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义翰,吴小君,崔英胜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急诊科,福建 宁德 355000)
心脏骤停是指心音与大动脉博消失,心脏射血功能突然中止,心、脑等重要器官缺氧缺血。心脏骤停患者病情危急,甚至濒临生物学死亡期,患者死亡风险高,尤其是老年心脏骤停患者。在心脏骤停患者救治中,心肺复苏治疗至关重要,是挽救患者生命的有效手段[1]。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有所提高,但仍未达到理想效果,如何选择心肺复苏标准流程,强化院前心肺复苏,在有效时间内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救治,进一步提升临床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现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95例心脏骤停患者,旨在探究心脏骤停患者院前急救中应用气囊面罩通气法心肺复苏对抢救结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95 例心脏骤停患者,根据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方式不同分为气管插管组(n=45)和气囊面罩组(n=50)。气囊面罩组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53.18±2.36)岁;病情分型:脑出血15例,脑梗死13例,心肌炎10例,肺源性心脏病12例。气管插管组男24例,女21例;平均年龄(52.96±2.61)岁;病情分型:脑出血13例,脑梗死16例,心肌炎7例,肺源性心脏病9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心脏骤停诊断标准[2]:①心音或大动脉搏动消失;②心电监护出现心室颤动或无脉性点活动现象;③患者出现叹息样呼吸或呼吸停止;④产生短暂性的抽搐或突然意识丧失。
1.2 方法 气囊面罩组实施气囊面罩通气法心肺复苏,具体如下:按照《201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3]对患者实施气囊面罩通气法心肺复苏,用上身力量连续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为100~120 次/min,按压深度为胸骨下陷5~6 cm,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胸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减少中断;将调整放松时间和按压时间的比例控制为1∶1,给予患者气囊面罩通气治疗,通气频率为10次/min,保证换气和通气正常。气管插管组实施气管插管心肺复苏,具体如下:徒手按压患者胸外心脏,给予其气管插管通气法心肺复苏,继而实施气管插管,插管时停止按压,停止时间应控制在5 s 内,按压方法及通气频率同气囊面罩组,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其肾上腺素注射和电击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心肺复苏成功率,心肺复苏成功判定标准:①瞳孔恢复正常;②面色恢复红润;③昏迷程度变浅,意识有所恢复;④恢复窦性心律;⑤心搏正常,血氧饱和度>90%,并恢复自主呼吸;⑥无严重脑功能障碍[4]。比较两组心肺复苏治疗前后血气水平,分别于两组治疗前及心肺复苏2 h 后测量,包括酸碱度(pH)、二氧化碳分压(PCO2)以及氧分压(PO2)。比较两组治疗相关时间,包括呼吸恢复时间、气道开放时间、心搏恢复时间、意识改善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心肺复苏成功率比较 气囊面罩组心肺复苏成功率高于气管插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肺复苏成功率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气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 h后,气囊面罩组PO2、PCO2、pH 水平均优于气管插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水平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水平比较()
注:pH,酸碱度;PCO2,二氧化碳分压;PO2,氧分压
组别气囊面罩组气管插管组t值P值pH治疗2 h后90.52±4.98 75.68±5.19 14.215 5 0.000 0例数50 45治疗前8.12±0.15 8.09±0.18 0.885 5 0.378 2治疗2 h后8.26±0.12 8.54±0.17 9.345 5 0.000 0 PCO2(mmHg)治疗前45.69±1.32 46.21±1.25 1.965 8 0.052 3治疗2 h后40.62±1.63 43.87±1.29 10.694 7 0.000 0 PO2(mmHg)治疗前61.54±5.03 62.17±4.58 0.635 8 0.526 5
2.3 两组治疗相关时间比较 气囊面罩组呼吸恢复时间、心搏恢复时间、气道开放时间及意识改善时间均短于气管插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相关时间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相关时间比较(,s)
意识改善时间40.32±5.25 53.65±6.71 10.838 6 0.000 0组别气囊面罩组气管插管组t值P值例数50 45呼吸恢复时间97.62±14.29 135.18±12.65 13.501 2 0.000 0心搏恢复时间6.24±1.75 9.38±2.02 8.117 2 0.000 0气道开放时间14.96±3.29 29.51±5.36 16.120 0 0.000 0
受急性原因影响,患者心脏突然丧失射血功能,使患者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进入停顿状态,心脑器官瞬间缺氧,即心脏骤停[5]。作为临床多发病和常见病,心脏骤停又称为猝死,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心室纤维颤动是其常见病因,患者发生心脏骤停后前区无心跳,呼吸停止,压迫眼眶无反应[6]。患者呼吸停止所致的缺氧,可使机体细胞受损,导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以及二氧化碳潴留,受血流动力学、心血管功能紊乱等因素影响,患者常出现继发感染、脑水肿、休克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7]。有文献[8]指出,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生命的关键手段就是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治疗,虽然近年来临床心肺复苏成功率呈上升趋势,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主要体现在心脏骤停患者院前急救存活率和成功率低等方面。心脏骤停患者能否抢救成功与发病后抢救时间密切相关,在黄金抢救时间实施有效的心肺复苏程序,可有效降低心脏骤停患者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这就要求院前急救人员从患者实际病情出发,充分利用现场条件,对其进行心肺复苏。
气管插管通气法、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气囊-面罩通气法均为现阶段临床常用的心肺复苏通气方法。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口对口人工呼吸法,该方法具有对现场环境要求小、操作简单等优势,但抢救成功率不够理想[9]。气管插管法可为患者提供呼吸畅通条件,经患者口腔或鼻腔将特制导管置入气管,通过创造通气供氧,可进一步提升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但该方法建立通气时间长,易出现失误,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高。气囊面罩通气法可有效克服胸肺弹力,通过实施间歇性气道正压,利用气囊面罩为患者实施通气,具有建立通气时间短、操作简单等优势,可在短时间内帮助心脏骤停患者恢复心跳和自主呼吸,因此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较高[10]。
本研究结果显示,气囊面罩组心肺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气管插管组,(P<0.05),气囊面罩组患者心搏恢复时间、气道开放时间、意识改善时间以及呼吸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气管插管组(P<0.05);心肺复苏治疗2 h 后,气囊面罩组PO2、PCO2、pH 指标均明显优于气管插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肺复苏前,两组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在心脏骤停患者院前急救中,气囊面罩通气心肺复苏效果更为显著。分析原因为,作为一种常规抢救方法,气管插管通气在心脏骤停患者治疗中具有一定作用,但该项操作对操作人员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要求高,操作人员必须保证快速完成操作,且操作难度大、失误率高。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其效果受场地、设备及人员等因素影响[11]。气囊面罩通气法心肺复苏,对患者气道实施间歇性正压处理,利用气囊面罩装置,可有效改善患者胸和肺的弹性阻力,有利于患者肺部通气和换气,同时在操作期间,该方法无需停止胸外心脏按压,在提高抢救成功率方面作用显著。此外,气囊面罩通气法建立通气时间更短,操作手法相对简便,可促使患者在较短时间内恢复自主心跳和呼吸,操作失败率低,且便于后期治疗和操作的顺利实施。
综上所述,与常规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相比,予以心脏骤停患者气囊面罩通气法心肺复苏效果更佳,可在短时间内建立通气,改善患者血气指标,促使其心跳恢复,进一步提升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