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英银 陈胜文 马斌
导读:菊花脑兼有药用、食用和观赏三重价值,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一种绿色保健蔬菜。利用基质栽培菊花脑,具有管理方便、节省成本、缩短幼苗培育期等优点。本文从品种特性、栽培基质选用、繁殖方式、病虫害防治、肥水管理方面介绍菊花脑基质栽培管理技术。
菊花脑栽培历史悠久,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已成为地方传统特色蔬菜品种[1],是一种新兴药膳同源蔬菜[2],其嫩梢、嫩叶可供食用,既可作餐桌上的佳肴,又可作保健食材,因此深受消费者喜爱。利用基质栽培菊花脑,具有管理方便、节省成本、缩短幼苗培育期等优点[3]。
菊花脑别名菊花叶、路边黄、黄菊仔,是菊科菊属多年生宿根性直立草本植物。茎纤细、半木质化,具地下匍匐茎,分枝性强,无毛或茎上部有细毛。叶片互生、卵圆形、绿色、无毛或叶脉处有稀疏细毛、羽状缺刻。头状花序,总苞半球形;舌状花、黄色。果实为瘦果,11~12月成熟,种子小、灰褐色。适应性强,耐热、耐寒、耐旱,忌涝,以湿润、疏松肥沃土壤生长健壮。
菊花脑因含有黄酮类和挥发类物质,而具有独特的清香味[4];还含蛋白质、维生素A和矿物质元素,具有清热凉血、疏风散热、降血压及平肝明目作用[5,6]。
可选商品基质,按说明直接使用或自配基质使用,目前常用基质配制比例为泥炭土∶珍珠岩∶蛭石=(6~7)∶(1~2)∶12,或用腐熟的鸡粪、牛粪、细土按1∶1∶1混匀后备用,用土杂粪作为基质可减少基肥和追肥用量[7]。
菊花脑繁殖方式主要有种子繁殖、分株繁殖和扦插繁殖。大面积栽培以种子繁殖,小面积种植以扦插繁殖最佳。
①种子繁殖 大面积种植通常选择撒播平作。一般2~3月播种。菊花脑种子细小,需掺细沙拌匀后均匀撒播,播后覆土0.5~1.0 cm厚,保持土壤湿润,约25天小苗出土长到4~5片真叶,苗高6~7 cm时即可移植,若以采收幼苗为主可适当密植。
②扦插繁殖 小面积种植以扦插繁殖最好[8],扦插繁殖的植株根系发达,生命力强,产量较高[9]。整个生长期均可进行,5~6月扦插成活率最高[10]。选取地上中下部枝条,长10~15 cm,叶片全部剪半,扦插在准备好的基质苗床上,覆土压实浇透水。10~15天开始生根发芽,保持土壤湿润,25~30天或苗高约10 cm时移植,行距10 cm、穴距15 cm,穴栽3~4棵。
菊花脑根系发达,生长期长,既耐旱又耐瘠,要确保其生长健壮、高产和品质优,肥料和水分供应是基础。保持栽培基质以见湿见干,高温干旱天气注意浇水,多雨季节做好控水,防止积水烂根。每次采收后结合浇水追水溶肥600~800倍液1次,施三元复合肥为主,隔5天1次。
病害主要有根腐病,可选用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200倍液等交替防治。视病情发生情况,隔10天左右防治1次。
虫害主要有蚜虫、斑潜蝇等,可选用5%甲维盐微乳剂1 500倍液、5%啶虫脒乳油2 000倍液、5%高效氯氟菊酯微乳剂1 500倍液等,药剂合理混用增加防效,达到兼治效果。
当植株高15 c m时采摘嫩梢,注意留茬高度,以促进下部侧芽生长。采收越勤,侧枝侧芽越旺盛,有利于保持后期高产。
菊花脑植株留种,夏季过后或现花蕾时不再采摘。任其生长至种子成熟后收割晒干脱粒,贮存即可。收种后,修剪部分枯萎茎梢,有利于安全越冬和早春萌发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