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启夏
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古书亦作子赣,春秋时期卫国人。他十七岁拜孔子为师,是孔门十哲之一,也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他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担任过卫国和鲁国的宰相,齐国的大夫。在《论语》一书中,若以每则出现名字算作一次,不重复计算,与子贡有关的记载达38条,其数量仅次于子路。我们以《论语》为底本,分析子贡的形象。
一、巧言善辩
孔子的学生各有所长,《先进篇》中言,“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子贡在言语上表现最为突出,以巧言善辩著称,可以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先言他物,以得所需之答,以解心中之惑
《述而篇》中,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子贡清楚卫君的行为是不符合礼仪和道义的,但是君子在一个国家里生活,不可以非议其大夫,更加不可以议论其国君。因此,子贡从反面以兄弟让国的伯夷、叔齐设问,探知孔子对他们的态度,便可推断出孔子对于卫君的态度是不赞成的。
《子罕篇》中,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子贡看似在问如何对待美玉,实际上是想问孔子对于仕途的态度。孔子的回答解开了子贡的疑惑,他肯定美玉一定是要卖掉的,但不是求人买,而是等待一个识货的商人。从其回答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自己的要求,正如《四书章句集注》里,范氏曰:“君子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必不枉道以从人,衔玉而求售也”。真正的君子自然是要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但要等待一个识得人才的君主。
(二)形象设喻,捍卫夫子地位,反讽无知大夫
《子张篇》中,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叔孙武叔是当时鲁国的大夫,他说的这话,既是捧子贡又是踩孔子。作为孔子的得意弟子,子贡当然不允许别人在朝堂上质疑夫子的地位,因此巧妙设喻。他把才能德行比作宫墙,自己的宫墙不过只有肩膀这么高,因此大部分人都可以窥见房屋里面的美好。而孔子的宫墙却有几丈高,里面宗庙的华美,房舍的繁多,不得其门者,在外根本无法看到。子贡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表明了自己与夫子之间的差距,同时也反讽了叔孙武叔不仅看不到夫子的才能德行,更是连门道都没有摸到。
二、勤思好问
(一)问得广:子贡问的内容非常广泛
子贡不仅专注于自身内在修养的提高:如《为政篇》中他向孔子问如何成为君子,在《阳货篇》又进而问“君子亦有恶乎?”这样即可知道作为君子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具体内容,可谓是思之深而问之广!又如《卫灵公篇》中,子贡问为仁,一般弟子大多直接问仁,而子贡可能已经对于仁有更深刻的认识,已经由“是什么”上升到“怎么做”。他由具体问题上升到一般性的问题,如《卫灵公》中,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书章句集注》中尹氏便赞赏道:“学贵于知要。子贡之问,可谓知要矣。孔子告以求仁之方也。”
子贡还把视野放在更加广阔的外在世界。他关心天下大事,思考政治事件:如《宪问篇》中,他就管仲辅佐齐桓公一事向孔子提出了疑问。他细心留意人际关系,探索为人处世之道:如《子路篇》中,他问孔子“乡人皆好之”与“乡人皆恶之”两者是否可行,最后学会了如何考察一个人,即“善者好之,不善者恶之”才可;又如《颜渊篇》子贡问友,明白了劝告和引导朋友要适可而止,不要自取其辱;他观察和比较自己的同门,在《先进篇》中,他问孔子子张和子夏谁更强,听完孔子的评价之后,他又进行进一步的思考,最终引出孔子“过犹不及”的结论。可见他对书本之外的人情世故,也有一番自己的思索。
(二)问得深:由此及彼,穷究到底
《学而篇》中,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子贡从事商业活动,经历了从贫到富的过程,心态自然会有一些改变,对于贫富也有自己的思考,因此向孔子提出自己的见解,“贫而無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先对此进行了肯定,但又进一步启发子贡:“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虽然做到无谄无骄已经十分不容易,但是人还可以有更高的追求,达到更高的境界。玉石需要打磨,人也要注重修行,学问道德都要更进一步看。孔子赞美子贡能够运用《诗经》作譬喻,不仅真正听懂了自己的意思,还能联想已学过的知识,找到两者相关联的地方,由此及彼。
