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晨萱
春和景明。我踏进了尘封许久的铁栅门。仰头,是巍峨的门楼。门楼正中悬挂“先蚕祠”竖匾,两侧拱门上方分别书有“织云”和“绣锦”。这里就是以前人们祭拜蚕神的祠庙啊!
穿过拱门,入眼便是一方新天地。嫩绿的草坪给人欣欣向荣之感。正前方是祭台,旧时人们常在这里点起烛火,祈求平安喜乐、家业昌盛。环顾四周,两侧的长廊中石碑林立,走近细细观摩,才知镌刻的是历朝历代文人在此题下的一篇篇诗词歌赋。仔细品读,我才了解到,历史上曾有祭祀蚕花娘娘的时节。每年夏至之日,万人空巷。曾经,这里的家家户户采桑养蚕。曾经,这里香火鼎盛;而今香客渐少,那种盛况也一去不复返了。
再向前,是雕梁画栋的蚕皇庙,里面供奉的就是蚕花娘娘。这尊塑像栩栩如生,面容和蔼,仿佛在为人们的幸福安康而喜悦。
走出蚕皇庙,绕过曲径,是更为空旷的地方。正前方是一方小小的戏台。看着它,我仿佛看到了曾经的人们拥挤在台下,看名伶们登台,演绎着一个个缠绵悱恻的故事。
戏台旁是一座小楼,顺着陡峭的木质台阶走上去,是一个略显幽暗的阁楼,但很开阔。白墙上钉着一排木板,充当木桌使用。木桌下是一排齐整的高椅。哦!原来这是听戏楼啊!我恍然大悟。走到窗边,轻轻推开窗户,下面的场景一览无余。这听戏楼许是旧时那些商贾富豪才有资格进。
我漫无目的地闲逛着,却偶然发现一处别致的景色:小巧的庭院中,东南方是一座八仙亭,亭子掩映在郁郁葱葱的绿树中,一如半遮粉面的佳人;而占据绝大空间的,是一片澄澈的湖,湖上还横亘着一座白玉桥,看起来雅致又精巧。
就这么慢慢逛着,不知不觉已日薄西山。我在闭园前走了出来。我回头看了一眼那被铁栅门封锁起来的一方天地,它的周围是闹市,与这片宁静形成鮮明对比。“大隐隐于市”,大概就是如此吧。
我再一次回首,望了一眼那飞檐斗拱的门楼,心中无比期盼那桑蚕盛景能再现。
小作者移步换景,带我们领略了“先蚕祠”的风光,描写生动,内容充实,字里行间可见不俗的文笔。结尾将园内的宁静与园外的喧嚣进行对比,意味深长,不禁引人沉思,令人唏嘘。
(指导教师:唐 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