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婷郡
摘 要: 结合班杜拉三元交互决定论,联系新课程改革提出的相关要求,从相对于传统小学德育存在的“知识化”倾向,创造“情境化”“生活化”的德育环境,在个体道德品质(P)、道德行为(B)、德育环境(E)三者交互作用的条件与影响中,优化小学德育目标、内容和方式,实现小学生道德知、情、行、意的统一发展。
关键词: 三元交互 德育
习近平同志在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立德树人,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1]。
小学阶段的德育对于小学生个体品德的形成与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与深远影响。思想道德教育是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方面协调发展的过程与结果,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本文从小学阶段德育存在的问题出发,基于班杜拉的三元交互决定理论,优化小学德育目标、内容、方式,促进小学生个体道德品质、道德行为及德育环境三者间形成有效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一、班杜拉三元交互决定理论
班杜拉认为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是环境的产物,人们可以在自我选择与创造中对环境进行改造,就是说人们是环境的制造者,即任何有机体观察学习的过程都是在个体、环境和行为三者相互作用下发生的[2]。班杜拉主张的三元交互决定论包含P(个体)、B(行为)、E(环境)三大组成部分,三者之间产生的交互影响力及作用模式,在不同的个体、活动或情境中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3](52-55,90)。
(一)P-B主体因素与行为之间的双向交互作用关系
人的主体因素(P)包括信念、期望、自我概念等认知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支配、引导并决定外化的行为表现(B);行为及所带来的结果会反馈于主体,即反作用于主体各项因素,如思维及情绪反应等,可见两者之间具有双向的交互决定关系[3]。
品德的形成依赖于学生将掌握的道德认知践行于行为之中,在道德行为的多次表现及养成的行为习惯中,形成对于道德行为的态度与认同,即道德情感;在履行道德义务时表现出的克服困难、进行抉择的自觉与坚持,即道德意志的形成,可见主体因素与行为两者的交互作用不容忽视。
(二)E-P环境与主体之间的双向交互作用关系
蒙台梭利指出秩序对儿童是一种内在的需要,幼时获得的秩序感可以使他认识到每件物品在环境中的相对位置,让他记住每件物品应该在什么合适位置,才能更好地掌控物品,内心才会平和,才能更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相反,如果成人的一些行为举动破坏或阻碍了儿童敏感期内的活动,或改变了儿童已经适应并习惯的环境,就会出现心理紊乱现象,表示出成人很反感的“发脾气”状态[4]。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实践共同体文化适应的进程[5],充分肯定了文化和社会情境在儿童认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到了上学的年龄,从幼儿园开始,我们与外界接触最多的便是学校,学校办学理念、校园文化、课堂生态等对于个体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对于某门学科的认识、对于学习的看法、学习方式的养成等都受学校环境的影响,学校环境更多地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如课程改革、文化传统等。联系本文提及的小学德育环境,包括德育课程、德育目標、德育教学方式等,对于个体及小学生群体的品德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三)B-E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双向交互作用关系
儿童的成长受到身体与心理的共同影响,是在各种活动的参与中发展起来的,其中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感官对于外界刺激的收集[4]。
以课堂教学为例,简要说明个体、行为、环境三者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教师讲课时,学生会思考教师所教的内容(环境—个体认知);如果学生不理解某内容,就会进行提问(个体认知—行为);学生提问后,教师会复述这一内容或以另一种方式讲解(行为—环境)。
在小学德育过程中,仍有部分学校德育环境有重视知识倾向。不可否认的是,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和行为的基础,也可以说是整个个体品德乃至人格的基础,但品德的形成并非仅仅靠掌握道德知识实现,存在知识倾向的德育环境很难引起个体行为上的自觉表现。
在分析个体、行为、环境每两者的关系时,可以发现都与第三者有着紧密的联系,三者虽是独立的,但是人的发展是三者持续不断地相互作用而发生的,需要综合考虑这三方面,有助于我们对个体各方面的发展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有助于我们发现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本文将借助班杜拉的三元交互决定论,基于小学德育现状存在的问题,从个体、行为和环境三大方面的交互作用,依据课程标准对小学德育课程的新思想,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方式三大部分与传统德育进行比较,分析新课程改革下的创新带来的效果与影响,对教师教学提出相应的建议,优化小学德育,促进小学生品德的形成。
二、优化小学德育的目标、内容和方式
小学德育领域已有不少研究,有相对于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的研究,有对于提高德育课堂有效性的思考与讨论,也有对德育课程本身的评析等,都肯定了小学德育在个体品德形成中的重要地位。从存在的问题出发,对提高德育课堂有效性、发挥小学德育的课程价值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
我国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1)德育内容未与时代发展步伐相一致,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2)教师德育理念落后,重道德知识与理论传授,对于学生个体道德情感体验关注不够,忽视学生外化的道德行为及内在道德意志的形成。本文以目前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联系新课程改革,借助班杜拉的三元交互决定理论,在小学生个体道德品质(P)、道德行为(B)、德育环境(E)三方面的交互作用与影响中,初步探讨小学德育现状的优化措施。
小学思想品德课应转变传授—接受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倡导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即德育环境以学生为主体,德育内容以真实的、贴近学生的社会和生活情境为支撑,实现师生有效对话、情境化、探究式的学习模式。
从小学德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出发,借助三元交互决定论,分析个体道德品质(P)、道德行为(B)与德育环境(E)三者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本文着重关注德育环境(E)对于个体道德品质(P)及道德行为(B)的作用与影响。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从德育目标、德育方式及德育内容方面对教师教学的更新提出建议,优化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小学生品德的形成。其中需要指出的是:
