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泉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内容如何潜移默化地实现教学目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或许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金钥匙。文章中用理论指导实践,逐步引导学生把所学基本理论化作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思想理论武器;用实践证明理论,树立《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内容更大的权威性,从而强化学生对课本基本理论的正确认识和理解;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善于“学习课本理论,联系社会实践”的学习风气,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效能、提升学生素质的目的。
一、结合时代背景,发现教学难点所在
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质,这一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而《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内容却是静态的、相对稳定的。这一对矛盾的存在是很显然的,它也已成为当前《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潜在障碍。由改革开放带来思想界活跃的同时,旧的思想意识价值观体系被打破而新的思想意识价值观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这一现实也是动态的,甚至从某个角度讲是与中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目标的实现是同节奏的,从而有了我们时而看到的学生意识与某种社会思潮新想法的共振、行为与某种新偶像共舞的现象,为《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目标的实现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二、针对教学难点,找出解决办法
怎样才能使得学生们津津有味地把他们感到过时、老旧、单调的教材内容消化、吸收、内化为他们的道德与法治态度、观念和信念呢?我认为,切实有效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要原则之一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或许是开启这扇大门的金钥匙。
其一,用理论指导实践,逐步引导学生把所学基本理论作为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思想理论武器。由于年龄、心理发展和知识水平等方面的原因,学生们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思想疑点、难点和热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充分运用已教授的教材知识为学生分析、解释、回答那些源于社会现实的问题,真正做到帮助学生释疑解惑,进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内容的权威,为他们以后自觉运用这一武器,完成《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目标铺好路,搭好桥。
去年,有几名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有了一些错误认识,“拿点颜色给班主任看看”的只言片语飘进我的耳中。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无小事”和“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所以对此我没有小事化了,而是“防微杜渐”。在了解了全部缘由后,我引导这几名学生较深入地理解了课本中曾简单提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又要求社会对个人给予的尊重和满足,但首先强调前者;只有当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大于对社会的索取时,才是有价值的人。个人与班集体的关系也是这样的。几名学生受市场经济负效应而产生的“平时我对班级的付出挺多,不评我当三好学生就不行”,进而放出“拿点颜色给班主任看看”的言论显然有悖于上述理论,也是违反学校纪律,是不利于个人成长和班级建设的。同时我进一步向他们明确,要求进步、争当先进的想法是好的,但这一目标的实现重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积累,需要付出比一般同学更多的努力,仅仅以“自以为付出的并不少”是不足以实现目标的。
除了理論,我还根据青少年崇尚英雄伟人,并经常模仿伟人的心理特点,利用班会时间和大家一起观看了电影《建国大业》。当大家看到毛泽东同志在早期革命时期的丰功伟绩和当时党中央对他的不公正态度,以及毛泽东同志任劳任怨,热爱党、拥护党,把工农革命搞得红红火火,最终得到全党承认的过程后,瞬间感觉到自己心胸的狭窄和目光的短浅,进而内心狭隘的报复思想立刻烟消云散,树立起了“班级培育我成才,我为班级添光彩”的良好信念。这一节点思想的升华为他们以后正确认识贡献与索取的关系开启了一扇无形的光明之门,让学生逐步学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自己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思想理论武器。
其二,用实践证明理论,树立《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内容的权威性,从而强化学生对课本基本理论的正确认识和理解。《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是一个现实性和超前性、同一性和层次性、先进性和阶段性有机结合的教育体系。基于这一方面,教学中引用的材料事例应以正面的、先进的、健康的为主。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一些腐朽思想披上时尚的外衣,利用青少年热衷于追求“新”“奇”“帅”的心理侵蚀他们的健康思想,使学生们产生一个非常错误的看法:《道德与法治》课=假+大+空。这一错误看法又因受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某些与教材内容极不相称的腐朽思想的印证,而愈发“坚定”起来。
怎样扭转这一错误看法,使之进入正确的认知轨道呢?我采用了双管齐下的办法。首先,到现实中去,用事实说话,也就是说,用实践证明理论。记得2019年暑假,我们针对学生这一错误认识,组织他们分别到董集镇政府、大型国有企业胜利油田石化总厂、大型民营企业———中国万达集团等单位,以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方式对课本中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论述做了实践验证。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学生们真真切切地看到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迸发出来的经济呈现出了活力四射、一片繁荣的景象;政治体制改革带来的政府领导、人大代表接访日便民服务、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等举措带来的和谐氛围;各级政府部门和民间团体组织开展的各项文化娱乐活动无不传承和弘扬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一桩桩、一件件的所见所闻把同学们心目中原有的错误想法和认识中存在的现实依据一一驳倒。同时,为了进一步驳倒错误的看法,我又明确,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腐朽现象是非主流的,也是极少数人所为的;同时它的存在是由当前我国生产力水平较低下和社会具体制度还不够健全、不够完善所决定的。而这些正需要包括我们大家在内的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去尽力改变。思想品德课教材也正是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进而建好社会主义祖国这一目的而编撰的,是一个现实性和超前性、同一性和层次性、先进性和阶段性有机结合的教育体系,而非假大空的包容。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们对《道德与法治》课的认识和理解进入了一个新层次。
其三,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生中培养起一种善于“学习课本理论,联系社会实践”的学习风气,最终达到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素质的目的。培养学生学会通过社会调查、讨论交流等方式去分析社会现象、认识社会事务、解决问题,形成它们的能力。当然,教授伊始,绝大多数、甚至是全部结合都可能是肤浅的,但久而久之,必然会培养出我们所期望的善于“学课本理论,联系社会实践”的学习风气,以达到学生《道德与法治》素质的提高。
今年三月份,在学習“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用法律手段予以维护和捍卫”这一内容前,我要求学生们效仿之前采用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从身边找出相关事例,然后对这一问题的有关情况进行调查。上课后,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调查结果自主分类;学习委员整理后,发现同学们调查的是两个月前发生在我们镇的一起“为害乡里,终遭枪击”的案件,同学们分析的情况与教学内容相吻合,自然,正确结论就得出来了,学生们深受教育。(情况见表1)
下课后,一问才知,在我布置了任务后,学习委员就像原先我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一样,按着课本内容结构划分为了三个调查小组,针对近来发生的“为害乡里,终遭枪击”案件进行了调查分析。对此我由衷欣慰:一种“学习课本理论,联系社会实践”的学习气氛正在形成。透过这一良好的学习风气,我似乎隐隐看到学生们道德与法治素质的提高。
三、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开拓教学新思路
在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时,一定要做到“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对于当前十几岁的初中生来说,《道德与法治》课的很多理论是比较遥远、陌生抽象的。要实现他们接受、内化这些理论的教学目标,“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就是一个良好的、也是必须的策略:运用形象化的手段,如录音、视频、教学挂图等呈现具有时代性的教学资源,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形成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如我们在学习内容较繁多的八年级上册课程“突飞猛进的现代科技”前,我安排学生收集与信息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相关的资料,如互联网、克隆技术、杂交水稻等,并引导学生大胆创新,结合当下我国“十三五”科技成就巡礼中的重大科技成就,如“蛟龙”号、“奋斗者”号、“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嫦娥五号”实现我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等,自己探索制作科技改变生活的课件。同学们在自己动手实践进行知识探索的过程中,更深刻地体验到了科技确实在每时每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同时自己也成了制作课件的探索者、创新者,从而激发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调动起了他们对知识学习的积极情感。
总之,当前由于种种原因,中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陷入了“教育者不熟,受教育者不服,理论缺乏足够说服力”的境地。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提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要我们站稳立场,敢于正视新形势、勇于寻找新思路,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工作一定会迈开新步子,创出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