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涛涛
陕西涌鑫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 榆林 719000
由于煤矿生产作业的特殊性,使得在煤矿生产的诸多环节都可能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如果缺乏相应的安全防护,极易造成各种的生产事故。根据有关生产经验,瓦斯泄露、煤尘爆炸、火灾、透水等都是煤矿生产中频繁出现的事故,在这些事故发生以后,煤矿企业将面临着整顿停产的风险。因此,各个煤矿企业如果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切实做好“一通三防”工作,通过相应的安全管理与防护来消除和降低煤矿生产中的危险因素,创造相对良好的作业环境。
开采过程的安全性是保证社会稳定性的关键条件。近些年,国家出台了众多政策,均是为了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防范一味的追求效益而忽略安全生产的现象出现。李克强总理还曾指出,必须重视人们的生命安全,将预防工作作为重点工作,联合治理原因与现象,良好的贯彻与加强安全生产的主体观念。安全生产的目的是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与生产安全,同样可以保证社会稳定。所有矿井开采单位与施工工作者需期望施工过程的安全性,施工过程的安全性与开采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息息相关。若是施工环境安全性较低,则会影响施工效率,降低公司的经济收益。必须重点关注开采过程的安全性,进而从整体上提高矿井公司的安全管理能力,从而保证矿井单位长远的进步,确保能够持续的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由“一通三防”问题引起的事故概率较高,造成的危害较大,占比大约为80%。“一通三防”依然是造成矿井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其为矿井安全管控工作的重点。必须保证“一通三防”开展效果,良好的处理“一通三防”问题的发生,提升矿井开采过程的安全性。
2.1 完善“一通三防”监督机制 针对当前“一通三防”实际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管控不到位的现象,在后期防护阶段,需要注意的是进行监督管理。在后期防护阶段,制定科学和高效的管理形式,起到规范化管理的作用。在监督阶段,让煤矿企业以及施工基地等实现安全化管理,采取的是责任互联的形式,严格对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必要的情况下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要求实施,此外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执行能力,做好各项设备的检查工作,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勤于检查设备,便于发现隐患后及时处理。在监督管理的阶段,结合本企业的当前发展情况,完善现有的监督机制,进行管理系统的更新,此外明确各个安全管理环节人员的能力,分配好每一个员工的工作,例如通风和防尘等,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实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此外对“一通三防”的安全设备进行完善,适当的增加资金投入,将更多好的设备应用到实践中,对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安全检查。
2.2 “一通三防”人员教育 如果要保障“一通三防”在煤矿生产中的有效性,各个煤矿企业在日常的生产工作中,必须要切实加强“一通三防”人员教育,通过开展人员教育来提升全员的“一通三防”意识,使得全体人员都能够积极参与到“一通三防”的工作中来。整个煤矿生产流程复杂,其生产中涉及的技术要点非常多,每项技术性工作都需要由专门的人员来完成,这就要求在煤矿企业的生产工作中,必须要切实加强人员教育。各个煤矿企业都需要结合自身的生产现状,构建完善的“一通三防”学习教育机制,定期组织相关部门、人员来进行“一通三防”的学习,通过学习和培训来提升“一通三防”意识,在最终的培训结束以后,还需要开展严格的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来评估培训的有效性,形成“技能比赛”“以考促学”“以赛促学”的教育培训机制,提高煤矿全员参与“一通三防”培训的自觉性。
2.3 优化粉尘治理工作 针对粉尘处理期间必须保证排尘、减尘、降尘以及捕尘效果。减尘作为煤矿防尘工作的重点操作,在施工期间需要尽量的减少矿井各个施工区域的矿尘数量,减少矿尘带来的影响。通常条件下,管理工作者能够选择水封爆破或者预湿注水方法展开减尘。矿井矿尘处理期间水幕降尘是效果比较显著的方法,应用此方式期间必须关注煤矿平时的维护和水幕生产,从而提升降尘效果。此外必须按时安排有关的工作者针对矿尘堆积的位置展开清洁,加强此位置矿尘管控和处理。开展捕尘工作期间,需要把所有矿尘集中到一处,之后进行治理,能够采用错喷除尘设备或者湿式除尘设备。在除尘期间能够借助自然风将矿尘释放到矿井外部,不过开展配风操作期间必须关注风速的大小。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对煤矿资源的需求也在增加,同时也加大了煤矿开采工作的难度,为了保证煤矿日常的安全生产,提高煤矿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煤矿资源的质量,就需要有效应用“一通三防”技术,为煤矿开采提供有效的安全、效率以及质量保证,强化“一通三防”技术,实时优化改进“一通三防”技术,加强“一通三防”技术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以及推广,从而促进煤矿矿井的安全生产,发挥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煤矿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