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中提到,程子曰:“孔门弟子善问,直穷到底,如此章者,非子贡不能问,非圣人不能答也。”便高度地肯定了子贡勤于思考,善于提问。关于如何处理政事,孔子的其他弟子也曾请教过这个问题,现在从《论语》中摘出,以便方便对比分析:
《子路篇》
1.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子曰:“无倦。”
3.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颜渊篇》
1.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2.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子夏和子张在听完孔子的回答后,并没有作进一步的交流和提问。子路和仲弓虽有提问,但自己没有做进一步的思考。而子贡不仅想知道如何处理政事,面对孔子所说的“足兵、足事物、民信之”,他想进一步明白三者的重要性是否有差别。子贡不仅仅追求问题本身的答案,更可贵的是他还去思考答案的原因,深究到底,追根溯源。同样的问题,虽然孔子的回答不同,但是由于子贡勤于思考,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收获显然比其他弟子更多。
(三)问得多
《论语》中与子贡有关的记载有38则,而涉及他提问的就有20则。
三、知师敬师
《学而篇》中,子禽问子贡:“夫子所听到的别的国家的政事,是自己求来的,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子贡用“温、良、恭、俭、让”五个字,生动地描绘了孔子的气质和秉性,这样的夫子,别人自然会主动交流请教,又何必纠结于是如何得到的呢?不仅回答了子禽的问题,还向我们展示了一位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和谦逊的圣人形象,时隔数千年,仍能让我们感受到孔子的光辉。由此可看出子贡对老师有充分的了解。在与陈子禽的对话中,对夫子进行了高度赞扬,“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在与叔孙武叔的对话中,子贡将夫子的才能德行比作数仞高墙,不得其门不可视其富美。面对别人对夫子的诋毁和不理解,子贡坚决地进行回应,由此可看出,子贡对于夫子学识和品行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由衷的钦佩和敬意。
四、自知自警
《宪问篇》曾提到过“子贡方人”,“方”指的是对人物进行比较,孔子对子贡这一行为是颇有微词的。但也唯有比较才可知道别人的长处,知道自己的短处。《公冶长篇》中,孔子问子贡:“你和颜回相比,谁更强些?”子贡回答:“我哪里比得上他,他可闻一知十,而我只能闻一知二。”颜回在《论语》一书中,始终是孔子夸奖的对象,以至于颜回死后,孔子感慨再也没有见到如此好学之人。颜回的德行与学识必定在子贡之上,而子贡对此也有清醒的认识,而且还深知自己与颜回的差距,可见其十分有自知之明。
《子张篇》中,子贡认为纣王的暴虐可能没有现在传说的这么可怕,但是人一旦有了不好的名声,那天下所有不好的名声都会归到这人身上。所以君子应该时刻警惕,不能做出败坏自己名声的事情,不能让自己置身于不善之地。子贡明白君子对于世人的示范作用,所以他把君子的过错比作日蚀、月蚀,只须抬头,人人皆可望见,人人皆可议论,人人皆可效仿。因此,君子必须时刻严格地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以此自警。
五、货殖有方
《先进篇》中,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这段话将颜回和子贡对比,颜回虽然学问、道德还可以,但是生活总是没着落,日子过得清贫。而子贡并不把全部的心思放在学问上,经商方面屡屡成功。《史记·货殖列传》有著更加详细的记载,可作为子贡货殖有方的有力佐证。
六、结语
《论语》为语录体散文,所记大多为师生之间平日的交谈,语言虽然简洁,但是语气、语调逼真,人物形象依然栩栩如生。从散见于各个篇章的人物对话或独白,我们梳理出《论语》中所有有关子贡的记载,让这位距离我们几千年的儒家大师从书本中缓缓走向我们,逐渐清晰。我们可以从中受到不少启发:首先,我们要学习他多思多问的治学习惯,唯有多思才能发现问题,并且要勇于表达自己的疑惑,在和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又可以发现更多的问题,此时更要进一步深入思考,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其次,我们要学习子贡优秀的语言表达方式,学会把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生动而深刻有力地传达给别人,其探求信息的技巧也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最后,我们要尊敬知识和尊敬老师,在漫长的求学与修身路途中,对自己保持清醒的认识,并且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自知和自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