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较中推进历史解释

2021-08-10 03:55周桃正
中学历史教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明治维新史料政府

在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中,历史解释占有关键的一席。历史解释的进行,事关唯物史观的达成、时空观念的培育、史料实证的推进和家国情怀的渗透。高中历史教学,离不开历史解释素养的参与。而历史解释素养的达成,笔者以为,可以在比较中推进。

一、比较是历史教学的重要方法

比较是认识历史事物的基本思维方法之一,把彼此有联系或者相似的历史事物放在一起对比、分析,从而发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共同规律,反过来又有助于認识历史事物本身。单个地看待历史事物,我们见到的是它的局部,而比较有助于从外部参照来认识它的整体。马克思评价它为“理解历史现象的钥匙”,足见它的重要性。以明治维新为例,它是日本近代史上的大事,是日本实现近代化转型的关键。同样,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中,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分属于不同的章节。单个篇目的教学,能将之讲清楚,而放在一起比较研究,则更容易对两国的改革进行历史解释,一成一败,或更具有启发意义。由此,设计这一整合课程——《中日两国的近代化》。

认真研读教材之后,我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9世纪中后期,中日两国都面临着内忧外患和民族危机,明治政府依靠中下级武士武装倒幕,彻底推翻旧势力,建立新政权。明治政府高层深入西方,向西方全面学习。(时空观念,历史解释)明治年间,日本政府围绕着改革弊政、学习西方两大方面,展开诸多措施,脱亚入欧,成功地实现了社会转型。(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反观中国,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却以失败而收场。两相比较,足见近代化的艰难和转型之痛苦。(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这一教学目标的设定,主要是基于比较而设计的。根据这一教学目标,我将这节课设计为三个部分:近代化前夜的中国和日本;中体西用和脱亚入欧;转型的阵痛与艰难。这一设计其实就是对中日改革背景、内容和结局的对比。

考究两国改革的过程,我们发现,明治政府是在彻底打倒幕府势力之后才推进改革的,天皇和中下级武士掌握了国家的权力,完成了国家权力重心的转移,这是明治维新成功的关键。而中国的洋务运动是在地主阶级的领导下,对封建统治的修修补补;戊戌变法则是依附皇权,未能摆脱封建势力的束缚,要完成改革的任务则阻力重重。明治政府高层48名高官,以岩仓俱视、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这些响当当的人物为代表,耗资百万日元,花了政府2%的财政收入,历时1年10月,考察欧美12国[1]。高层亲自出访西方,对西方近距离了解,进而全面学习西方,这是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第二个关键。而洋务运动期间,中国也派出使团出访,主要是为了劝阻西方列强“修约”,以美国人蒲安臣为团长,中下级官员为主,对政府决策几无影响。此时的中国对西方仍旧一知半解,依然停留在器物阶段。戊戌变法时期,清政府高层对西方所知仍然有限,光绪帝对西方的认知主要来自于张荫桓、康有为等人[2],自然很难全面了解西方进而全面学习西方。

比较是推进历史解释的重要方法,中日之间的比较能很好地了解两国的成败得失。当然,比较不局限于中日之间,比如,对“脱亚入欧”的历史解释,其实也是将日本传统与西方文明进行比较。脱亚入欧要从几个方面看:政治上归亚借欧,因为日本加强中央集权,这是回归亚洲(中国)传统。同时借鉴西方的宪政民主,1889年颁布了日本帝国宪法,则是以德意志帝国的宪法为蓝本,明治日本一定程度上认同了德国的政治模式。经济上脱亚入欧,金融改革,财税改革,产业改革,殖产兴业,醉心德国的经济模式。文化上既有日本传统文化,又有西方文化,可谓是脚跨亚欧,和魂洋才。近代亚洲面临西方文明的冲击之下,“中体西用”与“脱亚入欧”,可以说是东方民族在近代化进程中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关系的基本主张。

二、史料对比助力历史理解

历史解释能否达成,史料的作用至关重要,围绕主题展现史料,加深对历史事物的理解。没有史料,历史解释是很难达成的。而有了史料的支撑,历史解释的进行就会事半功倍。比如,在讲到明治维新全面学习西方时,从日本使团和中国使团出国的所看所感,我们自然就明白其中的奥秘了。

他们每到一地,就尽可能地参观各种机构、设施,其企图心之强,只能用“贪婪”二字形容……动物园、公园、水族馆、剧场、议会、医院、博物馆、美术馆、弹药库、天文台、军营、电信局、造币局、监狱、小学、大学……。

——吕理州《明治维新:写给中国人看的一段历史》

正如蒲安臣使团成员志刚所言:“西人各家学问与夫制造之法,仅得之时刻浏览之间,无暇与之深究未免有遗憾焉。”……此时期的考察与记录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要么蜻蜓点水式地一笔带过;要么大量采撷有关图藉、统计报表,与其说他们是研究著作,不如说是流水账或资料大汇编更为贴切。

——方玉芬《近代国人出国教育考察与中国教育改革》

以岩仓俱视为首的日本政府高级官员,到西方之后广泛参观各种机构,“睹彼邦数百年来收获蓄积之文明成果,粲然夺目,始惊、次醉、终狂。”[3]他们到了欧美,看到了西方发达的文武制度以后,那种吃惊的程度,犹如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一切是新奇的,对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日本使节团似乎寻找到了自己国家的发展模式。反观中国的使团出访,对西方的理解还停留在传统思想层面,顶多是器物上的学习,成员人微言轻,自然对政府决策没有产生什么影响。史料的对比,使我们对中日两国近代化的起步一目了然。

