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连灯
摘 要:新时代高校作为“人才摇篮”载体,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中坚力量,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对社会进步的拉动作用与日俱增,服务社会的助推效应日益彰显。历经岁月洗礼和改革积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也已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并打上了独特的“中国烙印”,但培养高质量人才仍是我国新时代高校教育的短板。该文通过分析新时代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影响因素,挖掘存在的问题,针对我国新时代高校实际,吸纳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发展经验,提出新时代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策略。
关键词:新时代 高校 培养 高质量人才 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4(b)-0211-03
Research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AO Liandeng
(Henan Industry and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Zhengzhou, Henan Province, 450053 China)
Abstract: As a carrier of "talent cradle" in the new er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the "backbone force" in training high-quality talents, the "driving engin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pulling effect on social progress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 the "push effect" of social servic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 After years of baptism and reform and accumulation,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has achieved fruitful results, and has already "made its mark" on the international stage, and has been marked with a unique "Chinese brand" , however, the cultivation of high-quality talents is still a weak point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of our country in the new era. By analyzing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ultivation of high-quality talents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of the new era, and digging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view of the reality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of our country in the new era, draw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and development experience at home and abroad, put forward the new era of high-quality personnel train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rategy.
Key Words: New er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raining; High-quality talent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1 新時代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影响因素
人才培养依靠教育,教育发展依托学校。新时代高校作为“人才摇篮”载体,培养高质量人是“时代选择”和“教育呼唤”[1-2]。新时代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主要受办学思路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内部治理结构和顶层设计理念等因素影响。办学思路决定办学走向,是实现办学目标、提炼办学特色的首要因素和决定因素,办学特色是学校历史沉淀的成果,是影响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亮化因素和核心因素,办学思路出现偏差,必然导致“人才产品”残次,办学特色难以为继,高质量人才无从谈起。
2 新时代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存在的问题
2.1 办学思路不够明确,办学特色不够鲜明
我国部分高校办学思路较为狭隘和滞后,亮点不够突出,特色不够鲜明,缺乏整合、提炼和拔高。受国家政策、社会环境和领导意识等多种因素影响,个别高校尤其是个别高等职业院校尚没有形成自己的办学风格,一直随波逐流,核心竞争力不强,人才培养质量令人堪忧。
2.2 人才培养模式陈旧,一流师资较为欠缺
与国外先进教学模式——如德国“双元制”模式、美国和加拿大“CBE”模式、澳大利亚“TAFE”模式等相比,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显得较为陈旧,注重知识灌输,轻视能力塑造,虽然国家倡导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等,但是落实和执行度较差,人才培养质量自然与国外相比具有一定距离。教育部规定高校生师比18∶1为办学合格标准,很多高校都难以达到要求,只能靠聘用兼职教师来填补空缺,而且大多仅仅是名誉挂靠,真实师资数量不足,难以保障教学质量;高校教师整体专业素养、文化素养、科学素养等与一流教师尚有差距,一流师资力量较为欠缺。
2.3 改革创新流于形式,人才市场脱节严重
受传统稳定发展思想影响,有些高校故步自封,缺乏改革创新的意识和勇气,虽然国家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鼓励高校改革创新,但是部分高校对国家文件缺乏详细研究和深度解读,很多改革创新措施可操作性不强,甚至存在流于形式现象,培养的人才存在与市场严重脱节现象。
2.4 治理结构存在漏洞,管理效率急需提升
我国高校内部治理结构设计存在漏洞,行政机构配置不完善,学术机构配置不到位,组织结构层级性较强,缺乏扁平化,管理效率不高;权力分配失衡,部门权力分配不合理,行政权力过大,学术权力受限;行政管理体制、科学研究体制和服务社会体制等不完善,内部治理能力和水平急需提升。
3 新时代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策略
3.1 明确高校办学思路,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和现代化教育发展趋势,准确把握国家高等教育办学导向,着眼于长远发展规划,吸纳借鉴国内外先进办学思想,融入高校自我办学思维和教育考量,加强实地调研与创新,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核心,绘制现代化办学蓝图,明确高校办学思路,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指明方向;坚守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定位“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和“怎么培养人”的三大人才培养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培养高质量人才主要任务,坚持“四个服务”,实施“三全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
