报》对此有专门的报道,指出“敌人在沦陷区域及前线,搜攫了大批我国儿童,运回本国和朝鲜,施以奴化的教育,预备将来作他们杀中国人之用。同时,在天津,凡是带火柴的儿童就要被杀;在上海,有一千一百多难童被饿死;甚至于在尉氏一帶的敌军竟把儿童来烹食”[10]。
2.饥饿、严寒、疾病的威胁
难童们在流浪中不仅时刻要担心日军侵扰残害,还要为每天的食物发愁;同时又要忍受御寒衣物的缺乏以及疾病的威胁。《新华日报》曾描述当时难童的境遇:“侥幸免于一死的儿童,特别是劳动大众的子女,残肢断臂,饥寒交迫,流离失所”[11]。更有亲历者形容所见难童:“一个个孩子,都是赤着脚。有的被石子碰破,在一个角落里独自流泪,有的脚肿的好像冬天生了冻疮,寸步难行。他们小小的心灵,已深深感到流离的痛苦”[12]。
3.关爱与教养的缺失
难童还普遍存在缺乏长辈关爱和专门学校教育的现象。《新华日报》对此有专门的记载:“(难童)有的是他们的父亲被日本帝国主义者的屠刀所残杀了,有的是他们的母亲被兽性的日本帝国主义者的猫脚爪蹂躏而死了的。这些可怜的孩子们,都是在需要教养的年龄,便失去了关护的孤儿”[13]。
三、从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看中国共产党救济难童的举措
(一)通过《新华日报》进行呼吁
《新华日报》公开发行不久,就针对当时的难童问题发表专门社论,认为救济难童、保育儿童事关抗战大局和民族未来,责任巨大,“别人儿童的受难,即是自己儿童的受难,救济别人儿童的苦难,即是救济自己儿童的苦难。而且,在目前民族抗战中,儿童的损失和牺牲,即是整个民族的损失和牺牲……儿童是抗战到底争取最后胜利的一个力量,是我们民族的未来和希望”[14]。它针对当时救济难童、保育儿童的现状,呼吁国民政府重视保育儿童工作、集中财力和人力以及寻求社会各界和国际上的援助。《新华日报》多次呼吁社会各界重视战区的难童问题,“自抗战以来,已经有许多爱国志士,看到敌人在他势力所到之处,大批大批地屠杀我们可爱的儿童,看到敌人大批大批地把我们的后代国民送到敌国去做奴隶”[15]。《新华日报》在社论中指出:“在今天,为了支持长期抗战,为了保育我们后一代的战士,加强救济儿童,保育儿童,这一切工作都是有必要的”[16]。为此,《新华日报》一直十分关注难童救济问题,用大量篇幅对国民政府、中国共产党以及社会各界人士救济难童的举措进行报道,并发表多篇社论对救济难童、保育儿童进行呼吁,动员社会的广泛参与,指出保护儿童就是培育未来抗战的力量以及新中国的主人。
(二)对边区难童进行救济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为了照料陕甘宁边区前线抗日将士的子女,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也为了培养长期抗战的后备军,边区政府创办了一个托儿所,抚养、教育这些抗日将士的子女。随着“保育儿童、抢救后代”的呼声在全国的高涨,作为响应战时儿童保育会的举措,陕甘宁边区政府在1938年7月组织成立战时儿童保育会陕甘宁分会,并以宋庆龄、何香凝、李德全、邓颖超等十三人为分会名誉理事,以康克清、徐明清、史秀云、丁玲、李芝光等十五人为理事,后选出徐明清等九人为常务理事,下设四个机构:一、秘书处,二、宣传科,三、组织科,四、保育科。各科有常务理事一人负专责,聘请干事协助工作。[17]边区政府还以原先边区的托儿所为建院基础,进行改组、扩充,于1938年10月组建边区儿童保育院,“收容对象为东北流浪孤儿……与逃难儿童”[18]。边区保育院成立之后,收容了来自东北、华北、华中、华南等各地的赴陕难童。边区政府还创办保姆训练班,集中有保姆经验、护理经验的人,对其进行专门训练。他们毕业后,可以到边区保育院或者其他儿童教育机关担任保姆工作。边区政府通过这种方式来加强对难童的抗战教育。陕甘宁分会成立后,立即着手开展对边区流浪儿童人数和一般儿童现状的调查。保育会在边区各机关团体的帮助下,调查了边区儿童的人数、成分、生活及教育状况和其要求。为了保障各地难童运输的安全与统一,陕甘宁分会设立了运输总站,并在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各群众团体处建立了分站,尽可能收容战区难童。陕甘宁分会还通过组建宣传队、教育团,利用茶会、庙会等机会,或开办妇女识字班、妇女半日学校、妇女短期训练班等多项举措,向广大边区妇女宣传儿童保育常识以及抗战保育的意义。[19]1941年1月,陕甘宁边区政府作出《关于保育儿童的决定》[20],用法律条文保障边区母婴及贫穷孤儿的生活。晋察冀边区也效法陕甘宁边区,于1941年3月成立了战时儿童保育会晋察冀分会。[21]
四、从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看中国共产党的难童救济思想
(一)大声疾呼,呼吁各方参与
针对当时难童“不仅在战区及其附近地带,已是司空见惯的情况,就是在后方及其较远的地带,被难的儿童也日益增多”的现象,《新华日报》在社论上疾呼“如何救济难童及如何保育儿童,已经是今天议事日程上一个严重的问题”,并认为保育儿童不仅是妇女的工作,“而是男女大家共同的责任和工作”;不仅向当时的社会各界宣传难童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同时也希望“政府和社会人士对保育儿童工作予以极大的注意和帮助”[22],并不断呼吁“社会人士、政府给予物质上、交通上的捐助,便利与支持”[23]。社论还针对抗战过程中涌现的各界人士、各救亡团体,主张他们“应当帮助救济儿童的工作,把他们组织起来,加强他们的教育”[24]。
