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义桅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在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之际,向国际社会讲述中国脱贫攻坚故事,是新时代构建国家形象、解释中国道路与制度的应有之义。然而,在西方主导的话语体系中,当前脱贫攻坚对外传播面临着要么“有中国,没故事”、要么“有故事,没中国”的话语困境。为了破解这一困境,应该着眼于脱贫攻坚故事的层次性:以讲述故事为切入点,聚焦具体案例,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以阐释中国制度优势为核心,讲清楚扶贫经验、扶贫策略、扶贫模式,既要体现中国制度优势在其中的作用,又要避免口号式的宣传;以传达世界情怀为价值导向,讲清楚国际主义情怀也是中国制度优势的突出体现,呼唤人类文明的包容创新,超越东西之争,着眼于问题解决的有效性与可持续性,优化全人类贫困问题的全球治理方案。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 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 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在这一新的历史节点,总结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并将这些经验向国际社会有效地传递出去,是新时代构建国家形象、解释中国道路与制度的应有之义。而以往的传播策略或是停留在个体故事叙述、文化解读等层面,譬如片面迎合西方人的认知偏好,难以发挥向国际社会解释中国道路、制度的作用。本文认为应该从脱贫攻坚故事本身的层次性切入,由微观案例的故事叙事到中国制度内核的深入阐释,再到对人类文明包容创新的时代呼唤,层层递进地讲述脱贫攻坚故事的内涵、核心与价值导向,在
超越意识形态之争中彰显中国之治的时代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外宣传工作,谈到要在对外宣传中“讲好中国故事”。他先后指出:“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
脱贫攻坚对外传播也应该从故事讲起。首先,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明白在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农村贫困户生活真真切切的变化。其次,讲故事就是讲形象,用鲜活生动的脱贫案例真实立体地还原脱贫攻坚的具体实践。再次,讲故事就是讲情感,通过挖掘人物情感打动受众,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最后,讲故事就是讲道理,体现脱贫攻坚成果背后的逻辑,客观反思脱贫攻坚的得与失。
讲好脱贫攻坚故事,可以通过专题纪录片的形式予以呈现。以2021年2月新华社推出的纪录片《一亿人的脱贫故事》为例,该片将脱贫攻坚的伟大史诗还原为一个个感人的脱贫故事,讲述了扶贫工作者深入基层,与贫困户共同“战贫”的人生传记。纪录片真实反映了精准扶贫对农村贫困户生活状况的改善。例如,四川大凉山深处的阿土列尔村位于海拔1400 多米的悬崖上,垂直于绝壁的17 条藤梯曾是村民与外界相连的唯一通道。2016年11月,这些藤梯变成了钢梯;而后这里有了第一所幼儿园、小卖部和货运索道;2020年5月,“悬崖村”84 户村民易地搬迁,住进了县城的楼房。同时,影片也注重挖掘人物情感,通过访谈等形式,让人物自己表达自己,在亲身经历的叙述中流露真情实感。例如,河南省新蔡县狮子口村驻村第一书记原玉荣平时与村民打成一片,但是却以泪眼面对镜头:“当狮子口越建越好的时候,也是我离开的时候。”在扶贫工作中,她倾注了自己的感情,因此她舍不得。扶贫工作者在纪录片中不是脸谱式的政策执行者,而是有情感的普通人。
脱贫攻坚成果的对外传播应该符合国际受众的认知偏好,以个体案例作为切入点,聚焦于普通人的脱贫故事,将宏观抽象的脱贫攻坚故事融合在具体真实的脱贫案例中。从具体的故事入手,关注其中人性、情感的表达,让国际受众了解脱贫攻坚以人为本的实质,唤起国际受众对脱贫攻坚的认可。
脱贫攻坚对外传播以故事为先导,吸引国际受众,但目的是要在故事的讲述中体现核心价值。讲述脱贫攻坚故事,就是要将中国制度寓于其中。
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与优越性的经典素材与生动彰显。讲好中国制度的故事,首先要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特征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灵魂所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在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能够形成全国一盘棋的态势。脱贫攻坚中,党中央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发挥着领导核心的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其次,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故事。脱贫攻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先解决绝对贫困。最后,要讲好新型举国体制的故事。