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韩冰 李鹏飞
【摘要】2020年在疫情当下的特殊时期,致使许多课程练习无法完成,不得不采用线上表演课程的方式,改变教师的授课方式与学生的回课方法。但塞翁失马,却展现出了一些比较关键的问题,诸如对一个练习,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唯有如此,才能提高表演教学质量与效率,让学生从心里明白其中的奥秘。
【关键词】线上表演课;观察人物;行动分析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0-089-03
【本文著录格式】薛韩冰,李鹏飞.通过线上课程引发对表演教学的反思与探索[J].中国民族博览,2021,05(10):89-90,97.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中国人回家团圆的脚步,也打乱了新学期表演课的进程与安排,作为一门日常需要多人合作完成作品的学科,为了避免人员聚集,降低风险,不得不选择用单人表演的形式进行远程线上授课、提交音视频资料等方式回课,这直接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内容的实施,更达不到日常教学的目的。在不知所措之时,却意外的引发了对表演教学的反思与发现。
单人表演,表演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每一位演员,对单人表演都有着一种发自肺腑的敬畏,对表演专业的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在与学生们交流中得知,他们对单人表演充满着向往,却又不会去主动尝试进行单人的表演,总觉得自己独自一人站在舞台中央“孤立无援”,丧失了安全感。他们更习惯的是和搭档在一起演绎编篡的故事情节,反而容易忽略了对自身表演能力的提升。因为他们大部分人认为,搭档对他们而言是一个支点,像老人的拐杖一样,能帮助他们更平稳的前行。不得不说,构思故事情节有利于思维的开拓,然而,对表演班的学生来说,如果只注重编篡故事而放弃了探究表演本身,倒是有了点避重就轻的意思。但在疫情当下,无法合作,只能采用单人表演的情况下,他们不得不放弃这个支点,扔掉这跟拐杖,学习独立行走之时,也让我发现了许多之前没有发现或是忽略掉了的问题。
例如:一位低年级的女生在完成观察人物的视频回课,视频只有简短的几分钟,她扮演的是她的奶奶。为了完成这个角色,她跟奶奶在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并在拍摄回课作业的当天,借来并穿上了奶奶的花棉袄,带上了假发,设计了奶奶去眼镜店配老花镜、试老花镜的情节,但是却完成的并不理想。我与她交流时她认为自己的问题在于设置的情节、事件过于简单,没有搭档便没有一波三折的故事可以展示。可是,观察人物练习的目的是为了展示故事情节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正如林洪桐先生在《表演艺术教程》一书中提到,各种练习应有不同的侧重,观察练习不用追求习作的完整性与剧作规律,更应让学员集中精力于表演的训练。
大部分学生在观察人物时总不明白其中的真谛,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又比如:一位学生观察人物选择了集市的卖菜商贩,很认真的体验了卖菜生活,跟随观察的小贩一起卖菜,学习小贩的吆喝与买卖,等到回课的时候,特意准备了各式各样的蔬菜,认认真真的在舞台上卖起了菜,而对“小贩”这个人物角色的把握,却像是张飞绣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最终也只是表演了一种职业,而非一个活灵活现的角色。对此种情况,我也进行了反思:观察人物练习目的是什么?我们到底要观察的是什么呢?
