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芳 肖隽
摘 要:中国共产党在反贫困的百年历程中对贫困问题进行了反复探索,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道路,提出开发扶贫、救助扶贫、精准扶贫,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反贫困理论,彰显了人民立场、时代精神和责任担当。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理论启发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領导奠定了反贫困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确保了反贫困的正确方向和道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反贫困的根本方法,各方力量的广泛动员构建了反贫困的完整体系,广大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构筑了反贫困的核心力量。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理论;历史由来;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1)06-0065-03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一直致力于解决反贫困的伟大实践,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和安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消除绝对贫困从理想变成了现实。在反贫困的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人民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的反贫困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理论的历史由来,不仅可以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理论的深刻内涵和本质特点,还可以为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经验启示。
一、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中国共产党对贫困问题的早期探索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陈独秀较早思考当时中国人的贫穷问题,提出“贫穷”是一个相对概念,本质问题在于“不平等”。陈独秀认为中国积贫积弱的原因在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中国国民经济基础的薄弱以及政治和社会思想的落后,为了彻底打破封建宗法的统治,陈独秀认为要通过革命和教育的方式帮助广大劳工摆脱奴性[1]14。立足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毛泽东早在1922年分析了湖南农民各阶级的社会经济地位,指出只有从地主手中夺回土地才能解放农民,这就从生产关系的视角认识了制约农民贫困的根本原因。随后,192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及时将土地革命的成果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和巩固,颁布了《土地法》,从而彻底废除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反贫困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
(二)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理论的初步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高度重视农民的贫困问题。1953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通过,明确指出,“要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2]662这是首次将“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写入中国共产党的文献之中。这一时期,毛泽东将“共同富裕”作为一个长期过程加以看待,反对盲目急躁,强调遵循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同时,毛泽东认为共同富裕的主体是全体人民,既包括过去的农民,还包括过去的地主阶级。他明确指出“我们的目标是要使我国比现在大为发展,大为富、大为强……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也包括地主阶级”[3]495“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穷的要富裕,所有农民都要富裕,并且富裕的程度要大大地超过现在的富裕农民”[3]447。
毛泽东认为中央政府是反贫困的主导力量,要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提出“中央政府将带领全国人民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扫除旧中国所留下来的贫困和愚昧。”[4]348通过发展劳动生产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还能对人本身产生改造作用。毛泽东强调个体经济联合起来,实行农民合作社。他提出:“全国大多数农民,为了摆脱贫困,改善生活,为了抵御灾荒,只有联合起来,向社会主义大道前进,才能达到目的。”[3]429“农民是喜欢共产的”,但“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到达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这就将我们同民粹主义区别开来。”从这里可以看到,毛泽东对当时中国社会农民的贫困状况有着深刻的认识,解决农民的贫困问题绝不意味着可以超越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现状,这些理论的提出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三)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理论的成熟发展
邓小平多次强调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明确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5]164。他明确指出如果不讲物质利益,只能陷入唯心论。“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5]146。邓小平提出改革是生产关系领域的主动自我革命,认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一件很重要的必须做的事,尽管是有风险的事。”[5]113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改革的本质在于破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邓小平从社会主义本质的战略高度明确了反贫困对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意义,将“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内容。他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6]373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进一步提出共同富裕的过程是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和全体人民“共富”相统一的过程,由此形成了渐进式扶贫的理论体系。
(四)中国共产党开发扶贫和救助扶贫理论的形成
江泽民提出反贫困不仅是一项经济工作,更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7]846。这主要是基于中国农民占据绝大多数的国情,不解决农民的贫困问题,就无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明确提出“开发扶贫”的理论,指出自我发展能力是中国反贫困的重要路径。“走开发式扶贫的路子,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才能稳定地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8]320江泽民指出:“解决中国所有的问题,最根本的要靠发展。解决贫困地区的问题,最根本的也靠发展”[9]251“贫困地区经济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科技落后,生产经营粗放”,由此反贫困的依靠力量是科学技术,要“积极推广各种实用技术,推动科技进步”[10]554。此外,以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2007年我国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标志着我国的反贫困进入开发扶贫和社会救助“双驱动”的崭新阶段,不仅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关注反贫困能力的提升,而且重视眼前问题的解决,通过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贫困民众基本的生存权利。
(五)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了精准扶贫的方略和道路,开创了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理论的新境界。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随后围绕反贫困工作中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发表了一系列讲话,在全国建立了精准扶贫的工作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精准扶贫,关键是要把扶贫对象摸清搞准,把家底盘清,这是前提。”[11]59立足共同富裕的目标,强调区域协调发展和协同发展,扶贫和扶智相结合,通过建立第一书记对口扶贫工作制度,强化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将反贫困和保护生态环境、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起来,明确了反贫困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国际环境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12]50“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13]。发展虽然是“硬道理”,但发展生产不能为了生产而生产,生产的目的是更好地生活。习近平总书记从世界历史的进程来看,中国的反贫困是世界反贫困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国际条件是反贫困的外在保障。
二、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理论的经验启示
