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特大暴雨何以致命

2021-08-09 14:20霍思伊曹然李明子
中国新闻周刊 2021年28期
关键词:积水号线停车场

霍思伊 曹然 李明子

7月20日15时15分,郑州暴雨正烈。摄影/白周峰

7月26日,郑州地铁5号线“720事件”中的失联者邹德强、沙涛先后被确认遇难。

再过几天,沙涛就要过34岁生日。7月20日晚上17时左右,这个郑州本地小伙儿下班后从中央商务区站上车,妻子和9个月大的女儿正在家中等他。当列车行进到沙口路站时,距离他家只剩一站。

“脱轨”是从当天晚上18时左右开始的。在1个小时前,郑州刚经历了中国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的一次小时强降雨,这发生在16~17时之间。此时,由于暴雨红色气象预警,很多上班族提前下班,由于地面公共交通已瘫痪,他们中的很多人目的明确地蹚过已经积水很深的街头,进入地铁5号线。事后,很多被困者回忆:为了回家,5号线是他们最后的希望。

地铁5号线被郑州市政府视为“金腰带”,这个郑州第一条、中国大陆第五条地铁环线,几乎串联起城市的所有核心地块。在7月20日当天,在全市7条地铁线路中单日客运量最高,为37.42万人次。

7月20日這天的乘客在上车时并没有意识到和以往有什么不同,虽然外面雨下得很大。“既然地铁还能开,就应该没什么太大问题。”人们心里这样想。

但很快,他们发现自己被困在了地下。

人墙与挡水墙

这趟编号为0501号的地铁车长140米,宽3米,是最大载客量为2592人的A型车,一共有6节。7月20日这天傍晚,它正按部就班地从东向西行驶,但从下午17时多起,发现自己“走”得十分不顺,过了省人民医院站,被迫临停了20多分钟。当它开过黄河路,到达海滩寺站时,已经是17时40分,停了几分钟后,进入了海滩寺通向沙口路站的隧道洞口。此时已经接近18时,后一趟车已经停靠在黄河路站,车上乘客被通知尽快下车。

和所有站间一样,为了节能和更好地进出站,海滩寺到沙口路之间的地势呈V型。一位地铁工程师形容说,“这样水直接灌进隧道,就像灌进了一个两头高、中间低的管子,如果水势高,里面还有人,就非常危险。”

事发时,列车正在爬V字隧道的上坡,整个车身呈上仰姿态。在距离沙口路站只有200米左右的地方,列车再一次临停了,这一次和前几次情况不同,司机还来不及反应,水就已经没过了铁轨。一位乘客在18时02分发出微博:“地铁进水,车门也不开,人心惶惶。”

水涨得很猛。从当时被困人员的求助信息来看,在半小时之内,水已经从脚踝没过了胸口。那么,水是从哪儿来的?《中国新闻周刊》通过采访被困人员、参与救援的消防人员与地铁工作人员发现,水是从距离沙口路站不到3公里的5号线五龙口停车场冲过来的。

五龙口停车场在沙口路西北方,是5号线列车停靠、临建、维修和清洗的地点,共有21条股道,末端汇聚成两条股道,为地铁的出入线。在两条股道从地上到地下的交界处,有一面防洪用的挡水墙。

据一位20日当天在停车场值班的工作人员回忆,这面挡水墙高约2.6米,20多米长。20日下午15时左右,四面八方的水全汇过来,傍晚水就到脖子了。挡水墙下面的地就像稀泥一样。很快,挡水墙被冲垮了,“水哗哗地往隧道里钻”。

官方通报后来称:7月20日郑州市突降罕见特大暴雨,造成郑州地铁5号线五龙口停车场及其周边区域发生严重积水现象。18时许,积水冲垮出入场线挡水墙进入正线区间,造成郑州地铁5号线一列车迫停。

7月20日严午17时,郑州市地铁1号线与2号线的换乘站紫荆山站内,人们正排队候车。图/IC

(视频截图)大水涌进了部分地铁站台(左)。进了水的地铁车厢(中)。一些乘客通过隧道逃生(右)。

挡水墙不是瞬间被冲垮的。家住停车场东侧五龙怡景小区的刘先生当时就站在自己家25层楼的窗前。他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20日18时左右,挡水墙内外已经都是水,先是墙体下面慢慢裂开,裂缝越来越大,然后忽然一下子倒了。

“整个过程持续了一会儿,当时如果有地铁巡防的工作人员早一点发现险情,让可能有危险的车不要进入沙口路,就不会这么严重。”刘先生分析说。

记者了解到,事发时,挡水墙前并没有值班人员。据一位了解当日停车场内抢险情况的郑州地铁工作人员回忆,当时只有13名员工参与抢险,现场搭人墙,堵在隧道口,但发现水势完全堵不住。后来有人开始用门板搭设成临时防水墙,又拿帆布盖在门板上,用沙袋压住门板的迎水方向,但还是很难挡住积水。另一位当时接到命令去现场支援的地铁工作人员还表示,由于停车场外水太大,他本来要去支援,但最后只能被迫返回。“16时以后,人就根本进不去了。”

在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撰写的《郑州市轨道交通5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送审稿)》中,关于停车场的防洪要求,只注明应根据地形条件合理布置排水设施,场内排水系统采用排水沟和纵横向排水槽相结合的排水系统,与周边排水系统衔接。从当天的情形看,这些设施全部失效了。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王军武教授曾撰文分析造成地铁内部发生暴雨内涝灾害的不同风险因素,文中指出“地铁车站工程挡水能力主要依靠深基坑周边挡水墙来实现,挡水墙高低直接决定了暴雨积水进入地铁车站工程内部的难易程度。”记者梳理资料发现,目前在我国的轨道交通条例等各种标准和文件中,都没有对挡水墙的设置有明确规范。

猜你喜欢
积水号线停车场
停车场
Maxe 迷宫闯一闯
2020?年中国内地预计开通?91?条城轨交通线路
小熊当当玩积水
停车场迷宫
大决心
生命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