我认为,观察人物的目的,在于尝试在舞台上运用表演的基础元素将生活中的人物再体现,是表演系学生初步学习人物塑造时的训练方法。我们要仔细观察人物的行为动作,举止神态,然后进行模仿、修饰,从而达到脱离自我,塑造角色的目的,使角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将人物形象再体现的步骤划分为:正确的自我感觉—行动—情感—舞台的有机性—再体现。在这里我们要着重强调的便是行动,首先我们尝试着对“行动”进行一个简单的剖析,希望能对表演系學生学习人物塑造有所帮助。这里我们讲的“行动”亦是最直白的行动,而非掺杂了复杂情感后的行动。
行动,亦可拆分为行为和动作。动作是戏剧的根基,也是演员表演的核心元素,在戏剧的三要素中,首先强调的便是动作,因为戏剧是以动作表现思想,而“动作又是捕捉情感的网罟”。所以,观察人物的第一要务便是观察人物的行为动作,更重要的是要找到做这个动作的目的是什么。行为心理学大师约翰·华生也曾在《行为主义》一书中提到:“通过观察他人来了解行为的目的,自己观察自己,得到的只是一些最基本的反应而已。反之,如果你去观察你的邻居的行为,你很快就可以为他的行为给出相应的理由,也可以知道为他提供怎样的情境,可以导致怎样的预期行为。”当然,我们并不需要像行为主义学家那样分析每个行动下的身体内部细微的生理反应,但我们依然要清楚每个行动的成因及目的,然后学会在创作实践过程中运用它们,达到让观众清楚的了解在规定情境制约下完成的行动的目的。再次强调,在这里我们先只分析简单的行动,而不谈论掺杂情感后的行动,因为复杂的情感动作的基础依然是简单的行动。
为了解释其中的奥妙,让我们回到之前的例子,继续指出上面那位女生犯的错误:回课的视频中,她在佩戴老花镜的时候,像带近视镜一样稳稳的戴在眼睛上(她本人近视,表演时带的是自己的近视镜),然后拿起一份报纸,趴的很低,很吃力的在阅读。这一段表演可以说是让她最糊涂的了,她搞不懂自己哪里表现的不对,会让同学们说表演的不行。当然,同学们也无法准确的提出问题的所在,给出的解释更多的是“感觉不对”。那么这位同学的问题出在哪呢?我们还是用行动来解释一下:首先可以明确的是,这位同学并没有仔细观察过她奶奶或者老花眼患者在读书看报时的行动(这一点也得到了她的承认),那也就更谈不上发现这一系列动作的目的了。因为老花眼看近处会困难,所以大部分老人在看书看报时会选择将老花镜“挂”在鼻梁上,既方便低头通过眼睛看清文字,又方便抬头不通过眼镜与人交流。由此可见,一串错误的行为动作,便能给观众带来“感觉不对”,导致你的设计前功尽弃。这也成为学生的一个苦恼,我之后又与这位同学进行了交谈,她认为,自己设计了这样一个行动的目的就在于体现人物的年龄感和性格,因为奶奶岁数大视力不好看不清东西,所以平时要戴老花镜,才去商店买眼镜,这之间的设计符合逻辑,找不到错误,可为什么同学们的评价却不尽其然呢?自己精心设计的行动,在演出时却得不到观众的认可,得到更多的反馈却是“感觉不对”。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那不得不回到“感觉”上来,让我们“感觉”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
“感觉”这个词太模糊了,更何况演员要将设计好的“感觉”准确的传达给观众,那更是难上加难,那我们不妨先从生活中寻找答案。日常生活中,我们都非常的敏感,很多事情我们都会用感觉来解释,天黑了没有灯,独自一人走在路上我们会感觉到害怕;与陌生人第一次交谈,我们就会感觉到他是否友善;好朋友向心仪的对象表白失败而一言不发,我们依旧能感觉到他的沮丧。对这些“感觉”的产生,我们很难说出具体原因,只能用“我觉得”“我感觉到”来解释。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思考,发现有很多时候我们的感觉是来源于发现对象的行动。例如:一名儿童站在蛋糕店的玻璃橱窗前,通过他吞咽口水的动作,我们可以知道他饿了,他在乎的更多的是口味而不是蛋糕的外观;看到他欣喜的手舞足蹈,我们能感觉到他被蛋糕漂亮的外观吸引了,而不在乎蛋糕的味道。我们能产生的这一系列的感觉,全部源于孩子的行为动作。再举一个更加直观的例子:我要塑造一位警官的角色,为了能够更准确的贴近人物,有幸体验了一下警官们的日常生活,跟随两位警官参与了一次巡逻任务。在路边巡逻的时候,忽然一位警官让我观察一个路人,并告诉我这个人有很大的概率是一名小偷。我不知其所以然,便跟随两位警官开始跟踪这个人,亲眼见证了这名小偷作案的全过程,随后这名窃贼便被拘捕了。事后,我很诧异的请教他们:马路上这么多人,你们为什么可以肯定那个人是一名小偷。他们表示他們也不确定,只是感觉像,便决定跟一跟。在我再三追问他们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感觉的时候,他们思索了很久告诉我说:“因为那个人走的很慢,而且不停的东看西看,看不出他要干什么。”已知的是,这两位警官并没有学习什么高超的缉凶手法,更多的是自己的经验与感觉。