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可政,张 鹏
(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急诊科,广东 东莞 523320)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颇为常见的急危症之一,具有极高的风险,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1]。如果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患者的致残率、死亡率较高。因而,院前急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担负着挽救患者濒死心肌的重任,对预后可以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2]。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笔者医院急诊科出诊的6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符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3]相关诊断标准,排除近期使用研究药物、心脏骤停或死亡者等,在取得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后开展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42~69岁,平均(57.25±3.79)岁。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41~69岁,平均(57.16±3.83)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P>0.05)。
所有患者均予以氧疗、建立静脉通道、控制血压、镇痛等常规急救措施。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嚼服300mg阿司匹林(国药准字J20130078,Bayer Healthcare Company Ltd.生产)进行院前急救。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嚼服180mg替格瑞洛(国药准字J20171077,AstraZeneca AB生产)进行院前急救。两组患者入院后给予进一步的完善检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溶栓等治疗措施。
比较两组患者的院前急救成功率、入院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心功能指标之间的差异。院前急救成功的判断标准:患者在治疗2h后,心电图ST抬高等异常改变恢复,心肌酶谱回落,胸痛明显缓解,心律逐渐恢复正常。
运用SPSS 17.0进行t或χ2检验分析,统计学意义以P<0.05确定。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院前急救成功率更高(P<0.05),入院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1。
表1 院前急救成功率与入院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n/%)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入院后的LVESD、LVEDD更低(P<0.05),LVEF水平更高(P<0.05)。见表2。
表2 入院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对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缺血缺氧的时间越长,心肌细胞不可逆性损伤也越严重,及时给予有效干预措施,可以更大程度上降低心肌损伤程度,有利于患者预后和健康恢复[4-5]。
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院前急救成功率更高(P<0.05),笔者认为,长期的临床实践表明,抗血小板治疗是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救的关键所在,能够有效地阻止血栓继续形成。阿司匹林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抗血小板药物,有利于快速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症状,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治疗结局,但单一用药效果并不理想;替格瑞洛作为一种较为新型的血小板聚集抑制药物,能够阻断血小板P2Y12受体、抑制血小板活化,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6];而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的双抗血小板治疗方案,能够很好的起到协同作用[7],从而大幅提高院前急救的成功率。同时,入院后的入院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入院后的LVESD、LVEDD更低(P<0.05),LVEF水平更高(P<0.05)。
笔者认为,进一步说明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显著地改善患者心功能水平,降低心律失常、再发心梗、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