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2021-08-10 12:49:59张金玲韩晓燕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预设建构教材

张金玲 韩晓燕

青州市圣水学校 山东 青州 262500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随着新课改的实施,社会对初中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只有建构高效的初中课堂教学模式,才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和学习效果。下面,笔者主要对如何建构高效的初中课堂教学模式问题进行了简要地分析。

1 初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意义

1.1 初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可以活跃教学的气氛 “灌输——接受”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高效课堂渗透了新思想,学生可以在教学课堂上积极发言、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谈收获与聊感想。“高效课堂”使学生在“想中学”、“看中学”、“听中学”,真正凸显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学生切实变成了教学课堂的主人。并且通过高效的师生、生生互动沟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教师在教学课堂上重视学生的一切以及一切学生,教师仅仅属于课堂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1]。

1.2 初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提升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 高效课堂的建构提升了学生的表演技能、写作技能、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真正提升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

2 初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对教师能力的要求

2.1 较高的课堂导学能力 高效课堂中的教师非常重视学生在教学课堂上的所感所悟、所想所思、所做所为,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有利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时机,学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板书可能由学生来写、概括可能由学生来讲,然而其依旧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课堂导学能力。

2.2 准确把控教材的能力 高效课堂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活动势必生成一系列的问题,这要求教师储备丰富的有关课程知识,不可仅仅限制在教材上,教师并非一味地“教教材”,而是需要懂得如何“用教材”[2]。

2.3 较高的课堂管理能力 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并且维护课堂的纪律性,即让学生的学习在“热热闹闹”中有条不紊的开展,这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课堂管理能力。

2.4 灵活的课堂把控能力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需要教师打破固定教学组织流程的束缚,提高教学的弹性,因此这要求教师具备课堂的灵活把控能力。

3 初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策略

3.1 高效备课、实现预设生成的统一 作为一门初中教师,其在备课之前应有效地把控教材内容,力争提高备课的准确性和高效性,积极预设课堂教学。为此,务必清楚编者目的,明确每一节课要求掌握的内容、模块知识在整个学段、整个教材、整体单元中的作用及地位,确保有效把控每一节课知识的难点和重点等。由于教材的编写可能比较片面或缺乏更加完善的内容,因此教师可以摆脱教材的束缚,在教学课堂上引入有关课外素材,从而有效统一课外素材和教材内容,使其彼此完善,提高教学课堂内容的丰富性、框架结构的生动形象性,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并且,教材并非固定不变的,为了尤为高效地开展教学,教师应敢于改造和重组教材知识,真正地实现教材的“活学活用”。

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进行预设,然而并非一成不变,倘若都预设了导入语、过渡语、结束语,或者预设了表情、手势、语气等,那么这并非真正的预设教学,而属于“演戏”[3]。并且,如果太过注重预设教学,那么将适得其反。可以说,预设跟生成彼此联系、互相影响,结合预设可以推动生成,而结合生成可以使预设的目标实现。高效的预设并非随意和盲目的,而是需要遵循梯度性的原则,推动教学逐步向深处开展。实际上,倘若太过注重生成课堂而不重视高效的预设,那么也难以把控教学的时间和推动教学的深入开展。例如,可以在课前首先下发探究表,在教学课堂上教师结合问题难易性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则能够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3.2 提高课堂教学模式的活性 为了建构高效的初中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在“活”上下功夫。具体来讲,一是实施灵活的教学模式,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任务等组织各种教学模式,遵循“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的原则,真正提升教学的灵活性水平。二是保持教学状态的活跃。只要是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和提升能力的课堂,就是一节高效的课堂。为此,教师应将课堂归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提供给学生学习的空间与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主动性。可以让学生概况学习方法、总结学习内容、提出学习问题、制定学习目标。而教师变成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推动学生高效地开展学习活动。与此同时,指导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由此可见,学习方法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给学生营造提问的情境,激励学生敢于提问和发言,启发学生形成疑问和发现问题,提供给学生质疑的空间与时间,让学生随时质疑和发现问题,而质疑问题的过程即是提升思维能力的过程。结合质疑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拓展,真正地从“学会”转变为“会学”[4]。

4 结论

综上所述,“使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这种教学模式的转变逐步推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升级,其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势必具备光明的发展前途,然而过程是曲折的。为此,这需要教师高效备课、实现预设生成的统一,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模式的活性。只有如此,才可以真正建构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实现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预设建构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阿来研究(2021年1期)2021-07-31 07:38:26
教材精读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教材精读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