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红梅
最近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小舍得》,天天刷屏家长圈,在观众中产生广泛共鸣,育儿话题再次被炒到热搜上。剧情围绕鸡娃、补习班、教育资源问题展开。剧中的三个家庭,无论在经济条件、文化层次甚至在孩子的教育理念上都完全迥异,在育儿问题上被各种焦虑裹挟,盲目地给孩子报读各种校外培训班,最后导致家长和孩子们都焦虑不堪。
许多家长感叹这部剧“太真实”,很多情节简直就是身边现实的“翻版”。现在,家长疯狂送孩子上培训班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但上培训班究竟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多大的作用,很多家长并没有好好思考过。“反正别人都在上,自己的孩子不上就落后了。”正是这样的集体无意识,导致各类培训班的生意非常红火。再加上培训班的举办者,又有意识地通过各种途径制造一些教育焦虑,家长们就更难淡定了。
有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国人花钱排行榜前三位的分别是教育培训、住房和保健养生。教育培训费用支出高居消费排行榜榜首。家长口袋的真金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校外培训机构账户,家长宁可省吃俭用,也要把孩子送去辅导机构。甚至有些家长,一厢情愿地将孩子的前途与命运完全“赌”在校外培训上。
家长花了钱,孩子的学习成绩真的提上去了吗?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份《关于将学生从校外辅导机构“拉”回学校的提案》被提交到政协会议上。提案的调查结果显示:上培训班、随大流的学生占了近一半,有约70%参与培训班的受访者觉得,培训班效果很一般,有67%的受访者觉得,参加培训班的经济负担很重。
孩子的大脑不是容器,绝不是“往里装总能装得下”。长期被培训班占领的孩子,没有时间休息和娱乐,也没有时间自我成长,长期单调枯燥的生活,加上学习的压力,容易造成精神上、心理上的不健康状态,甚至性格怪异、心理扭曲的状态。
家长对校外培训的盲目追棒,背后隐藏着家长对教育孩子的深度焦虑。既有对自已育儿无能的恐惧,也有来自孩子学校的压力、来自家长之间的互相攀比等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界限不清,彼此之间的错位越位或空位引起的混乱无序,也是造成家长焦虑的主要根源。
家校教育既有交集,也有本质的不同。学校教育是面向多数学生的教育,提供公共的、普遍的、以传授知识内容为主的教育;家庭教育是属个性化的教育,以培养孩子内在的品性为主的教育,着重培养孩子生活能力、学习能力、行为习惯等。
可见,知识的传授主要责任属学校。但有些教师对家校教育边界不清,随意给家长布置“作业”,如要求家长给孩子背书、听写、辅导功课等。这无形中加增了家长麻烦与焦虑,自己踩了“高压线”也不自知。教育部对此有明确要求:教师不得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家长的育儿焦虑不仅来自辅导作业,更多来自孩子之间成绩的比较。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不能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然而,实际上公开学生考试成绩仍然是学校的“常规操作”。如果学校对待学生的分数像对待孩子的隐私一样进行保密,那将大大减轻家长的焦虑,家长把孩子“推向”辅导机构的概率也会大幅降低。
现实生活中每一名父母都关心自己孩子的成长,都在认真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学习如何激励,如何沟通,但是家庭教育到底要教什么,家长却没有认真思考過。目前,是否有一本权威读本,能够系统科学地指导家长教育孩子,让家长不再“盲人摸象”?2020年11月,中国教育学会在教育部的指导下出版了《家庭教育手册》。《家庭教育手册》对每一学段的孩子需要培养的能力和习惯都有清晰地指引,对家庭教育的思路和方法也有系统的指导。可以说,《家庭教育手册》是家庭教育的“小百科全书”,家长在育儿方面遇到的难题在此套书中都能得到有效帮助。通过《家庭教育手册》,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规律有了系统的了解,对家庭教育也有了全面的了解,自然对孩子校外辅导机构的选择也将变得谨慎起来。
在学生成长之路上,家长要与孩子一起成长,立足孩子内在品性的培养,立足孩子的长远发展;学校教育要以生为本,不触碰政策“高压线”,不把孩子学习压力转移给家长;辅导机构也要坚守行业秩序,立足查缺补漏,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疑点、难点,三者各从其位,最终形成育人合力,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本栏责任编辑 黄博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