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山林
四川省古叙煤田观沙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 泸州 646505
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对煤炭等能源的需求量持续旺盛,加大了煤矿企业的煤炭资源开采作业压力。众所周知,煤矿井下作业环境恶劣且危险性大,尤其瓦斯爆炸灾害具有较高的危害性,各类地质灾害的治理难度大,容易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即便是在开采任务完成和矿山闭坑之后也难以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可能出现地面沉降、裂缝和塌陷等问题,还会引发崩塌和滑坡等灾害。因此就需要分析引发各种地质灾害的原因并研究和落实相应的防治策略。
2.1 山体滑坡 由于煤矿开采作业会改变山体原有的坡度和平衡力,增加出现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而此类灾害通常会动辄造成上亿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人员伤亡危害,严重影响煤矿企业的正常运营并威胁施工人员、周边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2.2 地面下沉和塌陷 在煤矿开采作业中会改变和破坏开采区中围岩的初始应力场,导致开采区中出现岩石破碎和断落现象,这就会引发岩石位移问题。在此开采区中如果抽排水作业不加以限制,会严重改变地下水的分布情况,加大水力坡并由此引发大面积的开采区漏斗现象,这就会导致地表塌陷问题,严重威胁作业人员和周边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3 瓦斯突出 瓦斯通常在煤层缝隙中以游离状态存在,或者是在封闭的系统中存在。在煤矿开采作业中对煤层造成采掘破坏时,会将上述煤层缝隙或者封闭系统中的瓦斯释放出来。而瓦斯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易于扩散、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的气体,在聚集到一定程度并遇到火花或者高温因素会发生火灾或引发爆炸,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危害。
2.4 矿井突水 在煤矿采掘作业中,如果遇到暴雨或山洪影响,受到江河、湖水以及地下水等因素的制约,一旦出现岩石裂隙或断层问题,导致大量水涌入矿井中且难以及时排出,就会导致将井巷淹没,威胁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同时对资源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煤矿地质灾害治理是确保矿山开采安全性的关键手段,但是针对治理经验不足以及地质灾害遇见性差等特点,不同开采地质条件中的安全隐患也存在较大差异,而且安全隐患会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加之煤矿开采过程中会改变地表形态,在外力的影响下出现崩塌和滑坡灾害概率随之增加。同时,此类灾害的发生时间无法准确确定,在开采期间和开采完成之后都有可能发生,甚至会在复垦时出现地陷问题,造成严重的危害。
在长时间的煤矿开采作业中,如果没有详细分析诱发各种地质灾害的因素并加以把控,提前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加之在开采作业中采取错误的地质灾害防治方式,没有及时回填回采区或者出现违规操作现象,没有详细掌握开采地区的地质条件,都可能会引发各种地质灾害。此外,如果没有做好井下通风管理工作,容易由于瓦斯等有毒有害气体的集聚而引发火灾或爆炸等事故,威胁作业人员生命安全。
4.1 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煤矿开采作业人员是煤矿地质灾害的主要危害对象,也是开展煤矿开采作业的主体。为了预防地质灾害对作业人员所产生的危害,需要提高对煤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视,加大对员工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基于实际案例,在专项安全会议中分析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以及预防和应对措施,提升员工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同时也规范自身行为,保护自己和他人,避免受到地质灾害的危害,确保在地质灾害发生时,可以正确处理,最大化降低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4.2 制定科学的煤矿开采方案 针对煤矿具体特点,遵循自然规律,在开采之前详细掌握矿区地质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煤矿开采方案。通过科学的开采方案和手段,可以预防各类地质环境问题,保证地质环境的稳定性,降低出现各类地质灾害的概率,科学规划开采地区,尽量避开人口密集区域,尽量降低地质灾害所造成的危害。针对可能会出现的各类地质灾害,应提前部署,做好开采防护工作,结合地质活力规律和具体地质构造,选择正确的施工方式并制定相应的灾害预防策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开采环境和地质条件等情况,在详细勘察之后制定因地制宜的科学开采计划和防治方案,保证开采作业和防治工作的科学性。
4.3 加强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煤矿开采作业中的管理重点,这不仅需要在开采作业之前结合勘察资料制定科学、合理的开采作业方案,还应要做好对开采作业人员的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工作,提升其开采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此外,还需要正确操作和维护先进工程设备,加强对开采技术的管理与控制,减少对煤层的破坏 ,降低出现地质灾害的概率,提升煤矿开采的安全性。
4.4 完善通风系统 针对煤矿井下的瓦斯气体以及其他粉尘等,通过完善的通风系统的布置可以及时将地面的新鲜空气输送到井下,供作业人员所需,同时也及时将井下的含有瓦斯和粉尘的气体排出井外,避免在井下出现瓦斯或其他有毒有害气体的聚集问题,破坏引发瓦斯爆炸等事故的必要条件,避免火灾或爆炸事故的发生。
煤矿开采作业中,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是管理工作的重点,也是开展煤矿开采作业的前提。基于各类煤矿地质灾害的表现以及对正常生产和人员带来的威胁,应加强煤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采取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地质灾害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