(二)力所能及,教养并重
《新华日报》在社论中强调“难童的救济与教养,不仅是在生活上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而且主要的灌输民族意识,对难童施以抗战的教育和训练,造就未来一代的民族解放战士”[25];对那些从战区接出来的或是原来在后方的儿童,尤其是难童,要加以调查、登记,把他们分别组织起来,保障他们的物质生活,对他们施以正确的教育,并利用他们的可能,以“增加抗战的力量”[26]。社论认为,对难童的教育“应该是启发自觉的,避免上述体刑、打骂等恶劣的传统作风;除掉恐吓诱惑等加诸难童身上的不良意识,施以适当的组织,使难童亲身参加了救亡工作,过着集体的生活,……得到经验与教训”[27]。邓颖超还在《新华日报》上呼吁“对于战区灾区的儿童,还应该大量去抢救……最好能预先有准备有计划的转移,对于已抢救的儿童,养应改善,教、卫亦应般重”[28];抢救难童不应该仅限于抢救及救济的工作,“应进而注意到教育的问题。在教育方面,除教育儿童识字读书外,须教儿童学习各种手艺,以备他日能成为国家生产及建设事业中的一个有力干部”[29]。
(三)倡导合作,寻求国际援助
《新华日报》指出,救济难童应该是抗战时期整个国际大家庭的事,理应向國际社会寻求适当的帮助。《新华日报》发表专评说,“救济儿童工作,不仅要动员我国内部的力量,而且我们要极力在国际上求得对儿童的救济与帮助。我们要在一般国际宣传中,加紧中国儿童受苦受难的实际情况的宣传,以取得国际人士之同情与援助”[30];同时援引西班牙的例子,认为中国可以效法西班牙,得到社会主义苏联和法英美捷比等各国的物质援助,甚至可以将难童送到苏法英美比等各国去,由工人群众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士保育和抚养。
总之,从《新华日报》的报道与呼吁,可以看出抗战时期难童问题的严重性以及救济难童的紧迫性。正是基于此,中国共产党通过《新华日报》向社会各界宣传救济难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表达了自身的难童救济思想,即通过寻求国内国际的各方力量对难童进行力所能及的援救,并且也注意到难童的教养问题以及未来的出路,力图通过各种举措拯救更多的中国落难儿童。
注释:
[1]参见齐涛:《中国通史教程:现代卷》(第四版),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0页。
[2][4]参见石西民、范剑涯等:《新华日报的回忆:续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2页,61页。
[3]重庆、成都《新华日报》《群众》周刊史学会编《新华之光——〈新华日报〉〈群众〉周刊史学术研讨论文集》,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6页。
[5]参见孙艳魁:《苦难的人流:抗战时期的难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5页。
[6][10][16][23][25][27]《救济难童问题》,《新华日报》1938年7月21日。
[7]《目前抗战形势与今后任务》,《新华日报》1938年1月11日。
[8]《从开封来的难童们》,《新华日报》1938年4月4日。
[9]《豫省灾童,无家可归》,《新华日报》1943年2月20日。
[11][14][22][26][30]《救济和保育我们的儿童》,《新华日报》1938年2月13日。
[12]《为难童呼吁》,《新华日报》1938年6月14日。
[13]《救护战区的儿童》,《新华日报》1938年3月10日。
[15]《救救孩子》,《新华日报》1938年12月4日。
[17]参见《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总会战时儿童保育会陕甘宁边区分会成立经过及最近报告》,《新华日报》1938年8月27日。
[18]《陕甘宁边区儿童保育院成立》,《新华日报》1938年10月9日。
[19]参见《陕甘宁边区战时儿童保育分会工作概况》,《新华日报》1939年11月11日。
[20]《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保育儿童的决定》,《新华日报》1941年5月18日。
[21]参见《晋察冀边区成立儿童保育分会》,《新华日报》1941年6月8日。
[24][29]《纪念儿童节和我们当前的工作》,《新华日报》1939年4月4日。
[28]《保护儿童》,《新华日报》1943年4月4日。
作者: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中国史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