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礼建
画 室
1推门而入。几张陈旧的桌椅,堆放凌乱的蜡染布料,以及未完成的图案线条,就像几尾鲜活的金鱼,从目光里游入思绪的池塘。
是谁在陈旧的桌椅上,摊开一丝丝痴情,蜡染一幅浓淡相宜的图案?又是谁在凌乱的布料中翻找过往,编排故事,铺展细节?
沉默。无言。此刻,这是一幅没有人物特写的画卷。
艺术,就以慵懒的姿势,缠绵在蜡染、布料、颜料之间,轻轻地叩问岁月静好。
或许,是在等待。
等待某一个时刻,那个深情的人,带着专一的热情,疾走而来。扯了扯衣袖,掀开思绪,续写蜡染靛蓝,或刺绣一幅山青水墨。
所有的想象,都在一个靠窗的角落,戛然而止。因为,那个长发的女人,正跟一杯茶相对而坐,彼此沉默,相互孤独。唯有低头书写的姿势,生动了这间黯淡的画室。
这本身就是一幅素描,勾勒细腻,情节丰腴,宁静泛起。
2三个人。几杯茶。一壶水。用闲聊揭开思绪,如画卷般优美。
炉桌上的茶杯,静静倾听话语渲染的细节,也在等待那壶待开的水,再一次在杯中滋润清淡的山丘,反复怀念缓缓舒展的满山风雨,以及带有温度的手。从此,茶叶把故乡带入杯中,跟着开水的温度回忆过往,把生活的曲折,舒展成一叶清香。
缭绕的茶香,犹如白发祖母的小曲,让静卧在一旁的蜡染图案,沉醉在布料中,梦一场午后的阳光,穿过玻璃窗,写下一地的宁静与安详。
堆放的画纸,掩藏着蜡染者内心厚厚的痴恋,等待着一个个狭小的灵感故事。
就这样安享静卧,等待一双手揭开蜡染的工艺流程。
此时,伫立的桌椅,读懂了凌乱堆砌的构思,谁会来把未完成的蜡染,用蜡刀靛蓝成艺术?
书 法
屋子里,笔墨在一个柜子里沉睡。
我试着用握笔的姿势,轻轻敲了敲柜子的门,想唤醒遒劲有力的往事,重温力透纸背的风采。遗憾的是,时间酿造的岁月,搓洗了曾经的笔锋,沉睡,成了唯一的精彩。
对一支毛笔而言,或许叩门轻唤,不是最好的唤醒方式。唯有摊开宣纸,在砚台上轻轻研墨,才会让狼毫惊醒,一笔驰骋。
某一时刻,在宣纸上留下的痕迹,定会带着文房四宝的期待,去解读最传统、最古典的线条美,还把故事镶嵌在笔画的弯钩处,看时光来来去去。
在落款处盖上朱砂色的印章,取名一副书法,字传统文化。
蜡 染
蜡染,才是这间房子的主人,迎接了所有来者的想象。
她的故事,总是来得久远。
她的美感,凝聚了民族的生活气息。
在时光的节点,她一次又一次用流畅的线条,结构简练的造型,以及单纯明朗的靛蓝色彩,去修饰内心的纹样。
冰纹,就成了蜡染独有的个性。
翻卷浸染的岁月,生活的情节拉得又细又长。让蜡染者在工艺流程中,把点蜡、染色、去蜡等环节,装点成浪漫主义的框架,幸福了人来人往。
她是一本歷史书,有着古老的气息,也是一本解密图案的美术画卷,在染色与去蜡之间,完成了生活的解读。在这间房子里,面对蜡染,我用欢喜与惊叹,精准地注解了特有的民族艺术。
这也是一种诗意,带着构思与色彩,在浸染中翻卷而出,在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图案中,听蜡染风雨兼程的世代故事,品蜡染简练至极的艺术生活。
三月的雨
雨滴,在树叶上翩翩起舞,惊艳了整片翠绿。几分料峭,在雨幕中氤氲,宛如薄雾轻漫,勾勒出初春的棱角。
山脚下的村庄,安静地听着,雨声解读蒙蒙阴雨,诗意了背后的青山。小山村的岁月,把所有的繁花似锦、喧嚣尘上,都淡化成一种朦胧,情节既简单又平凡。
用鲜活的思绪,拉回逃离的目光。
圈养在一间房子里。开始用平静打量艺术,用目光清洗图案。那些陈旧、凌乱、沉默,都成了一种艺术用料,写意了整间屋子。
此刻,我正坐在三楼的一间陋室里,跟一杯茶围炉而坐;跟一些故事去聊一些人;跟一匹蜡染的布料,倾诉艺术的张扬与天马行空;跟未完成的图案,构思生活褶皱的美感。并去面对一扇窗,把浓烈的思绪、奔跑的目光,投入山脚下的村庄。
目光淋着三月的雨,沉默有些淅淅沥沥,思绪犹如水波荡漾开去,旖旎了藏青山色,宛如蜡染布料上的靛蓝,结构严谨,线条流畅。或许,这才是生活中最写意的画面,写意了静默与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