3.2 凝练高校办学特色,提升人才培养优势
根据高校办学经验、办学成果和办学理念等,结合新时代教育特点,通过凝练与拔高,真正突出特色,体现办学亮点;规避“大而全”的规模发展,避免盲目“标准化”和“全能化”的同质化培养,以高校自我办学特色和办学风格为航标,以“差异化”彰显特色,提升人才培养优势。
3.3 革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全面培养体系
發挥专业建设委员引领作用,强化人才培养调研与分析,有针对性地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指明教育教学方向;以国家教学标准为基本遵循,针对高校实际和学生层次,科学设置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启用学历证书+职业技能证书制度,融入创新创业和劳动教育,整体设计教学活动和方案;将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列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格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相结合,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的培养。
3.4 强化师资力量建设,打造一流师资队伍
注重从外部引进和内部挖潜人才,尤其是“三高人才(高职称、高学历、高技能)”,优化教师结构,培养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方法技术娴熟和育人水平高超的“灵魂工程师”,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完善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考评制度、科研奖励制度和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等激励机制,提高教学地位,弱化科研占比,激活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动力;鼓励教师“走出去”开拓眼界,引导教师下企业或行业进行实践锻炼,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业务素养和职业素养,打造一流师资队伍,为人才培养注入活力。
3.5 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高等教育理论学习和改革创新政策研读[4],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改革创新能力和实践水平,找不平,补短板,实现弯道超车;深化教材建设改革,鼓励打造精品校本教材和特色教材,借助信息技术和VR技术,构建立体化教材,实现教学资源线下纸质化,线上数字化;深化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改革,利用现代多元媒介及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广“互联网+教育”,革新传统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和项目教学等教学方式,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和理实一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吸引学生眼球,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深化学业考核评价方式改革,完善学生学习过程监测、评价与反馈机制,强化过程考核,创新考核方式,建立多元化学业考核评价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6 注重理论强化实践,拔高人才培养水平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部陈宝生部长的“四个回归”[5-6],真正做到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和回归梦想,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转变科研成果导向,摆正教学为主地位,引导教师重视教学、热爱教学、用心教学,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进而拔高人才培养质量;紧跟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变化,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和知行合一”原则,积极引入现代学徒制等模式,理论实践并重,知识技能并举,校企合作共赢,实现人才与市场零距离链接,培养真正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3.7 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机制
深化高校内部组织机构改革,重构高校内部组织架构,完善机构设置,调整机构职能,科学配备人员,推行高校内部组织机构去行政化和扁平化,提高信息反馈速度和处理效率;借助政府对高校简政放权的契机,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从单向管理向多元共治迈进,积极构建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民主管理与监督权力为一体的内部治理结构,推动“四大权力”协同运行,提高内部治理效能,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入改革高校内部治理体制,积极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不断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订高校章程,引领制度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制度保障。
4 结语
放眼世界高校教育的发展走向,把握我国高等教育的政策导向,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核心定位,对高校教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文化育人等进行全方位通盘考虑,制定战略发展型顶层设计,突出全局性、前瞻性、动态性和科学性,同时对战略发展型顶层设计进行细化和落实,形成战术指导型顶层设计,切实发挥顶层设计的定方位、绘蓝图和指路经的基本功能。结合高校办学思路,融入办学特色,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建构办学远景框架,立足国情校情,切合发展实际,依据办学方向和办学目标,打造系统化、全面化战略构想,突出优势,引领前沿,为新时代高质量人才培养提供战略导航;深挖内部发展潜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激发内涵发展活力,走内涵式扩张之路,以内涵发展促进质量提升;深化体制改革,完善保障措施,提升顶层设计的战略高度,实现管理出质量、师资显水准、特色提内涵,走“有特色、高水平”内涵发展之路,助力高质量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 刘奕.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数码世界,2020(4):24.
[2] 蒋艳.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建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
[3] 石中英.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8(6):9-15.
[4] 汪妍泽.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D].东南大学,2019.
[5] 武丽志,肖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推进“四个回归”的内涵解读与实践观照[J].中国成人教育,2018(23):110-114.
[6] 范丽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