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磊
一、“问题引领”的内涵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提问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启动学生思维力,活跃课堂气氛的有效教学方式。2017年版《高中歷史课程标准》指出:指向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设计应“以问题引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绝不是取决于对现成历史结论的记忆……教师在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要以问题引领作为展开教学的切入点,结合教学内容的逻辑层次,设置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解决的问题。”[1]
但在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课堂提问还存在一些误区和不足:1.问题设置随心所欲,要么“满堂灌”要么“满堂问”;2.问题设置以考察事实和记忆居多,缺乏思考价值;3.提问过于预设答案或缺乏必要的引导,难以形成高质量或有自我见解的答案。这些都让“问题引领”沦为“低效提问”。那么,如何巧设问题,让“问题引领”激发课堂智慧?笔者以部编版初中世界历史(第一册)中《君主立宪制的英国》为例,谈谈在具体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二、“问题引领”的设计方向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如果缺乏好的课堂提问,课堂效果必然大打折扣。那要如何设计出高质量“问题”,用“问题引领”课堂教学?笔者围绕三点进行思考。
(一)基于教学立意,找准问题切入口
教学立意是统摄、贯通一节课的“灵魂”和中心,是“基于教学视角,聚焦教学目标、整合提炼教材内容基础上所凝练出来的教学主旨内容”[2],问题设置首先要为教学立意服务。
纵观《君主立宪制的英国》一课,教材中出现多部涉及英国宪政的法律文件:1215年《大宪章》——逐渐确立英国“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政治传统,1628年《权利请愿书》——表达限制王权的意图,1689年《权利法案》——进一步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笔者发现议会与国王围绕“王权传统”的博弈始终贯穿英国宪政发展史。因此,笔者决定以“王权传统的变迁”作为本课教学立意,完成以下教学目标:1.知道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历史源头、形成过程和重大影响,知道处死查理一世、光荣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2.通过解读文献、数据、油画等史料,初步培养学生史料证史的学科能力和意识;3.透过英国革命的艰难曲折,认识制度选择必须扎根传统、符合国情,从而形成尊重传统、尊重多元的历史意识。
教学立意既已确定,问题切入口自然呼之欲出:英国的“王权传统”如何影响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
(二)梳理教学逻辑,形成具体问题链
对于八年级学生而言,英国立宪过程复杂,涉及人物众多,学习起来很有难度。如果按照教材按部就班,势必导致教学过程满篇铺张,没有重点。在对教学逻辑重新梳理后,笔者确立了本课活动主线:君主立宪制的源头——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君主立宪制的影响——君主立宪制的启示,并结合问题切入口,形成具体问题链:
1.从“有限王权的传统”到“罔顾传统的国王”——寻源头
出示《大宪章》内容摘要,英国下院议员出身数据和查理一世父子言行,展现英国“有限王权”的传统和国王“罔顾传统”的矛盾,揭示革命爆发的背景和原因。
问题链1:(1)《大宪章》说明英国具有怎样的王权传统?(2)国王的言行与传统有何冲突?(3)会损害哪些人的利益?导致什么结果?
2.从“不要国王”到“请回国王”、“限制国王”——看进程
1.结合教材内容,把握革命进程。出示审判国王时的慷慨陈词和处死国王后的惨淡现实,思考革命的出路和议会的选择。
2.出示议会两次请回国王的历史细节,呈现英国革命从“不要国王”到“请回国王”的曲折历程,凸显英国革命的艰难与突破。
3.出示油画“玛丽与威廉加冕”,《权利法案》等法律条文,引导学生归纳议会“限制王权”的具体措施,明确君主立宪和君主专制的区别。
问题链2:(1) 从“不要国王”到“请回国王”,议会的斗争方式发生怎样变化?(2)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议会对国王的哪些权力进行限制?
3.论立宪“给英国带去的”与“给世界带去的”——论影响
出示文献史料和图表资料,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问题链3:(1)英国革命对英国的影响?(2)英国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4.是“并不革命的革命”或“充满智慧的革命”——谈启示
出示有关革命的不同评价,引发学生思考争鸣。
问题链4:(1)革命后的英国是否实现王权传统的回归?(2)如何看待英国人对传统的捍卫与对王权的妥协?
