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涛
摘 要:在岱庙雨花道院的西南角有一处建筑遗址—环咏亭基址。此建筑遗址虽然位置偏僻,面积不大,却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曾以四面环刻历代名人题咏和作为乾隆皇帝驻跸之所闻名于世。通过查阅历史文献和图片资料,揭示了环咏亭的创建和发展历程,对其基址进行科学保护,挖掘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对促进泰山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泰安岱庙;环咏亭;历史;文化
0 前言
在岱庙雨花道院的西南角有一处建筑遗址,经考证为环咏亭基址,砖地面、柱础、台基尚存。此建筑遗址虽然位置偏僻,面积不大,却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岱史》《岱览》《泰山志》等均有记载,曾以四面环刻历代名人题咏和作为乾隆皇帝驻跸之所闻名于世。我们通过历史文献记载,结合老照片资料,了解环咏亭的百年沧桑,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环咏亭创建年代无考,最早的历史记载出现在明万历十四年(1586),它历经明万历十四年(1586)、清康熙七年(1668)、清乾隆十二年(1747)的三次维修,建筑形制和功能不断改变,形成较大规模。
1 明代的环咏亭
明代,环咏亭是一个以亭子为中心、四面环以短墙的建筑院落,墙上镶嵌历代名贤题咏,观瞻者可以环绕吟咏。
明万历十四年(1586)的《岱史》卷十一的《查志隆表章韩、范、欧阳诸名贤遗迹议》是环咏亭较早较详的记述:“盖四面垣墙,俱石刻先代名贤题咏,联翩手笔,而亭宇介于其中。瞻顾诸所题咏,若环绕焉,故因以命名也……奈何近岁亭宇久废,尚幸亭之称名存于旧志中。职按旧志而求故址,则彼乡士人绝无知者,转展恣询,延历时日。今幸得其故址,幸四面垣墙石刻依然尚在,只废缺一隅……旧贯可仍,不由新创,而一亭工费为值几何?合无仍其旧址,复构亭宇,仍匾曰‘环咏。而四面垣墙题咏,见存者拂拭之,其一隅废缺者,即将国朝名贤题咏补入而缮完之。”这则史料记录了明万历十四年(1586)对环咏亭的一次大的维修。从中可以看出:早在16世纪的明代,环咏亭已是“古物”,创建于何时不可知,其位置在岱庙的西侧、御香亭的右边。环咏亭不是一个单体的建筑,而是一个建筑组合。它以亭子为中心,在亭子的四面环以短墙,墙上嵌有名人刻石近百通,观瞻者可以环绕吟咏历代名贤的诗文,故称“环咏”。“环咏”既是建筑之名,也显现其建筑的基本形式。环咏亭在明万历十四年(1586)时已废,但四面短墙仍在,只残缺一个角落。于是查志隆等人依循原有的旧制复建,额仍为“环咏”,并将缺失的角落补以当朝名贤的题咏,恢复了环咏亭的原貌。又据明崇祯年间萧协中在《泰山小史》中云:“环咏亭,在东岳庙内,延禧殿后。四周亩余,俱名人石刻砌垣。其间韩琦、蔡襄、范仲淹、欧阳修、石曼卿诸名贤手笔尤称珍贵。”可见,有韩琦、蔡襄、范仲淹,欧阳修、石曼卿诸公题识的种放《会真宫诗》题跋碑是众多环咏亭镶嵌石碑中的精品。
2 清初的环咏亭
清初,历经康熙和乾隆年间两次维修,环咏亭规模不断扩大,尤其在乾隆年间改为皇帝驻跸行宫,形成二进式院落。
据《重修岱庙履历记事》碑中记载,康熙七年(1668)泰安发生大地震,当时岱庙“周围城墙俱已坍塌”,庙内建筑大部分遭到破坏,损失惨重。同年开始“招集木作泥水等匠四百人,分工齐修”,康熙十六年(1677)告成。“……又创经堂五间、配殿两座、环咏亭、鲁班殿。”可见,发生在康熙七年(1668)的大地震对岱庙来说,灾难是空前的,整个大修工程历时10年,汇集了400名能工巧匠,对岱庙古建筑进行了全面整修,环咏亭也在重修之列①。
到了清乾隆十二年(1747),环咏亭的功能有了明显的变化。在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刻本的《泰山道里记》中,有这样的记述:“今上东巡,谒岱庙,四陟岱巅,尝驻跸于此,有御制《环咏亭》诗三首(图1),勒亭壁。①”从记述中可以看出此时的环咏亭已成为乾隆皇帝的驻跸行宫,不再是明时的旧制。原来的重点是题勒名贤的“四面垣墙”,“介于其中”的亭子并不重要,尽管以亭为名,只能算个附属设置。而到了清乾隆年间有了驻跸的功能,显然这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亭子,还有勒诗于“亭壁”,即亭有壁,就应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可知乾隆新拓之的環咏亭,那个位于四面垣墙中的亭子已成为重点,不仅其亭壁有乾隆帝的题刻,还是“驻跸”的地方。