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聪
【适用话题】真实地表达 共情 保持纯真
在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叶立文看来,黄国平《致谢》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最重要的就是真诚,“他的寒门出身,他为了求学、改变命运付出的全部,这种没有任何矫飾的真诚是让人产生共鸣的先决条件。”重要的还有共情,“其实作为普通人的大多数网友,都有过类似咬牙打拼的经历,黄国平的致谢虽然不能代表所有人,但它可以反映多数普通人的心声——它不是鸡汤,而是来源于真实体验的感悟。”
相较看过很多博士论文的叶立文,《长江文艺评论》副主编蔡家园在第一次看到黄国平《致谢》时先是心酸后是感觉温暖。他提到,之所以网友能收获共鸣,是因为黄国平文字中的经历就像一部浓缩的底层青年奋斗史,“王勃在《滕王阁序》里说‘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黄国平经历苦难,不仅收获了学识,更锻炼了他强大的人格魅力。”
在他看来,黄国平《致谢》引起多方面情感共鸣也要归功于作者的文字表现力,“虽然简洁,但他特别擅长描写细节,比如那只小狗,那口婆婆去世后薄薄的棺材,瓦片漏下的雨水……”细节具有力量,再加上他在文字中无论经历多少困难挫折始终能保持纯真豁达和感恩的心态、学有所成之后想要对社会有所回报的初心,这些朴实的信念也是打动人心的。
虽然不是刻意的散文创作,但从传播的角度来讲,黄国平的《致谢》已经超越了不少文学作品,那它的写作方式对于文学创作有何启发?
蔡家园提到,写作就是要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书写真情实感才有可能打动读者。不过叶立文也从创作角度提到,这篇《致谢》跟文学创作关系不大,“我们其实也天天在号召创作的真诚,但真诚只是情感上的真诚,文学毕竟是虚构的艺术,还是要通过故事、人物,通过我们都熟悉的文学元素去把故事讲好,光有真情实感,不一定能成为好的作家。”
(摘自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