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
“糊”,来源于英语“flop”,常常用来形容流量人物人气流失、大红降温的状态。在当下的网络词汇中,可谓一个非常信达雅的译法。最近堪称“糊”掉的,非吴亦凡莫属了。从女粉丝都某竹“细节放料”引爆舆论,到双方就“诈骗”打起嘴仗,再到北京警方通报案件细节,可谓一波三折且余波未了。吴亦凡的形象,在这一波有真有假的“锤”中,一败涂地。
吴亦凡事件,首先是一个法律问题。北京警方已经做出详细调查,横刀插入搅浑水的骗子也已被刑拘;而网民举报的吴亦凡“多次诱骗年轻女性发生性关系”及网络爆料的有关行为,警方仍在调查中,也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处理。如若有“违背被害人的意愿,与被害人发生关系”或者“与未成年人发生关系”等行为,无论他是哪国人、也无论他有多少流量,肯定都是难逃囹圄的。
不过,不管接下来的法律走向如何,吴亦凡事件也必然是一个道德事件、价值事件。这一方面体现在,流量人物的言行举止不仅需要符合公序良俗,更有成为表率的义务。吴亦凡即便没有违法,但种种有违于道德规范的做法,也难免让其“社会性死亡”。另一方面,公众在“吃瓜”过程中,也进一步明确了相应的道德共识,不管是追求真相、同情弱者,还是尊重法治、保护人权,这届网友都担起了公民的社会责任。
一个更有趣的视角在于,站在整个社会的层面,该如何理解吴亦凡事件?此事之中,不管是所谓“挑选女主角”的聚会,还是居中周旋“两头吃”的骗局,这些在普通人眼中基本是劣质网剧中才能看到的蹩脚内容,居然就这么真实地写在了警方的通报里。谁能想得到这是鲜衣怒马、锦衣玉食的流量人物身上发生的事?从这个角度看,所谓流量人物,很大程度上其实是一个虚妄的存在,他们出现在照片中、屏幕上、公号里、舆论中,有关他们的一切都可以塑造,变成一个大的“故事”。流量人物这个身份,如果作为一种消费品,与一个昂贵包包、一身大牌服饰,在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
也正因此,在流量人物身上寄托太多人格的想象,也就成了一种虚妄。他们可以有娱乐价值、商业价值,但很难有道德价值、社会价值。然而,因为知名度、曝光量,流量人物又难免在公众精神上、价值上产生较大影响。这便构成了一组矛盾。所以,一方面要加强对流量人物的道德约束,让他们即便不能成为表率,也至少能保证“不越界”;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就是给流量人物“祛魅”,祛除掉他们身上因为晕圈效应而带来的光环,让他们回归本分本职,让所谓的“流量文化”更健康。同时,也要在社会上、生活中树立更多真正的道德偶像、价值偶像,打造时代心灵的天际线。
当然,脱掉“皇帝的新装”,流量人物也要吃喝拉撒,也有七情六欲,他们的权利需要保障、尊严应该尊重。不过,他们也需要更好自持,不能因为种种光环,就真把自己当成“商品”,进而又把周边的人与事也“物化”掉。吴亦凡與都某竹的恩怨,以及其在2016年的类似丑闻,也都隐隐透出同样的倾向:把感情物化,对周边的人与事以工具人视之,即便触犯法律、有损道德也无所谓。其结果,只是在流量的外套之下,徒留一具空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