在《泰山道里记》所载的岱庙图中,环咏亭已成为皇帝的行宫,前有“宫门”,后有“座落”的标注(图2)。在清嘉庆十三年(1808)刻本的《泰山志》图考中的《岱庙图》中,环咏亭的形式绘制较为明确:环咏亭为两进院落,前为宫门楼,与院墙的南墙组成第一进院。在其南墙的东西两端,各辟一门;第二进院是四面院墙与三间亭屋组成,在北墙上可见镶嵌的石刻。关于清代环咏亭镶嵌石碑,文献上有较多记载,清聂剑光的《泰山道里记》载:“西为环咏亭,四垣嵌历代石刻百余计,种放题跋其尤也。”清孙星衍《泰山石刻记》和唐仲冕《岱览》记载较详,环咏亭碑石合计九十六碣。合种放《会真宫诗》题跋二石,并勒亭之周垣。可见碑刻较为珍贵,且数量较多。
3 清初的环咏亭
清末,环咏亭被用作珍贵文物集中展示和文化教育的场所。
清同治年间,环咏亭内曾陈列过温凉玉圭等珍贵文物。同治五年(1866)四月十五日,据晚清重臣曾国藩在日记中的记载看出:曾国藩酉正年到岱庙,西院有环咏亭,宋元以来的题咏碑环嵌在它周围墙壁间,泰山最早的刻石—秦刻石李斯碑也从山顶移嵌到这里。里面是东岳帝的便殿,陈列着以前所颁法物珍器,中间是乾隆间颁发的镇圭,长1米,厚约0.07米,上为凉玉,下为温玉。
清光绪甲午(1894)春,环咏亭中的珍贵文物—秦刻石却书写了一段失而复得的传奇故事。清光绪时陈代卿《书秦篆拓本后》云:“泰山十字……残石二片,为人盗去,毛蜀云大令命人急捕,盗者知不可藏,弃石而去,仍取嵌环咏亭。”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王价藩在岱庙环咏亭创建、倡办图书社,并与范明枢合力创办劝学所。法国汉学家沙畹于光绪七年(1881)、光绪三十三年(1907)的两次泰山游历,得见环咏亭。清宣统二年(1910)出版发行的《泰山祭礼》一书是沙畹对他两次泰山之行的总结。他是这样叙述环咏亭的:“在延禧殿北,另有两院……第一院便成了一所高等小学,其墙壁全是精雕细刻的石头,这些石头也都是精心镶嵌上的,上面的文字是优美的诗歌和不同朝代名作者的真迹刻制。院内的亭子为环咏亭,象征被诗歌所环绕。”这些文字为我们了解环咏亭提供了重要资料。而1910年,泰安知县俞庆澜为防刻石遭风雨剥蚀,在岱庙环咏亭造石屋一所,将秦泰山刻石的残片、徐宗干的跋和俞庆澜写的序共3块石粘接在一起,碑的尺寸相同,3块石粘在一起,形成一体混合碑体,并将此碑嵌于石屋内,周围加铁栅栏保护。可见环咏亭一直作为官方的重要文物集中保护场所而备受关注。
4 民国十九年,环咏亭遭到破坏被毁
民国初年,环咏亭曾被改为感化院,又改为贫民工厂,后又设教育会。期间尚存大量珍贵碑刻,据民国期间王次通《岱臆·访岱庙环咏亭》称,旧存历代碑刻九十五碣(图3)。可惜在民国十七年(1928),日本侵略军占领济南,国民党山东省政府被迫迁驻泰安,改岱庙为中山市场。民国十九年(1930),环咏亭被拆毁,建旅馆、澡堂,古碑碣大部分凿毁散佚,有的被砸毁充作石料,有的被掩埋地下,有的沦落于附近居民家中,环咏亭石刻遭到前所未有的劫难。
5 新中国成立后,环咏亭遗址和部分重要碑刻重见天日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岱庙工作人员整理残刻集中移置汉柏院者,已不足十之一二。另外,还有零星碑石或者残石存于岱庙库房、雨花道院、百碑墙、东碑廊、遗址基垣等①。著名的汉张衡《四思篇》、魏曹植《飞龙篇》、西晋文学家陆机和南朝诗人谢灵运所赋《泰山吟》、明徐仲麟《泰山》、张衎《登岱篇》、孙璋《登泰山》、戴珊《登岳》、清乾隆《环咏亭》诗碑等20余通碑刻陆续镶嵌于汉柏院东墙和汉柏亭台基上(图4),秦刻石也被移于岱庙东御座院内保护,种放《会真宫诗》题咏的残石3块先后在1997年唐槐院工程和2000年清理文物库房时先后发现,珍贵的《会真宫诗》题跋碑终于得以重见天日。它们都是泰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10月,为恢复岱庙西轴线建筑的历史原貌,泰安市博物馆对雨花道院南侧进行了初步勘查,在此次勘查中发现了环咏亭遗址(图5)。经发掘清理显示,建筑为南北向,面阔3间(1199厘米),进深3间(710厘米),台明东西阔1253厘米,南北深860厘米。在南北两面的中心部位遗有踏道②。
综上所述,岱庙环咏亭虽然现已被毁,仅剩基址,但其沧桑历史仍被人们津津乐道。从环咏亭遗址旁走过,人们仿佛又看到了古代文人墨客争相环绕吟咏的盛景,而其四周环立的珍贵碑刻虽已大部分缺失,幸存者已不在原地,分散在岱庙不同地方,但其丰富的史料价值仍为后人留下了一笔珍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