脱贫攻坚成就是新型举国体制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新型举国体制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为基本方针,具有宏观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在脱贫攻坚中,党进行统一筹划安排,对资源进行调配和整合,根据不同地区的脱贫进展情况及时间规划进行科学的资源配置,同时加强机制协同、深化机制改革,抓住重点、聚焦短板、精准施策、统筹推进。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是脱贫攻坚取得胜利的法宝,这是客观现实,要在国际社会上自信表达,“向世界说明中国对全球的贡献。中国发展道路的成功实践和中国治国理政思想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如果没能讲清楚这一制度优势,而是仅仅停留在个体叙事,无法让国际受众理解中国取得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根本原因。脱贫攻坚叙事也是中国新时代的“国家叙事”,因此必须体现叙事的国家性,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但自信表达不代表咄咄逼人。一方面,中国应该通过脱贫攻坚故事解释清楚扶贫经验、扶贫策略、扶贫模式,体现中国制度优势与扶贫故事的融合。另一方面,面对国际社会的误读、质疑或抹黑,中国应该积极回应,以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澄清。此外,自信表达也是客观表达,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根本原则。一定要做好对脱贫攻坚过程中经验教训的总结,既要体现正面成果,也要反思负面议题,让国际社会理解脱贫攻坚故事的不同侧面。
在脱贫攻坚故事中融入中国制度,要超越单向表达,发掘中国制度的成就能给世界带来的启发。扶贫攻坚对外传播不是让其他国家复制中国的脱贫模式,而是要让世界理解中国制度的世界意义。中国在治理贫困领域的成功,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性成就,也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2016年,联合国启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呼吁“消除一切形式和表现的贫困,包括到2030年时消除极端贫困”,将减贫视为首要任务。治理贫困是一项全球关注的重大议题,中国减贫、扶贫、脱贫的故事呼应世界关切,应当在讲述过程中以传达世界情怀为价值导向。
中国的国际主义情怀也是中国制度优势的突出体现。中国为加速世界减贫进程贡献了力量。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7.5亿人摆脱贫困,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中国在脱贫攻坚战即将取得胜利之时还发布了《消除绝对贫困——中国的实践》报告,同国际社会全面分享各领域减贫经验和实践。中国在推动自身减贫的同时,还始终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中国设立“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和“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并在“东亚减贫合作倡议”“中非减贫惠民合作计划”框架下扎实推进合作项目。中国在非洲援建24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惠及50多万当地民众。
中国脱贫攻坚故事应该分享给全世界,不仅要把实实在在的经验、模式分享给世界,更要启发各国按照自己的国情,发展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减贫脱贫之路。当前很多脱贫攻坚对外传播强调中国脱贫攻坚中国模式的独特性,这样往往会削弱脱贫攻坚故事的世界意义,使国际受众失去兴趣。脱贫攻坚对外传播应着重让世界各国从中国的成功案例中自主寻找可以为之所用的元素,从中国包容开放的文化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增强其对中国成就的认同感——“于我心有戚戚焉”。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中国既从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中认识脱贫攻坚的意义,也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看待和把握人类的脱贫事业。减贫这一全球性议题呼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古语强调“儒家治世、道家养生、佛家养心”,三者之间不是互相对立排斥,而是彼此包容共生。无论是“亲亲,仁民,爱物”的儒家仁爱思想,还是“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的道家天人合一思想,以及“正见正念,度己度人”的佛家五蕴皆空思想,都包含和结合了人类经验所共有的四个维度,即自我、社群、自然、天道,其构成了一种综合、平衡、协调而完整齐备的人文主义。这种人文主义思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文化基因,也是中国脱贫攻坚故事兼具世界意义的源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