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让学生与历史人物的生命相遇

2021-08-09 06:41陶弘标
中学历史教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纤夫都江堰历史

陶弘标

课堂教学不是技巧的呈现,而是生命的相遇。相遇是平等的相待,是用同理心去对待。阅读是读者与作者、读者与历史中的人和事的对话,同时也是阅读者的自我对话,更是一次生命的相遇。只有对生命怀有敬意,才能更多体悟历史中的人和事,才能让我们的课堂饱满;这种敬意更需要通过阅读来保持和丰富。教学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阅读,积累,再阅读,再积累,反复循环,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这是勤于阅读、善于积累、勤于反思的过程;这是一次次地挑战自我、迎难而上的过程。下面就几个课例简要谈谈阅读在历史教学中生命的相遇。

一、在知微见著、沉潜多思的细节中鉴史致知

课堂教学需要我们仔细体悟历史的细节,需要用细节贴近历史人物的心灵深处,从而学生、老师与历史人物共同完成一次生命的旅行。我们在教学中,每一个细节都倾注了我们的教学理念和设计意图,那么,我们为什么只教给学生如何读文字材料,而忽视了要通过文本传达的思想呢?怎样才能让学生真切地走进历史?这是一个值得所有历史老师深思的问题。运用细节和文本解读,可让学生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追本溯源,在尘封的文本中用心感悟。这也是我在日常历史教学中所遵循的理念。所以,历史教学需要阅读细节,教会学生体悟在书中与历史人物的生命相遇,需要我们补充细节充分地诉诸感性,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进而促进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

细节的优化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教学的智慧和艺术问题。如在教学《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一内容时,如何把文艺的发展状况,让学生有所感触,是一个很大的难题。笔者在读了一些文艺类的学术论文后,渐渐找到了本课的灵感。最终决定以画家列宾之所以创作这幅画的缘由作为突破口,立足于俄国当时的时代背景,与学生一道阅读和理解有关史料寻求情感共鸣。27岁的彼得堡美术学院学生列宾,一天在涅瓦河上写生,突然发现河的那头有一队人像牲口似地在河岸边蠕动,走近了才看清是一行拉着满载货物大船的纤夫。他又把目光转向涅瓦河大桥上往来人群中红男绿女和热烈豪华的场景。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因此萌发了创作纤夫生活的构思。列宾之所以创作这幅画,也和他生活的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出生在19世纪中后期的他,清楚意识到农奴制的废除并没有给人民带来幸福,社会底层人民生活依然水深火热。极具正义感的列宾,想要通过一幅画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懑和对社会的不满。纤夫的形象与他内心对整个时代的感悟非常契合,于是历时四年完成这幅画作。“正值夏日的中午,闷热笼罩着大地,一条陈旧的缆绳把纤夫们连接在一起,他们哼着低沉的号子,默默地向前缓行。”[1]这样的阅读恐怕首先感动了老师,其次感动了课堂中的学生。在教学中,应该彰显这一理念。

学生在阅读史料的过程中,历史老师的恰当提示、引导,不仅有强烈的感情冲动,而且还能引发伦理判断和理性思考。“用画笔书写历史——列宾”这里是笔者在自己阅读基础上与学生共同提炼完成的思考。实际上,教学中,真正能感动人的还真不是华美的语言或生动的文字,而是隐含在朴实无华后面的那份真实的情感,能让人切切实实感受到的那份心情、那种情境。基于师生阅读的基础,笔者接着进行课堂设问:油画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什么场景?什么样的表现手法?画面中最吸人注目的是什么?联系社会现实,19世纪中期,农奴制下的俄国社会农民的生活,再设问,表达了画家什么样的心声?这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一群顶着烈日拉纤的纤夫中找到挺身远眺的拉卡尔这个有反抗精神的人物,体会沉重的劳动和纤夫不甘忍受奴役的愤懑情绪,同时也表达了画家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剥削阶级的强烈抗议。通过感受──理解──历史思考的过程,既起到了净化“心灵”的作用,又历史地思考文艺作品的价值。学生缺乏相应的背景知识把它们联系起来,学生和教师的差别在于有没有背景知识来建构自身的基模。如此,结合社会背景做出合理的历史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相关历史知识。而这些内容的获得不无与阅读有关,阅读转换为课堂中生命的激荡,这不失为一种美!

二、在寓意深远、解颐醒世的体悟中释史求通

课堂中首先是教师与学生的生命的相遇,平等的相遇,但需要教师作为先验者来引领;引领的前提是需要从学生个体的生命体验出发,这样才能完成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理解。在有的教学和教研活动中(大部分是私下里)经常听到“我认为怎样怎样,学生应当怎样怎样,结果一塌糊涂”。一节课下来学生和老师都有严重的挫败感,旁观者有的说这个老师很有学问,只是学生的基礎太弱了。其实老师的“学问”仅仅是老师的阅读体悟,学生知识及阅读(包括教材的阅读)仅仅是学生个体的生命感悟历程,如果再加上老师的课堂语言晦涩,那么学生就会云里雾里。两者对历史人物和事件没有交会处,更谈不上思维的复杂性和多向性训练了。因此,阅读体悟在师生主体中的转换就很有必要,这个环节是一个能力与方法的学习,对学生的后续学习非常有意义。

学生也是研究的主体,教师的职责是为学生的研究提供一些学术的观点和材料,扫除障碍,提供指导。特别对于理论性比较强的知识的学习,教师或许能相对顺利地回到历史现场,学生则不能。高中学生缺乏对同一时间段政治、经济、思想、阶层、国际关系等知识的储备,所以提供学生相关史料就极为必要了。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起点就是教师要善于借助典型史料,为学生还原一个“历史现场”。[2]比如,“马克思为什么要创立马克思主义”之疑惑就是很好一例。对历史教师而言,这可能不是个问题,因为绝大多数历史教师一定是本能地把这一问题放到特定的历史场景中,即放在19世纪上半期欧美资本主义社会的场景中加以思考的。高中学生却常常做不到这一点,这不仅是因为他们尚没有受到较为专业的训练,更是由于他们的认知特点决定的。

