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患者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08-08 11:09陈玉梅
宁夏医学杂志 2021年7期
关键词:婚姻状况健康状况胃癌

郭 娟,詹 晶,姚 辉,陈玉梅,张 慧

消化系统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各类癌症的前列,并呈年轻化趋势,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1]。自我效能感是指癌症患者在应对疾病相关症状、治疗、生理和心理社会变化中,管理疾病以及做出生活方式改变能力的自信心[2]。研究显示,自我效能感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3-4],是衡量患者生活质量、情绪调节、心理社会适应的重要指标之一。对胃癌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进行了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子,以期为临床护理人员制订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项目提供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用现况调查的研究方法,将2018年10月-2019年12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的胃癌患者123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病理学检查已确诊的胃癌患者;②年龄≥18岁,能独立或在研究者的帮助下完成问卷者;③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明确自身疾病,并自愿参加者。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的躯体疾病、精神疾病;存在沟通障碍,无法理解问卷内容的患者。发放问卷129份,排除6份存在缺失值的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23份,有效回收率95.35%。

1.2 方法

1.2.1 评价工作

1.2.1.1 一般资料调查表:由研究者自编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费用支付方式、临床病理分期等。

1.2.1.2 癌症患者自我效能评定:采用钱惠娟等[5]回译的中文版《自我效能感量表(SUPPH)》,包括3个维度(正性态度、自我决策和自我减压)及28个条目,采用Liket5级评分法,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70,各维度Cronbach's α均在0.80以上。得分越高,提示自我效能感越强。

1.2.1.3 生命质量核心问卷:采用万崇华等[6]人回译的中文版《生命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包括30个条目15个领域,即5个功能领域(躯体、角色、认知、社会及情感功能),3个症状领域(疲劳、疼痛及恶心呕吐),1个总体健康状况及6个单一条目(气促、失眠、食欲丧失、便秘、腹泻及经济困难)。功能领域及总体健康状况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功能状况和生活质量越好,症状领域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差。

1.2.1.4 社会支持评定:采用肖水源[7]等人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有10个条目及3个维度(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及对支持的利用度),采用1~4级评分法,总得分为10个条目累积分之和,得分越高说明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

1.2.2 质量控制: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填写问卷时,向患者讲解研究的目的及注意事项,要求患者如实填写,对高龄和文盲患者,由家属叙述调查员代填,当场收回。

2 结果

2.1 不同人口学资料的胃癌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单因素分析:本组患者年龄为31~79岁,平均(62.62±11.02)岁,研究显示,不同文化程度及婚姻状况、人均月收入及临床病理分期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人口学资料与胃癌患者自我效能感的比较

2.2 胃癌患者自我效能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情况:胃癌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总分为(84.53±28.06)分,其中正性态度评分为(43.25±14.27)分,自我决策评分为(9.64±5.27)分,自我减压评分为( 31.64±10.98)分。

2.3 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胃癌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功能领域各维度及社会支持总分均呈正相关(P<0.05);而与疼痛、失眠和食欲不振呈负相关(P<0.05),见表2。

表2 胃癌患者的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相关性(r)

2.4 胃癌患者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的分析:将自我效能感作为因变量,以社会支持各维度及生活质量各维度为自变量,将单因素方差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引入回归方程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以标准化回归系数的大小排序依次为总体健康状况、婚姻状况、临床病理分期及情感功能。回归方程可以拟合为自我效能感=56.520+0.341×总体健康状况-0.298×临床病理分期+0.402×主观支持-7.986×婚姻状况-1.115×情感功能,见表3。

表3 影响胃癌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3 讨论

自我效能理论是一种心理行为策略,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决定了患者面对疾病时的态度。研究显示,自我效能水平越高,行为的采取、维系和努力程度也就越高,特别是在慢性疾病的治疗中,较高的自我效能有利于慢性疾病患者的健康[8]。根据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感会根据个人的经验以及观察学习而形成,并非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临床工作中应重点挖掘患者的自我潜能,寻找问题解决的视角和切入点,通过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加强情绪调控,进而达到认知重建,提高生活质量目的。

本次调查显示,胃癌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总分为(84.53±28.06)分,处于中等水平,其结果与钱会娟等人[2]对癌症患者的研究结果一致,这说明癌症的诊断不但给患者及家庭带来各方面的压力,还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心理精神层面。自我效能感可以影响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与坚持,同时也对人们的努力程度和对困难的态度有所作用,因此低自我效能感不仅影响患者的遵医行为,还影响了其治疗效果。而不同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及临床病理分期患者的自我效能感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可能是婚姻关系越稳定的患者,其配偶给予的心理支持越多,因而患者的自我效能感也越强。其次,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和临床病理分期对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较大。说明文化程度越高、经济状况越好及病程时间越短的患者,对疾病的治疗信心越大,预后也较好。这与相关学者对癌症患者的研究结果一致[9-13]。

本次调查显示,胃癌患者自我效能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总体健康状况、功能领域各维度均呈正相关(P<0.05);而与疼痛、失眠和食欲不振呈负相关(P<0.05);由此可见,患者的功能领域得分越高,总体健康状况越好,自我效能感得分也越高,其生活质量就越好;而疼痛、疲乏等症状越重,自我效能感得分越低,生活质量就越差。研究发现,疼痛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痛苦[14],患者因疼痛而行为受限,疼痛越来越严重的情况更会让患者对自己应对疼痛的能力产生挫败感,当患者感受到的是自身或他人失败的疼痛管理经验时,会导致癌痛自我效能感的降低。

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临床病理分期、主观支持、婚姻状况及情感功能是影响胃癌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危险因素。说明总体健康状况越好、临床病理分期越早、婚姻状况越稳定及主观支持得分越高的患者,其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这与刘慧蕾等[15]人的研究结果一致。社会支持作为有效调节患者生活行为的主要因素,在癌症的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虽然经济状况最终未能进入回归方程,但经济水平决定着患者可获得的医疗资源,是保证患者治疗的前提。由于本次抽样时间及样本量局限,还未发现其他影响胃癌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今后还需开展多中心、多时段、横断面的研究和探索。

猜你喜欢
婚姻状况健康状况胃癌
体适能训练对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实验研究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从《日耳曼尼亚志》看日耳曼人的婚姻状况
韩男性对婚姻状况更满意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当代中美两国女性婚姻状况差异探析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