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奋力书写武隆“三农”工作新答卷

2021-08-09 09:51黄宗华
重庆行政 2021年3期
关键词:三农农村工作

黄宗华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2020年12月28日至29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三农”工作仍然极端重要、须臾不可放松的明确信号。2021年1月18日,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在全市农村工作会上强调,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奋力开创重庆“三农”工作新局面。近年来,重庆市武隆区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全区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显著进步。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75个市级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取得明显突破,作为全国唯一区县在新华社《瞭望》周刊“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闭门会”作经验交流;乡村振兴开局良好,农村产业不断壮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农村基层党建不断进步、治理能力明显提升。下一步,武隆区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决策部署,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担当新发展使命,奋力书写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三农”工作“新答卷”。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实现有效衔接

聚焦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决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好、拓展好,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

(一)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

持续深化动态监测预警,充分发挥184个行政村全覆盖动态监测点作用,紧扣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开展定期筛查、动态管理,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健全完善《“边缘户”管理实施意见》等“1+7”防贫干预机制,持续做好边缘户帮扶管理,有效防止返贫致贫现象发生。强化产业扶贫可持续发展,健全利益联结机制,鼓励贫困群众多形式多渠道参与产业发展,提升产业带贫惠贫能力。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落实力度,扎实做好低收入群体关心帮扶,确保基本生活不出问题。

(二)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

坚持把搬迁群众就业摆到最突出的位置,动态摸排就业情况,准确掌握就业技能和就业意愿,精准绘制好“就业需求图”和“岗位供给图”,深入开展就业专项帮扶。强化后续产业发展扶持,鼓励支持搬迁群众依托本地特色优势资源,积极发展休闲农业、特色种养、乡村旅游等产业。注重盘活用好搬迁户山林田地,支持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流转开发,拓宽搬迁群众收入渠道。持续改善和提升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全力做好搬迁住房确权登记颁证、医疗保障和社会保障兜底等工作,更好满足搬迁群众出行、上学、就医等需求,促进搬迁群众更好地融入新环境。

(三)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

围绕实现平稳过渡的要求,在对现有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的同时,结合乡村振兴总要求制定相关政策并加快实施,切实做好政策衔接。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始终保持对贫困地区投入资金不减,主要支持政策不退,特别是涉及“两不愁三保障”项目、产业扶贫项目等给予重点支持。坚持和完善驻村工作制度,对脱贫村、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繼续选派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积极主动对接水利部、济南市、市委政法委帮扶集团和涪陵区、南川区等帮扶资源,凝聚各方帮扶合力。健全完善考核制度,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范围,以考核倒逼责任落实。

(四)做好机构调整优化

按照中央和市委要求,积极对接市上机构调整方案,及时研究乡村振兴机构设置,做到与市上同步调整,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衔接、有效落实。严格按照中央保持机构队伍总体稳定的要求,谋定而后动,平稳有序推进,做到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决不能影响工作大局。扶贫系统干部坚持把主要精力放在做好各项衔接工作上,坚决防止出现“坐等调整、观望等待”的消极懈怠现象。严格遵守各项纪律规矩,对机构调整期间违反工作纪律和财经纪律的行为,坚决从严查处、严肃问责。

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重庆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实际抓好落实,加快建成产业兴旺发达、环境优美宜居、生活丰裕富足、乡风文明尚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

(一)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紧扣“国际乡村生活首选地”目标,以旅游国际化试点为契机,探索建立乡村旅游国际化标准,不断丰富康养、休闲、采摘、美食、度假等沉浸式、参与式乡村旅游业态,做优乡村旅游5条精品线路,大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积极创建国际乡村旅游示范区。做优做强农业产业体系,围绕“多品种、适规模、有品牌、高品质、好价钱”,持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构建以高山蔬菜、高山茶叶为主导的“2+6+N”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豆干、苕粉、茶叶、竹笋等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大力培育特色品牌,力争在全市、全国形成有影响力、有响亮品牌、有广阔市场、有较大规模的1~2个“拳头”产业,积极发展智慧农业、科技农业、工厂农业等,持续推广数字农业和农村电商,让优质农产品走出武隆、卖向全国。

