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守军
【摘 要】当前,一部分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落后,不能很好地根据创新思维培养目标来设计教学活动,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在新的课程教学要求下,教师一定要立足行业技术创新发展趋势,认真学习技术新标准,在物理教学中结合新技术、新标准,创新教学方法,以此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兴趣和创新思维品质。
【关键词】物理;教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17-0172-02
【Abstract】At present, some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models of innovation ability are backward,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cannot be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they cannot effectively stimulate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consciousness.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requirements, teachers must base themselves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industry technology innovation, earnestly study new technology standards, combine new technologies, new standards, and innovate teaching methods in physics teaching, so as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quality.
【Keywords】Physics; Teaching;Innovation ability
随着经济发展的多元化,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在不断提升,不但需要他们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必须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但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一部分教师通常只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高中物理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基础出发,结合学科知识框架特点,有序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
一、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创新教育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自身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教师在物理教学中用创新教育理念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激励学生受教育影响而变成独立的行为主体,帮助学生掌握社会发展规律,培养他们发现和认识新生事物的能力,把握事情发展的基本规律,完善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善于自主创新的优秀人才。此外,物理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促使学生学会自主创新,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这一目标能够给高中物理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提供方向,为教师提供科学的教学研究方法和创新的教学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确保培养出适应经济发展需求和行业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
二、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一)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应该多样化。教师要善于找到每个知识要点的相互关系,根据设疑的方法正确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问题思索,加强新旧知识奸恶联系,让学生学会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比如,教师在“逆压器原理”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独立地学习“逆變电源”的原理及其与整流器的差别。首先,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整理有关之前学过的“逆变电源”专业知识,并开始进行关联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自行整理知识点后提出结论:逆变电源是整流器的逆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能够使教师基于学生知识水平提出针对性的难题,有益于提升学生分析、归纳和总结问题的能力。
(二)活跃课堂气氛,营造创新环境
众所周知,一个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不仅能够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促进他们创新思维品质的提高。高中物理课程的基础知识丰富多彩,专业性较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只重视基础知识的解读,将会使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枯燥沉闷,降低学生对该专业科目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其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因而为了更好地活跃课堂氛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入挑战性的难题,采取分组讨论的方法,将难题交给学生,引导他们进行自主讨论,这类方法有益于激起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在开展“晶体三极管的变大特点”的教学中,教师可将该知识要点与日常生活的家用电器使用知识紧密结合,例如提出问题:三极管在电脑上和电视机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随后,教师还可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例如:三极管有几种运行状态和几种工作地区?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寻找问题答案。这类分组讨论的方法,不但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还能够促使学生在与组内成员对比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这类教学对策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的自主创新提供了活跃的探究氛围。
(三)注意正反结合,走出惯性思维
一般状况下,学生习惯采用“因”溯“果”的常规思维方式进行学习,而由“果”寻“因”的思维方式却被搁置一边。例如,“电磁感应”相关理论的产生,得益于法拉第在插电时导致的电磁场的现象中获得启迪,并根据反方向思索获得结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开展类似的反向思维教学,遵循学生心理特征和逻辑思维规律,通过设计一些反向思维的难题,正确引导学生对其开展全方位的分析,以此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四)聯系其他学科,开发创新的源泉
高中物理学科知识涵盖性较强,需要一定数量的其它课程内容作铺垫,要想教好物理课程,教师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高中物理课程内容牵涉到电学、光学、力学、声学及其化学中的能量、离子等专业知识,因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重视物理课程和基础科学的联系,这不但有益于学生从物理、化学的视角去了解电子元器的原理,并且还有益于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比如,物理试验中常用的试验电源都是学校提供的学生电源。教师要试着教会学生利于所学知识独立设计稳压电源,例如通过分析有关光学知识,尝试利用太阳能来设计一些简单的电源;利用相关的化学知识,设计一些简单的干电池和电池组。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动手创新能力。
(五)引导创新实践,培养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要求学生根据一个知识要点,开展横向和竖向的独立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发散性思维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教师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合理方式是,正确引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并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案,让学生根据分组讨论的方法对每个方案开展分析和比较。在这类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和动手能力将能得到有效培养。此外,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的教学方法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促使他们将基础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结合实际了解基础理论、把握基础理论和推进基础理论,让他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重归到感性认识。如,在对电路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半导体的特性、功能、测试方法和放大器的工作原理等,让学生自主设置一个包含变压器、功率放大电路的实验板。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去调试、讲解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在学生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提醒他们注重每个焊点、引线的颜色配置等小的细节,还要做到每一个步骤的规范性,这类教学方式比单纯性的基础理论解读效果会显著得多,不但会提高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信心,并且也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例如,在光学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告知学生调光台灯的基本原理,并激励学生研究家里的调光台灯,指导学生进行小台灯的改造,这样的教学方式有益于培养学生学会思考的习惯和实践动手的能力。
综上所述,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重视自己的引导地位,采取情景教学法,与其它的课程知识紧密结合,重视学生正反面思维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致力于培养出合格的创新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晖.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电子技术教学实施策略研究[J].读天下(综合),2020(03).
(责任编辑 王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