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痕迹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2021-08-10 12:49:59张金宝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物证火势火场

张金宝

哈尔滨市消防救援支队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前言

火灾痕迹是真实存在于火场的最客观的证据,正确认识和分析火灾痕迹是把握火场整体变化的关键。因此,必须对火灾痕迹进行全面的把握,并将其科学的应用于火灾现场调查,为确定火灾事故原因奠定基础。

1 火灾调查过程中火灾痕迹的作用及取证

1.1 火灾调查过程中火灾痕迹的重要性 近几年来,火灾事故频繁。火灾发生的初期都得不到重视,且对一些小火灾并不关注,在深入调查后发现,小事故引发的火灾悲剧,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了查清火灾原因,必须从火灾痕迹入手,以便尽快调查火灾事故。有些全面性火灾需要从开始到结束逐个进行彻底和科学的调查。火灾原因多种多样,这将是对调查者的考验。要求调查者认真、耐心和负责地搜集证据。火灾痕迹是由于火焰燃烧、烟雾、热辐射或建筑物倒塌而产生的。对火灾痕迹进行分析,寻找线索,从火灾现场中找到火灾原因,才能更好的服务群众。

1.2 火灾痕迹产生的原因 在火势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物体会被火势和起火点等多种因素同时影响。不管结果如何,主要原因都是内部特征和外部形式,内部特征会通过外部形式不断地表现出来。例如,看到火场上有灰烬,就能证明火灾发生时存在某种物品,因为它是被火烧过的,留下了一些痕迹,作为侦查人员科学调查的证据。火源多在建筑内部,通过火灾发生后的痕迹很容易看出火灾发生时的空间感,灰烬表现出明显的空间特征。举例来说,可以经常在墙上看到一个“V”型的标记,表示当物体着火时,靠近墙的物体会低位燃烧。如为吊顶坠落现象,可能存在大量可燃物,在与空间连接处将出现向一定方向的膨胀痕迹。在火灾之后,应该综合考虑外部因素的影响。例如火灾的扑救方法,外部风况等等。比如,在实际的救火过程中,必须保证火灾第一时间被扑灭,很难去保护周围的环境,再利用高压水枪救火、疏散救援过程中,往往也会导致周围环境的损坏,并留有一定的痕迹。这是在救援过程中,将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目标的原因,所以在火灾痕迹检定的过程中也是应当考虑的因素。

1.3 火灾痕迹的取证 另外,火灾发生后,调查人员应迅速进入火场,对火情进行科学调查。对火灾痕迹进行提取,首先要提取并保存有较强火灾痕迹的物证。在回收放火工具及引燃物时,应当戴上白手套,避免对证物造成不必要的损坏,保证其说服性。在火灾现场,为了防止证据遭到二次破坏,必须注意保存和接触安全。如果调查人员所提取的火灾痕迹为液体材料,则应将物证保存在合适的取样瓶中,并立即密封。布料、木片等固体材料,取样后装瓶密封带走。为了进行气体痕迹的科学调查,必须使用科学的气体收集器,并在采集过程中保存部分气体,然后取样。在进行火灾调查时,对提取的物证物证,应当妥善保存,并做好详细的科学调查和调查记录,注明当事人姓名、提取情况、提取时间、物证持有人的证物信息,有关人员应当核对并签字确认。

2 火灾痕迹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的应用

2.1 烟熏痕迹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的应用 针对起火位置多为烟熏痕迹面积大且浓密的特点,利用浓烟径可快速发现火灾地点及燃烧点。如墙壁上有V形烟痕,则烟痕底部的位置可确定为燃烧点。与此同时,随着火灾持续发展变化,烟气随气流不断流动。根据烟雾的轨迹,可以判断出火势向哪个方向蔓延。一般而言,火灾蔓延方向与烟气流动方向是一致的,这为今后火灾蔓延方向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参考。第一种是直接接触烟雾产生的物体表面,轨迹均匀。物体背面与烟气的接触是被动的,因此相对于物体表面形成的烟熏痕迹要晚,且痕迹的面积较小、颜色也较浅。这也是火灾蔓延的重要物证。由于火源形态的不同,燃烧痕迹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可以根据火源形态来判断火源形态。按照火源形式的不同,火灾按其特征和痕迹可大致分为明火着火、爆炸着火和暗着火三类。一般而言,暗着火具有烟气多的特点,明火着火烟气少,爆炸着火烟气更少的特点。科学地分析火迹的变化规律,对火灾地点、火形进行判断,是火灾调查的有效方法。

2.2 木材燃烧痕迹在火灾调查中的应用 首先通过木材的燃烧痕迹来确定火势的位置和蔓延方向。按照热传导规律,物体离燃点越近,燃烧程度越严重。反之,离燃点越远,燃烧的程度越小。并且能够帮助检测人员确定燃烧点。燃烧点可以根据木材的烧痕和炭化痕迹来确定。举例来说,如果火场就是V型的。V型的底部位置是起始点。依据试验结果,确定了点火点的燃烧温度及时间。由于木材在燃烧过程中的炭化度和表面性质不同,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经过现场细致的调查与测量,获得了较为精确的燃烧温度与燃烧时间,并找出了最大温度位置和燃点。

2.3 玻璃损坏痕迹在火灾调查中的应用 根据玻璃上的破损痕迹,可以清楚地判断出玻璃损坏的原因。根据现场调查,玻璃损坏的原因可分为机械外力和火灾两大类。一般情况下,受机械力破坏后,玻璃会产生明显的径向裂纹,并产生许多尖刀状的碎片,边缘也比较平整。破碎玻璃量较小时,碎玻璃量大时,表面多呈枝晶,表面多呈龟甲状,边缘多呈圆形。根据玻璃上的损伤痕迹,可以判断出火势的大小。火场上,火势很大,燃烧很快,玻璃一般有裂纹痕迹,但很小;在中火的情况下,玻璃一般会破裂,但大多数仍然在框架内;如果火烧得不够快,玻璃会软化。火势的温度可以通过碎玻璃的痕迹来判断。由于火场温度的不同,在火场勘察中,玻璃会有不同程度的软化熔痕。一般来说,玻璃温度在790℃―870℃,边缘比较光滑,在1100℃―1300℃,玻璃有明显的熔点。

2.4 倒塌痕迹在火灾调查中的应用 火灾发生后,建筑构件和构件受到高温的影响,失去原有的平衡状态,根据重力方向发生位移、转动或损坏,在新的位置留下痕迹重建稳定状态的现象,我们称之为火灾现场坍塌、坠落痕迹。在建筑物中,火灾破坏的主要位置和程度是决定建筑物及其构件位置的决定性因素。尽管崩塌形态和沉积状态各不相同,但都具有一定的客观规律,都指向燃烧点的方向。举例来说,离火越近,物体首先会被破坏,破碎,变形,失去平衡,倒向失重的一侧。因此,可利用塌落体的方位和位置确定火点的方位。

3 结语

火灾痕迹是火灾事故调查中最常用、最有效的辅助手段和关键要素,也是火灾事故调查员掌握火灾情况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应用中起着重要作用。火灾痕迹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能够为火情检定提供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物证火势火场
“演员中心制”戏剧始于北宋的新物证
中华戏曲(2020年1期)2020-02-12 02:28:14
基于无人机进行火场搜救设备的研究设计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0
试论物证在烟草行政处罚中的适用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52
火势造英雄
传媒评论(2017年8期)2017-11-08 01:48:04
原野侦探课 第三节 关键物证
前方火灾,超人出动!
油也能灭火
是谁拿走了重要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