(二)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聚焦“五清理一规范”、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等重点任务,按照“五沿带动、连片推进、全域整治”思路,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打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攻坚战、持久战,加快创建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区”。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入开展以清理“蓝棚顶”、无人居住废旧房、房前屋后杂物堆、田间地头废弃物、管线“蜘蛛网”和农村爱国卫生运动为主要内容的专项行动,加快建设美丽宜居村庄,提档升级已建成“精品”“示范”类村庄。强化湿地保护利用,注重保护好全域河流、山坪塘及10万亩稻田,保护好乡村生物多样性及其乡野物种基因库和乡村生物景观,将小微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积极推广生态渔、湿地生态养殖、湿地产品加工、湿地生态旅游、湿地民宿康养等产业,大力发展湿地小微经济。认真践行“两山论”“两化路”,全面整改销号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坚决落实好河长制、林长制,扎实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大力推进化肥农药减量、“白色污染”治理、畜禽养殖粪污和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等,减少污染源、降低承载量。

(三)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构建起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畅通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健全城市工商资本下乡投资运营机制和激励机制,让城市的资金、知识、技术、信息、人才、管理等要素进入农村,促进城乡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把骨干路网、农村道路、便民路、产业路统筹起来,打通“主动脉”,疏通“毛细血管”,构建内畅外联的交通网络体系,积极推动供气、环保、信息等基础设施网络向农村延伸,让农民和城里人一样享受现代文明生活。聚焦农村公共服务领域的突出问题,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持续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加强乡村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加快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加强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和对口支援,鼓励和引导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保障水平。

(四)加强和完善乡村治理

持续深化“枫桥经验”重庆实践十项行动,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制度机制,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健全完善多元化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体系,积极推广“让一让”调解室、“莎姐”维权岗、法治大院建设等乡村法治实践,全面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不断增强农村社会治理能力。强化村民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健全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大力推广“积分制”“清单制”等做法,让农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充分发挥群众参与治理的主体作用。积极探索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经营方式,在解决集体经济“空壳村”问题的前提下,逐步增加集体经济收益,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让更多群众从改革中获益。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引导群众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开展以“孝、贤、洁、序”为重点内容的公序良俗建设,深化文明村镇和文明家庭、新乡贤等创建评选,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持续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巩固农村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严肃查处农村党员干部在基层管理中截留款物、贪占挪用、弄虚作假、优亲厚友、雁过拔毛等行为,确保农村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

(五)吸引留住乡村人才

坚持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放在重中之重位置,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定向性、针对性开展培训,着力“培训一项技能”,让农民拥有一技之长。健全完善人才引进机制,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支持名校优生、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律师等各类人才,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挂职锻炼、法律服务等形式服务乡村发展。扎实推进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战略联盟,联合组建乡村人才培养基地,及时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員制度,探索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县管乡用、下沉到村”机制。强化人才服务保障,延续脱贫攻坚期间各项人才智力支持政策,建立健全引导各类人才服务乡村振兴长效机制。用好10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从住房保障制度、人才服务机制、引进优惠政策、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对人才发展给予扶持,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解决好用地、信贷等困难,让有志从事农业、愿意扎根农村的人有待遇、有舞台、有回报、有信心。

三、完善支持保障,强化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坚持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为统揽,不断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切实提高新时代党全面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一)压实领导责任

全面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严格落实市负总责、区县和街镇乡抓落实、行业部门主管的工作机制,做好统筹协调、组织推动、督促检查工作。及时完善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办法,与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衔接,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问责追责的重要参考。牢固树立系统理念,突出规划引领作用,遵从地域特色、发展规律和群众意愿,科学合理确定一批试点村,统筹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推动乡村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旅则旅、宜居则居。

(二)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

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村“两委”成员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方向,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下沉,为基层干事创业创造更好条件。持续抓好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提升,深入摸排、因村施策,确保取得实效。加大探索创新和提炼总结力度,加快培塑一批引领推动乡村振兴成效突出、典型示范作用显著的市级、国家级农村基层党建示范亮点和知名品牌。持之以恒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杜绝“文山会海”,更好地为基层松绑减负,让基层干部心无旁骛谋发展、干实事。

(三)加大投入保障力度

完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横向整合各职能部门涉农资金,纵向整合乡村各项资源,集中财力从最薄弱环节、最突出问题切入,真正把钱花到刀刃上。切实提升政府和企业的公信力,带头讲诚信、守契约,保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注重把乡村的山水风光、农耕文化和康养资源变为农村建设的“聚宝盆”,做到取之于农业、用之于农村。注重改革创新,将土地、闲置的农房等充分利用,变资源为资本,切实拓展农村建设资金来源。扎实做好农房建新拆旧和土地复垦工作,有序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和农田耕地置换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用地保障。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加大对农村的信贷支持力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推广特色农产品保险,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金融支持。

作 者:中共重庆市武隆区委书记

责任编辑:马 健

猜你喜欢
三农农村工作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