1.本文以小学生为研究对象,个体品德是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方面共同提升与作用的结果,本文更多强调的是个体道德情感的体验与道德意志。
2.德育环境主要指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整个教学过程,理解并把握住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与新标准,在与传统德育教学模式的比较中,从目标、内容、方式三方面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为解决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定的见解,突出个体品德四方面的协调、统一发展,发挥小学德育课程的基础性作用,创造“情境化”“生活化”的小学德育环境,为小学生品德的形成打好基础。三者关系如以下图式:
2001年10月17日教育部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明确提出,提高对小学思想品德课的重视程度,更新教育观念[6]。
(一)德育目标优化
新课程标准重视学生主体作用,将课堂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勇于提问、敢于质疑,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对于传统德育环境是一个改变、一个进步。
结合班杜拉的三元交互决定论,在传统“知识化”的德育环境(E)下,重视对于个体道德知识的培养,是德育环境(E)对个体道德品质(P)的单向作用,且仅仅涉及道德品质(P)中的一个要素,因而学生将德育课程理解为道德规范与行为要求的文本陈述,导致学生知与行脱节,道德品质(P)与道德行为(B)间无法形成联结,带来的是个体对于德育环境的反感情绪,德育环境缺少生命力和精神力。
与之不同的是,新课程改革致力于改变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突出形成学生学习上的积极主动,学习不应只停留在知识的掌握上,还应该广泛联系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将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应逐步形成重视“情境化”的德育环境(E),改变传统德育环境的“知识化”倾向,对于个体道德品质(P)的培养涉及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道德意志四方面的综合作用,教师应把握课改要求,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目标,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情境中学习,实现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的统一,教师的职责在于让“情境化”的德育环境对于小学生品德的形成真正发挥重要作用;促进个体道德品质(P)四方面的整合发展,调动个体参与德育课程的积极主动性,改变以往沉默、乏味的传统德育环境,变为学生“大胆提问”“主动寻求答案”的生动活泼、师生双向交流的新型德育环境(E);两者实现交互作用的直接表现为外显的道德行为(B),学生乐于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实现知行合一,伴随着积极主动的学习情绪,建立个体道德品质(P)、道德行为(B)、德育环境(E)三者的交互作用体系。
(二)德育内容优化
新课程改革丰富教材内容、优化结构,如加强文明礼貌、关心他人的教育,增加与他人交流、讨论等内容[6]。
新课程对于以往传统德育课堂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教学内容联系实际、注重实用,教学方式多样化,由“重教轻学”向“儿童中心”转变等,在社会大背景下对于基础教育的改革,对于学校德育环境、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和以往的教材对比,新教材字体放大、图画增加、难度降低,更多地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较多地以儿童间的对话展开,教师应把握住教材特点,利用好教材这一教学工具,多考虑将教育内容与学生日常喜欢的事物或活动相联系,人为地设置一些“生活化的情境”。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系列转变应与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步调相一致,课堂上不是教师一个人说个不停,而应把时间与空间留给学生。
结合班杜拉的三元交互决定理论,新课程改革下的教育内容从学生主体出发,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更加符合小学生的认知与心理发展特点,在德育课堂上,教师应多以轻松、愉悦的对话展开学习,教育内容的转变为实现“生活化”的德育环境(E)提供了可能性,让学生产生知识源于生活,并践行于生活的意识,德育并非以掌握知识为目的,并非以做对或做错多少题目为评判标准,而在于个体内在道德的自发性与主动性,在于形成态度与认同的道德情感及自觉与坚持的道德意志,并乐于并积极地将所学转化为所做(B),形成全面而和谐的道德品质(P),为强化“生活化”德育环境(E)的有效性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德育方式优化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善,让教育紧跟时代发展,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方式。突出强调社会实践活动在德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完善德育评价体系,着重对个体道德行为表现与实践能力的评价,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可采用情境化教学、学科渗透式教学等策略,要求教师在明确学科特点的同时,对于教材内容多加分析与解读,把握德育融入的内容与方式,挖掘学科学习中的“隐性”德育内容,将德育贯穿于学生的各个方面。
以新课程标准对于个体道德品质(P)、道德行为(B)、德育环境(E)三者间的交互作用体系提出的相应要求为依据,优化小学德育目标、内容及方式,为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模式提供指导,实现个体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及道德意志四方面的协调发展、知行合一,为小学生品德的形成打好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N].新华社,2018-09-10.
[2]陳英和.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姜兆萍,张海滨.试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与人的发展[J].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003(02).
[4]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
[5]王文静.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探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
[6]教育部.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