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霁云
回顾一百多年的摄影史,我们会发现在庞大的摄影大师的队伍里,女性摄影师的身影屈指可数,且总是被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中。其实在19世纪末就出现了一位大胆卓越的女性摄影师,她是被美国载入史册的第一位女摄影记者,她三十出头便走南闯北,搞起了作为“男性专利”的纪实摄影,为矿工、炼钢工人、磨坊女工和水手等底层民众拍摄了不少作品。她便是美国摄影大师——弗朗西斯·本杰明·约翰斯顿。
弗朗西斯1864年1月15日出生于西弗吉尼亚州的格拉夫顿的一个名门望族,后来她和家人搬到了华盛顿哥伦比特区,并在政治氛围浓郁的首都华盛顿长大。母亲Frances AntoinetteJohnston是知名剧评家兼国会记者,这为弗朗西斯与华盛顿政要的关系打下了良好基础,并使得她成为了白宫的官方摄影师,她也是当时活跃在华盛顿的唯一的女摄影师。
约翰斯顿家族家境非常殷实,但子嗣少得可怜,幸存的只有弗兰西斯一个。作为家族唯一的子嗣,她自然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备受重视。
1882年,18岁的弗朗西斯就读于马里兰州戈文斯顿的圣母院。次年,她又前往法国巴黎深造,就读于巴黎的朱利安学院。1885年从巴黎回来后,弗朗西斯又到华盛顿的艺术学生联盟学习。
普通人在人生道路上多少都会充满迷茫,而弗朗西斯的人生却总能遇到贵人——这其中就包括柯达公司创始人,以及全美最大博物馆及研究机构史密森尼学会(Smithsonian Institution)的要人。
她先是为报刊撰稿,后来家族世交、柯达相机的发明者乔治·伊士曼(George Eastman)赠给她一台相机,自此她便迷上了摄影,因为她认为这是“更准确的机器”。之后,她师从史密森尼学会的首席摄影师托馬斯·斯迈利(ThomasWilliam Smillie),学会了摄影和冲印的技术。
一开始,她是为家人朋友和当地名人拍照。19世纪90年代,她在华盛顿开始了她摄影记者的职业生涯,向一些家庭杂志出售插图,报道白宫、外交官住宅,以及1893年的芝加哥哥伦比亚博览会。她还以自由摄影师的身份前往欧洲,凭借和斯迈利的关系,拜访了众多摄影大师。
后来她在华盛顿新成立的柯达公司里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摄影技艺。事实证明,她是一位思想独立、意志坚定的新女性,虽然拥有家族带来的助力,弗朗西斯深信“先天优势”外加“后天努力”才是王道。
1894年,三十岁的弗朗西斯在华盛顿特区第13街和第14街之间的V街开设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当时她是该市唯一的女摄影师。她拍摄了许多同时代著名人物的肖像,包括苏珊·B·安东尼、马克·吐温和布克·T·华盛顿等。由于她在精英社会中人脉广泛,也会接受杂志委托拍摄“名人”肖像,例如爱丽丝·罗斯福(Alice Roosevelt,罗斯福总统的长女)的婚纱照,被称为“美国宫廷摄影师”。甚至,她还在奥林匹亚号航空母舰的甲板上给杜威海军上将拍了照片。
除了那些“名人肖像”,弗朗西斯的视角还是在民间游走。三十多岁的时候,她四处旅行,这期间拍摄了大量关于煤矿工人、钢铁工人、新英格兰工厂的妇女和船上纹身的水手以及她的社会委员会的纪录片和艺术照片。在英国期间,她还拍摄了舞台女演员玛丽·安德森(MaryAnderson),她是她母亲的朋友。
1899年,弗朗西斯受霍利斯·伯克·弗里塞尔(Hollis Burke Frissell)的委托拍摄弗吉尼亚州汉普顿的汉普顿师范学院和农业学院的建筑和学生,以展示其成功,从而获得了进一步的关注。这个摄影系列记录了学校的平凡生活,也是她最喜欢、最受关注的作品,后来还在1900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美国黑人展览上展出了。
1913年,弗朗西斯迁至纽约创办工作室,在纽约大学任教,对纽约建筑进行了不少研究。20世纪20年代,为了记录年久失修、即将被改造或拆毁的建筑,她对建筑摄影的兴趣越来越浓厚。美国各地都邀请她去拍摄当地的建筑,此后她便以拍摄建筑为主了。
同时,在卡耐基基金会的支持下,弗朗西斯还执行了《南方建筑卡耐基调查》的系统调研。后来她成为美国建筑师学会的荣誉会员,而她拍摄的建筑作品,对后世的建筑学家、历史学家和环保主义者具有重要意义。
1945年以后,弗朗西斯移居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在那里,她成为了波西米亚文化的一份子。她终身未婚,晚年时她庆幸自己从未“为了利益而结下婚姻的盟约”。弗朗西斯,就是这样一位奇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