在讲到中日两国发展工商业的政策时,我引用了下面的资料:

1870年,三菱还只是一个拥有3艘小船的默默无名的小公司。但是它很快获得了明治政府委托经营的13艘轮船和海上军事运输业务;1年后,政府干脆将这13艘轮船送给了三菱,每年还拨给经营补偿费,此后,政府又购买了邮政轮船公司的18条轮船,无偿交给三菱经营。

——纪录片《大国崛起》

清政府为了扶持招商局,将漕运业务交给招商局垄断经营。轮船招商局刚刚开办时只有4艘轮船。三年后已经拥有17艘轮船,船舶总吨位相当于开业初的5.1倍。……在1885年之前,商办的轮船航运业却迟迟不能出世。

——摘编自陶培培编著《航海史话》

上述资料显示,中日两国的商业政策是不同的,日本政府由初期的政府主导,转而扶持私人企业,正如福泽谕吉所说:“与人民从事相同的寻常事业,甚至与人民竞争工商之成败,其弊极矣。”[4]而清廷受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应仍官督商办,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5]两国商业政策的不同,自然引发的结果不同。

通过改革,日本实现了近代化的转型,近代转型又是个非常大的概念,如何让学生直观地看出来呢?

日本1892年股份制公司5444家。中国1911年企业490家。

——杨东梁《甲午较量 中日近代史上第一次大比拼》

1891年,日本铁路总里程超过3300公里,大清总共才只有360余公里而已。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通过中日企业数和铁路里程的比较,将近代化转型这一宏大的叙述,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就反映出中日改革的成败,自然有助于加深学生的历史理解。史料是史识的基础,可以轻松地构建历史的现场,直观地反映历史的面貌,浅显直白地进行历史理解。这就轻松地通过史料加深了历史理解,进而完成历史解释的目标。而通过史料的对比,史料所反映的历史事物之间的不同就一目了然,进而轻易地被学生理解,由此揭示教学的主题。

三、问题引领推进历史解释

史料对比,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矛盾的冲突。而问题设计其实就是制造一定的矛盾冲突,进而揭示矛盾冲突的原因所在。问题能拨动学生的心弦,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而通过对比性的提问,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节课从导入开始,而问题的设计也可以从导入进行。针对这一课,我是这样导入的:近代,在亚洲国家中成功地实现西化、现代化的只有两个国家,一个土耳其,一个是日本。日本为什么能实现西方化、近代化,实现社会转型,我们来看看这张图片。(岩仓使节团出访图片)围绕岩仓使节团出访这张图片设问,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

首先提问学生,照片中的人是谁?这些都是日本的权臣、重臣、明治政府高层,国家的权力重心。那么,他们之前的身份是?从照片中也能看出一部分端倪,他们是武士出生,而现在都是明治政府最有权力的人。过去的武士,现在为什么能以国之重臣的身份出访呢?这一对比,正好印证了明治政府的改革前提,明治政府是在彻底打倒幕府势力之后才推进改革的。武士掌握了国家的权力,完成了国家权力重心的转移,这是明治维新成功的关键之一。出去以后,都看到了什么?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通过史料,也就明白了,明治高层亲赴西方,求知识于世界,进而全面向西方学习。这是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又一个关键。通过纵向的设问,展现了日本明治维新前后的变化,进而解释明治维新的成功。

在中体西用和脱亚入欧这一环节,也是通过层层设问揭示主题。中体是什么?西用是什么?中国的改革为什么脱离不了中体西用的窠臼?日本为什么会狂热地学习西方(至少前期是),进而要脱亚入欧?在同西方的接触中,日本人越来越感到自身文明的落后,知识阶层和统治集团都强烈地呼吁,要脱亚入欧。反观中国,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以天朝上国自居,长期以来的优越感,自然很难摆脱传统的束缚。这一系列问题的设计,就是想要通过明治政府的举措,让学生明白,中日两国改革的指导思想不同进而影响改革的结局。这种横向的比较,也是通过设问达成历史解释。

在最后的部分,我引用了日本西乡隆盛和涩泽荣一的例子,西乡隆盛本是倒幕运动的核心,但明治政府改革以后,西乡却由昔日的功臣变成叛臣,这是为什么?涩泽荣一原来也是个武士,却最终成为“日本近代经济的领路人”,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此一设计的意图,就是想告诉大家,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部分社会阶层和个人能适应这个趋势,也有不能适应社会转型的,试图引发大家的思考。從西乡隆盛的失败和涩泽荣一的成功来看,社会转型是艰难的,也是不可阻挡的。这一纵横的比较,就从正反两方面解释了教学主题。

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体现”[6]。而如何推进历史解释,向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以为,比较是进行历史解释的重要途径。在对历史事物进行教学时,可以选取相似或联系的历史事物予以参照,从一定的角度出发,运用合适的材料,设置适当的问题,两相比较,这样,或许更有助于历史解释的达成。

【注释】

[1] 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编著:《日本历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00页。

[2]欧阳跃峰、周桃正:《张荫桓:戊戌变法的幕后策划者》,《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第591—600页。

[3][日]小西四朗、远山茂树编:《明治国家的权力和思想》,吉川弘文馆,1979年,第158—159页。

[4][日]依田憙家著;卞立强等译:《日中两国近代化比较研究》,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第295页。

[5]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 30 信函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安徽出版集团,2008年,第485页。

[6]徐蓝、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65页。

猜你喜欢
明治维新史料政府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浅析女性对于日本明治时期音乐教育的贡献
儒家思想与明治维新后日企的管理理念
“着色”历史画面,让学生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历史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