(一)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奠定了反贫困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我国反贫困的百年进程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这一道路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先例可循,只能从中国实际出发进行探索。虽然探索反贫困的过程面临巨大的挑战和风险,但中国共产党基于对民众现实利益的高度关切,带领中国人民攻坚克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立足现实采取切实可行的反贫困措施。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的反贫困历程中始终发挥领导核心的主导作用,为反贫困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反贫困才能始终坚守正确的方向,善于总结反贫困的经验和教训,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反贫困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更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只能走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同时注重创造团结稳定的发展环境,确保反贫困的进度和速度。各级基层党委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反贫困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各个领域大胆探索,协同各方,凸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主导力量。
(二)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确保了反贫困的正确方向和道路
中国共产党人以共同富裕作为反贫困的价值追求,这为反贫困奠定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和道路。邓小平强调以生产力标准衡量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由此判断“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5]182。这不仅是对毛泽东1956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继承,也是对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创新发展,由此确立了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当前,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以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14],“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15],这是尊重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必然要求,为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基本遵循。从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共同富裕”的执政理念,到改革开放时期对“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内容,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对“共同富裕”的路径探索,中国共产党通过革命、制度变革、生产关系变革、推进工业化、积极改善民生、建立扶贫体系等一系列措施和方式来摆脱贫困,坚持和发展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反贫困道路,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制度优势。
(三)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反贫困的根本方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为我国反贫困提供了强劲动力和根本方法,确保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以及生产关系的不断优化,这为广大民众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性质的界定,是基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表现形态做出的科学判断,与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一脉相承,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发挥了思想先导作用。我国从1982年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1984年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1987年的“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到1989年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到1992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2013年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16]95,这是一个针对政府和市场关系问题的反复探索、不断深化的过程。面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复杂变化,中国共产党大力破除了制约贫困的各项体制机制障碍,运用系统思维全面加以谋划,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和动力。
(四)各方力量的广泛动员构建了反贫困的完整体系
反贫困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持续投入。中国共产党将反贫困作为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形成了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的反贫困机制,形成了反贫困工作的监督体系,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党中央和国务院作为反贫困的核心力量,主要负责全国各地反贫困的统筹协调;各级地方党政机关是本區域范围内的反贫困的主导力量,负责各项政策的落地生根,同时依据各自发展的优势和不足精准施策;贫困县的党委和政府作为反贫困的组织力量,承担反贫困的工作职责;各地贫困群众是反贫困的主体力量,积极参与国家的政策扶持、资金扶持等扶贫工作之中。同时社会各界都是反贫困的重要力量,尤其在党的十八大以后精准扶贫体系的建立,各地基层一线、科技创新和基层治理等行业和领域中出现了大批的扶贫先锋,成为我国反贫困的排头兵,充分体现了蕴藏在基层社会的创造力。反贫困过程中的制度体系创新,不仅发挥了政府的主导作用,而且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新活力,形成了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的工作格局,形成了凝聚各方的强大力量。
(五)广大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构筑了反贫困的核心力量
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理论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善于从群众中汲取创造活力,而且通过一系列制度改革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在发挥贫困群众主体力量的过程中,我国基层农村道德治理的优势表现突出。“发挥村规民约作用,推广扶贫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做法,通过多种渠道,教育和引导贫困群众改变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这也有利于减轻群众负担。要加强典型示范引领,总结推广脱贫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示范带动,营造勤劳致富、光荣脱贫氛围。”[11]144由此,虽然反贫困过程中的具体利益会产生矛盾,但表现为非对抗式的矛盾,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可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正所谓“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17]在反贫困的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从处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中获得了在市场规律、社会地位和社会权利、自身存在和发展等不同层次的自由。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以社会主义法治作为保障,确保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创造平等公正的发展环境,更好地保护了绝大多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构筑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的核心力量。
参考文献:
[1]任建树.陈独秀著作选编:第1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8]江泽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9]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0]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室.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1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3]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04月13日)[N].人民日报,2018-04-14.
[14]以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N].人民日报,2018-10-30.
[15]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7]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强调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创新驱动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N].人民日报,201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