(三)依托史料情境,创设问题落脚点
史料是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托。精选史料构建历史情境,可以让学生“增强对历史的真实感受,直接参与对历史问题的解决活动”[3]。就本课问题链1而言,笔者选择以下史料说明问题。
材料1:《大宪章》第14条:除传统封建捐税外,任何赋税都必须经“全国人民(大会议)普遍同意”才可征收。第61条:由男爵推举25人组成委员会,监督国王及其大臣的行为。
——整理自《外国法制史资料选编》
材料3:国王的权力是上帝赋予的,国王的权力至高无上。
——查理一世
材料4:为了筹措资金,查理一世不择手段。他恢复了几种早已废弃的古代赋税……他命令居民腾出住房,供军队居住,以节省开支。他还向居民征收强制性的借款,凡拒绝者,或者逮捕入狱,或者强迫从军。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通过情境创设,学生重回历史现场,认识革命爆发的背景和原因:13世纪时,英国形成“王在法下、王权有限”传统,国王征税必须经过议会同意。但到了斯图亚特王朝时期,国王宣扬“王在法上、王权至上”,不经议会批准直接征税,触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国王与议会矛盾激化,王权传统遭到挑战,革命就此爆发。
三、“问题引领”的达成效果
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师提出的问题,课堂三五秒种大多数人刷地举起手来,是不值得称道的。好的问题设置不仅要实现知识层面的考察,帮助学生获得一个问题的知识,还要以问题为载体,激活学生学习欲望,激活学生深层思维,最终落实核心素养。
(一)问题设置要注意梯度性,让学生“能够”回答
课堂提问要考虑班级学生的不同水平,不宜难度过大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也不宜难度太低让问题丧失思考价值。因此,课堂提问要注意难易梯度,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使之“能”回答。
例如在介绍英国革命进程时,笔者曾在课堂设问:议会与国王的斗争方式发生怎样变化?意图让学生归纳议会国王博弈过程。但从现场表现来看,问题的难度显然超过学生能力,课堂反馈寥寥。对此,笔者调整策略,设计两个阶梯性问题助力思考:1.面对查理一世的步步紧逼,议会是进是退,议会的选择是什么?2.面对詹姆士二世倒行逆施,议会该杀该放,议会的选择是什么?通过层层铺垫,学生自然而然推导出议会斗争方式从暴力革命到和平妥协的变化,一道难题由此变得“平易近人”。
(二)问题设置可营造冲突性,让学生“想要”回答
从课堂效果看,如果问题能够在学生头脑中营造认知冲突、激发思维碰撞,往往更能聚焦学生注意力,使之“想”回答。
在介绍“议会处死国王”时,笔者出示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所写的一处细节:“当查理一世在断头台上身首分离时,数千计的观众齐声发出痛苦的呻吟。”笔者提问该描述是否符合历史事实。
经过讨论,大多数学生认为不符合历史事实。
有学生表示:查理一世是个不称职的君主,他敛财无度,为了征税不择手段,这种人怎么可能得到民众同情!
也有同学表示:查理一世的言行违背了英国“王权有限”的传统,英国人不可能爱戴这位国王,因此丘吉尔描述的情况不可能出现。
笔者继续追问:民众对国王之死真的无动于衷吗?学生陷入了犹豫。笔者继续补充一幅油画,画面显示观众见到国王被处死时,或惊讶或紧张甚至昏厥过去,与同学们想象的处死暴君、大快人心的情景截然不同。这种认知上的冲突大大增加了学生对这段历史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油画史料对历史研究的重要价值。
(三)问题设置应具有开放性,让学生“精彩”回答
所谓开放性提问,指思路较广阔、答案不唯一的提问。在探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启示时,笔者设置了这样一道开放的探究题:
有人认为英国的革命并不“革命”,因为它“送走了一位君王,又迎回了另一位君王”。英国人的妥协是种软弱。有人认为英国的革命非常具有智慧,因为在这之后“王室的血统并没有丢失,专制的国王却被推翻了”。你更赞同哪一观点?
对于这个问题,同学们从不同角度阐述自己的观点,其中不乏有亮点的表述:
有同学认为:英国革命的确有点“虎头蛇尾”。前期轰轰烈烈,闹内战杀国王,一度建立共和国,后期却又请回国王,继续君主制度,白白浪费了革命者的一腔热血。这样的革命令人失望。
有同学认为:英國革命用和平的方式实现民主改革,这才是对英国民众最有利的做法!革命后议会通过法律约束国王权力,“王在法上”被“议会至上”取代,显示英国人在政治斗争中的高超智慧。
有同学认为:英国人对国王的“仁慈”不是妥协更不是软弱,而是对传统的尊重和对法律的坚持。传统让英国人习惯拥有国王,法律让英国人能够约束国王。
还有同学认为:英国人对国王并不仁慈,反而十分“辣手”!这些国王无非就是收点税嘛,就一个被杀,一个被逐,同等情况放到古代中国根本难以想象。但英国人就敢这么对待他们的君主,这种斗争精神恐怕也是革命能够在英国率先成功的原因吧。
随着讨论的不断深入,课堂气氛趋于活跃,智慧火花不断闪现,学生们一个又一个精彩发言让笔者喜出望外,正是在高质量的问题引领下,课堂交流呈现高质量水平。
问题引领下的教学设计需要教师从教学立意出发、从教学逻辑和学生本身出发,最大限度发掘史料深度,拨动学生思维之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真动脑、动真脑”。如此,历史课堂才会因问题而深刻,因问题而精彩,因问题而智慧。
【注释】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51页。
[2]杭志明:《历史学科教学立意的定位、聚焦和落实》,《中学历史教学》2018年第2期,第37页。
[3]林甲军:《有效史料有效信息有效思考》,《教学研究》2011年第13期,第6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