那么问题来了,是什么样的感觉,能让二位警官在茫茫人海中准确的发现一名窃贼呢?那名窃贼又有什么与众不同的表现呢?后来我仔细的分析了这个问题得出了一个猜想:每个人在路上都有自己的目的,有人是要回家、有人是去上班、有人是要去吃饭……在每一个目的之后,都会产生相应的行为,这每一个行为又是为达到目的而产生的,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行为,是否可以准确的发现行为的目的性呢。如果是,那么换位思考小偷的想法,他的目的便是寻找到好下手的人进行行窃。也正是因为他的行为动作,才让警官感受到了其中的异常。为了印证这个猜想,我用了很长时间蹲守在商场、路边、学校等地方,观察来来往往的行人的表情及行动,分析他们行动的目的,并加以证实,久而久之得出了简单的结论:在日常生活中,在我们没有刻意防备的时候,我们内心的目的,极容易通过外部行为表现出来。当然,这里提到的行动,依旧是人们处于平静时期的行动,而非有复杂情感下的行动,复杂情感下行动的目的,那便需要更深入的分析与发现了。
生活中的行动可以给人带来“感觉”,舞台上亦是如此。美国戏剧家贝克曾说到:“动作是激起观众情感最迅速的手段。”在规定情境下,一个准确的动作的表达,可以胜得过千言万语。那如何能在规定情境下准确的选择行动,展示出行动的目的性,也是一个不小的难题。我想引用行为学对行动的解释,试图给设计的舞台行动找到一种更简洁、准确的表达方法。“我们时刻都在被身体外部和内部的刺激攻击着,在被各种刺激攻击的时候,我们就会做出反应,有反应,我们便会有行动。任何一种有效的刺激都可能引起一个反应,而且所引起的反应会立刻发生。”所以,我们在选择动作、设计动作时,要完成:接收刺激—做出反应—做出行动—完成目的,在这当中,表演“反应”又是我们表演行动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反应时的状态直接影响最后的行为,反应的强烈程度,可以直接表现出受到刺激的强烈程度,例如:鲁贵找四凤要钱,四凤受到的刺激,与周朴园得知鲁侍萍真实身份时受到的刺激,是天差地别的,所表现出的反应,选择的动作,也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另外,这里不得不提及情绪问题,由于个人因素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人物关系的不同、规定情境的不同,受到刺激后表现出的状态不同,出现情绪化的反应,造成情绪化行为也截然不同。这一系列的步骤,也就使我们可以根据剧本中提供的行动推断出角色的反应以及受到刺激的来源,或者根据受到的刺激推测出角色反应后的行动,直至行动结束完成行动的目的。综上所述,在表演过程中,为了达到舞台行动的目的,在设计动作前,可以先选择设计反应。表演反应,既能体现出角色受到刺激的强烈程度,也能表现出受刺激后角色的态度。从而使设计的整套行动所产生的“感觉”准确的表达出来。
演员最终是为观众服务的,所有的技巧与设计都是为了能让角色内心世界外化,由此而让观众产生情愫。演员优秀的行动设计,可以让观众更直观、更明确的感觉到在规定情境下,角色的人物性格与内心世界。但是,不得不提的是,演员的行动设计绝不能是想当然的、虚假的、脱离生活的,没有经过仔细的观察分析,就不明所以照猫画虎,是不可取的。学生在学习时期,不懂其真谛的时候,最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只模仿形却不懂其神。用概念化、简单化的方式设计行动,悲伤就要哭,开心就要笑,生气了就要吵架,只表演最终的结果,而放弃表演整个行动的反应过程,无法将心理活动用行动外化的表演是肤浅的,不饱满的。当然,对演员来说,如何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舞台上,纯靠理论的学习分析是远远不够的,纸上得来终觉浅,更重要的还是需要多进行实践排练,最终引起观众的反响才是重中之重的。
参考文献:
[1]林洪桐.表演艺术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2.
[2][美]约翰·华生著,刘霞译.行为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3]保罗.埃克曼《说谎》新知文库:说谎[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
作者简介:薛韩冰(1994-),男,山东济南,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戏剧语言艺术;李鹏飞(1993-),男,山东济南,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戏剧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