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义工“幸福银行”成立;五年前,在志愿服务组织上建立党支部。如今,这个由13名党员组成的“小支部”,不断强化党员先锋模范,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引领驱动志愿服务、医务社会工作、健康促进和医学科普传播工作。
模式创新,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医患关系紧张,医院服务粗放,急需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义工服务形式化、短期化现象严重,急需创新义工管理模式;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急需专业化、规范化的医务义工加入。
在“三个急需”的现实诉求下,义工“幸福银行”应运而生,于2011年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成立。
成立之时,义工“幸福银行”就带着创新的基因:借鉴银行的储蓄功能,采取可储存、可支取、有利息、可投资的服务模式,賦予幸福更新、更全面的释义。义工每次服务后,其服务时长将被记录到个人的“幸福存折”中,当义工或亲人有需要时,便可享受对等的服务。
第一个五年,义工“幸福银行”探索出一条医务志愿服务的新道路。但是,面对巨大的健康教育需求,如何才能更好地凝聚团队,从而更大范围服务社会大众?
2016年7月,在广东医科大学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医院党委大胆创新,在志愿服务组织上建立党支部。支部为义工“幸福银行”注入了强劲“动力源”。
支部书记陈艳舒介绍,义工“幸福银行”党支部由临床、科研、教学和管理干部的党员义工组成,在册党员13人,支委会有医生、护士、管理干部。
支部打造了一支以党员义工为引领,医务社工为指导,学生义工、医护义工和社会义工相互交融的健康促进与医学科普传播队伍,建立“1+4”五工联动的组织管理模式。
支部驱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义工“幸福银行”党支部的成立,打破了义工服务方式落后、层级单一、覆盖面不足等困局,在日常服务过程中,支部创新性引入党员义工,充分发挥党员义工的示范带头和先锋模范作用。
为全面提升支部组织力、强化支部政治功能,更好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义工“幸福银行”党支部创建“选主题、组团队、定方案、育项目、扩成果”五步工作模式,使思想建设成为高质量义工服务的“新动能”。
疫情防控期间,支部党员积极投入到抗疫行列,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学工作,协助开展慰问探访、情绪关怀、心理辅导等系列工作,确保医院援鄂一线人员及其家属心理、人文、健康等方面需求保障跟踪到位且落到实处。党员代表主讲心理健康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走进湛江市第一中学、湛江市第二十七小学为师生开授心理危机干预知识培训讲座,缓解师生群体情绪和适应障碍,对有情绪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
支部还通过学术交流、平台共建、项目合作等形式,在健康促进领域与国内多家医疗机构、高等院校、媒体单位的党组织创建跨行业联合机制,整合社会各界资源,以党建领航健康促进与医学传播学术发展。
2017年11月,支部成立医普惠明工作室,以党员为核心,迅速组织了一支在医学专家指导下,由医务人员、科普工作者、媒体从业人员、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多元构成的高层次健康科普应急宣教队伍。每年有近千名学生加入义工行列,至今已培育逾万名医学生参与医学科普传播。支部还在广东医科大学开设《医学传播学》课程,由支部党员和团队科普专家联合任课程导师。课程自2017年开设,每年两期、每期培育120余名学员。
精准发力,树立基层党建标杆
目前,义工“幸福银行”累计注册义工7290人,服务群众逾38万余人次,服务总时长超20万小时,医学科普传播辐射受众超过1000万人,设有义工服务站37个、义工服务队20支,建有大病救助服务平台、医普惠明工作室、百岁老人爱心服务基地,打造了大批实务义工服务队伍。
近几年,支部被评为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广东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广东省高校“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湛江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支部的《幸福储户登记表》《义工证》《幸福指南》等资料作为广东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见证物,在深圳“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中展出。
提升医院患者满意度。院内面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导医导诊、护送陪检、探访慰问服务,开展义教义剪、医学科普、健康宣教、主题病友会、健康讲堂等特色活动,搭建医患沟通平台,缓解医患矛盾。2013年,在读大一的刘日晶加入义工“幸福银行”,她从最初简单的医学生义工,参加日常的服务患者;到服务经验慢慢丰富起来,成为培训部部长,让更多同学参与义工服务;再到后来成为学生副主席和项目负责人,将服务推广出去,让更多人知道、了解、参与进来。“我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去帮助和服务患者,同时,以一个相对中立的角度去了解患者想法和需要,学会换位思考,关怀患者,这对我现在的临床工作也有很深刻的影响。”
为公众提供精准健康服务。为院外公众、社区居民开展入户健康调研、健康义诊、健康科普、赠药等系列精准健康促进服务,医院与湛江市霞山区政府签订了《共创广东省健康城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依托湛江市创建省健康城市义工“幸福银行”服务队精准发力。医院工会常务副主席、支部组织委员文若兰已有26年党龄,从2004年至今致力于急救知识宣教,开展巡回科普宣教活动逾100场次,惠及群众5万余人。在她的带动下,初步构建了以义工为主体的公众急救知识与急救技能培训体系——先组织校医培训,校医再培训学生;医院与政府部门合作,组织对湛江市各企事业单位公众进行培训;医学院校开展“三下乡”的方式对农村居民进行培训;义工进入社区对社区居民进行急救培训。最终,让急救知识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
打造大病救助服务平台。专人专项对接附属医院大病救助平台项目定点科室,链接慈善项目资源,同时共同分担全院有需求患者的救助工作。设立医院大病救助专项基金,创新“大健康社工+医务社工”服务模式,衔接、完善义工服务体系,拓宽大病救助的社会渠道。2020年11月至2021年5月,通过大病救助服务平台,合计转介个人筹款、慈善项目救助、社会公募救助近2300万元。
“支部在对接‘大健康方面做了很多、很好的创新和尝试。”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林挺葵是义工“幸福银行”党支部成员,在他看来,“支部就是一个真正的团队,有很强的凝聚力和驱动力,工作有方法,能够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林挺葵表示,接下来义工“幸福银行”党支部要思考发挥先进标杆效用,在教育层面渗透、在卫生系统推广,交叉学习借鉴,创造更多社会效益;要把握新形态、新政策,切换思维,打破局限,把业务工作做实做优,以更高要求、更高标准务实作为,用好平台,注重师资积累,加快人才孵化;要调动支部榜样力量,发挥党员在不同业务领域的特色特长,培养科研学术能力,加强队伍内涵建设,为开启下一个工作周期打好根基。
(本栏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本栏责任编辑 韦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