思想史的教学,理应紧扣产生思想的时代。作为历史教师,处理这部分教学内容时,应当适当地补充一些教师基于自身阅读的典型史料,以弥补教材之缺憾。这样梳理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种历史视野,在历史的发展中来看待马克思主义的提出背景。于是,笔者及时补充“英国棉纺织厂的工人构成”“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的生活水平”“被遗忘的苦难:英国工业革命的人文实录”“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家庭类型分析”等多种史料,呈现给了学生。这些典型史料对当时欧洲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工人阶级的绝对贫困、工人政治权利的有限性及其斗争等方面有着极为准确和直观形象的反映,给学生以很强的时代代入感。有此铺垫,再结合教材进行思考,沿着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路径,学生自然就易于理解当时的社会矛盾与阶级矛盾为什么会趋向尖锐,马克思主义何以诞生并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这就通过把老师阅读的体验(丰厚的学养)与学生现有的认知相结合,很好地体验了历史中的人和事,达到对历史的再认识。

三、在激扬清浊、激情隽永的阅读中品史入理

教师开阔的史学视野,是提升历史课堂质量的关键。要认识到读书才是最好的备课,阅读的边界就是教学的边界,阅读的高度就是教学的高度。唯有如此,我们在进行教学时,方能游刃有余,不落俗套。许多名师在上课时总让人觉得知识是流出来的,时间过得特别快。这样充满着教学智慧的课堂是如何产生的?毫无疑问,与名师广度博览和深度探微的史学阅读是分不开的。也让我们明确,阅读边界在课堂中的呈现要突出体现在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师生形成感悟历史的“共同体”,在双边阅读的过程中,深入思考史学阅读成果与教育教学理念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历史学科素养体现在学生发展上。

历史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分享阅读体验的过程,在笔者的课堂中也曾尝试用阅读的体验教学。如在讲古代中国水利工程都江堰知识点时,依笔者的理解都江堰至少有两层含义:第一,是项水利工程措施;第二,是一种中国古代的水利科学原理。要完整地理解都江堰的内容,必须把握住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笔者紧紧把握“水利科学原理”这一主旨,阅读了关于都江堰的数篇文章,才明白了原来都江堰蕴含着这么高的科学智慧。如李可可、黎市虹在《都江堰——我国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一文中指出,2000多年前,秦国蜀守李冰创建了长江流域水利开发的第一项巨大工程都江堰。都江堰巧妙利用了岷江的自然环境,布局合理,施工、维修因地制宜,其精华就在于“乘势利导、因地制宜的设计思想和无坝引水、自动调水调沙的枢纽设计,蕴涵着对河流自身规律的尊重和人与自然和谐的传统自然观”。也就是说,都江堰解决的是水量调剂、防洪排沙等一系列的问题。而且,解决的手段之巧妙、思考之系统整体、对自然条件之充分利用都达到极致。[3]晋人常璩在《华阳国志·蜀志》中记载:“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4]可见,都江堰工程的修建,使旱潦频仍的成都平原一跃而成为“天府之国”,这足以表明都江堰的巨大作用及由此而产生的巨大社会效益。

在这些文章的引领下,学生明確都江堰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但笔者又有意补充了都江堰修建前后的史料地图及修建过程的史料,并设问:都江堰修建前后情况有何不同?李冰父子在修都江堰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又是如何解决这些困难的呢?这样的探讨,产生了无休止的问题,故此目讲解定名为:“问水都江堰”。这样的环节设计,没有了老师的面面俱到,学生有了自己的舞台,表现踊跃,课堂气氛热烈。通过读地图和对材料分析,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都江堰修建的不易,都江堰是种境界,一种科学的最高境界。通过这样的材料选择与环节设计,都江堰工程的典范性、伟大、灵动性便具体而丰满地体现出来了,教学有效性是可想而得知了。如此,在阅读的充实下,问题不再枯燥;在已知的基础上,学生不再畏难,这样的教学成效比较明显。此外,教师阅读的边界就是教学的边界,也是课堂的边际。这包含着对历史事件与人的理解和包容,对学生的理解,对自我的再认识。所以,教师应该利用自己的优势,弥补学生的不足,与学生分享阅读的经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给学生一个广度,最终实现从输血到造血转化。

试想,如果历史教师不与时俱进地阅读,不具备反思的习惯立场,缺乏或宽或高或深的眼界,如何告诉学生一个真实的历史?教学是一出没有结局的戏,每一次结局都是这出戏新情节的开始。新教材的全面试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挑战的同时也是一种鞭策。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多阅读多思考,实事求是,开放包容,这是我们需要的实证精神,也是我们该承担起的重任,更是我们不断求索的动力!

【注释】

[1]张珊:《论<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创作意义》,《大众文艺》2011年第3期,第142页。

[2]史平:《回到“历史现场”的路径——以小岗村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为例》,《中学历史教学》2008年第6期,第15页。

[3]李可可、黎市虹:《都江堰——我国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中国水利》2004年第18期,第75页。

[4][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第22页。

猜你喜欢
纤夫都江堰历史
彩铅画《锦鲤》
国画《李冰垂钓图》
染成岁月的一砣金黄(外一首)
纤夫号子
丰子恺送画
BONBONLAND—2017都江堰·西部音乐节将于国庆黄金周举行
拜水都江堰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