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怡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建筑装饰教研室副主任
幼儿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成员转变为社会成员的成长场所,承担着保护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使命[1-3]。幼儿园的空间设计受到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影响,特别是儿童心理学在幼儿园设计中的运用,可以为幼儿生活学习提供适宜的环境,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学龄前儿童处于以自我为中心阶段,正是社会化的重要时期,需要通过和同伴交往来学习理解他人和认识自我,逐渐打破自我主义思维。作为发展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学前儿童心理学主要围绕3~6岁的儿童进行研究,研究个体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规律。幼儿园为幼儿提供了学习和交往的空间,在设计时运用儿童心理学有利于促进幼儿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幼儿对空间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安全性。设计时既需要关注室内空间的安全性,又要顾及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2)乐趣性。3~6岁的儿童对事物充满了好奇,空间设计的乐趣性能够获得幼儿的认可。在设计幼儿活动空间时,应合理运用具有乐趣性的室内空间设计元素,打造符合儿童身心特点的活动空间。(3)舒适性。幼儿进入幼儿园学习,离开了父母的照顾,极易产生焦虑与不安。在设计幼儿园的空间时,应考虑到儿童喜欢色彩丰富的世界,打造色彩缤纷的幼儿园空间环境[4-5]。在空间布局和家具布置方面要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便于操作,同时使其能够感到轻松舒适,减轻幼儿的焦虑情绪,让幼儿对幼儿园生活感到亲切,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
本次改造设计案例选取渭南市某单位附属六班制幼儿园,该园是一座建造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省级示范幼儿园。园内共3层,一层布局3个班级、1间多功能厅、6间行政办公用房、幼儿食堂及晨检室,二层布局3个班级及300 m2的活动露台,三层布局1间图书阅览室。幼儿园室内空间的设计图如图1所示,幼儿园室内空间的使用现状如图2所示。
图1 幼儿园室内空间的设计图
图2 幼儿园室内空间的使用现状
学前儿童教育一直受到世界各地的普遍关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幼儿教育理念研究取得很大的进展,借鉴了国外典型的教育理论,如华德福、蒙台梭利、瑞吉欧、EYFS等幼儿教育体系,并与国内的幼儿行为心理学现状相结合,探索出一些先进的模式,对促进幼儿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现代幼儿教育理念呼唤体验教育,体验强调个体的亲身经历,以及对事物的直接感知。幼儿教育模式更注重以儿童个体需求为中心开展引导式教学活动,开设的课程从“灌输式科学教育”转变为丰富的“开放式授课”,开放性的教育理念以幼儿为中心,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因此,空间改造设计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游戏活动空间来满足幼儿敏感期需要的多样性,从而使得幼儿的活动从之前的被动选择转向现在以兴趣为导向的主动选择。
经过对幼儿园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现有空间已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理念下学龄前儿童对空间使用上的需求。幼儿园各个班级和年级的儿童之间缺少交流和沟通,现代教育理念提倡多年龄段儿童混合进行教学,可以促进幼儿的智力发育,建立良好的集体生活习惯,培养儿童的团队合作意识。现有教室在功能上采用单元式布局,以班级为单位设置独立的教学单元,每个教学单元由活动室、寝室及盥洗室构成。图书阅览室与下面一层教室平面布局一致,将寝室部分改成书库使用,将活动室中放置的桌椅作为阅读空间供儿童使用。这种空间布局方式单一,与成人图书室布局相同,方便教师进行管理,但不利于发挥儿童的创造性。幼儿园功能布局上缺乏公共教学空间,仅设置一间多功厅和一间阅览室,无法满足开放式授课的需求。
在空间改造过程中,以儿童心理学为基础,充分考虑幼儿的身体发育特征及心理需求。征求幼儿园园方意见后,针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造策略,选取三层图书阅览室中的阅读空间进行改造设计,力图通过改造点状空间激发原有建筑的空间活力,使改造后的空间能够更好地满足学龄前儿童的学习需求。
本次改造设计方案针对幼儿园缺乏公共教学空间、阅览室布局方式陈旧、功能单一的问题,对原有图书室中的阅览空间进行改造设计。改造完成后的阅览空间变为复合型的幼儿活动空间,集阅读、观影、手工制作以及故事演讲功能于一体,可根据教学需求灵活切换多种使用模式。复合空间的阅读模式如图3所示,复合空间的观影模式如图4所示。
图3 复合空间的阅读模式
图4 复合空间的观影模式
通过符合儿童活动尺度的室内家具的定制设计,打造安全、有趣、光线充足的空间,激发小朋友的阅读兴趣以及动手制作积极性。在空间改造设计中,将环保的木材作为家具的主材,矮柜的设计符合儿童心理安全的需求,阶梯座椅的设计符合儿童喜欢攀岩、探索的行为特征,充满趣味性,家具边沿设计采用圆滑的曲面,能够保证幼儿活动过程中的安全。
从幼儿园室内空间设计的角度来看,运用儿童心理学能使空间设计更加人性化。设计人员需要了解儿童的心理需求,坚持以幼儿为主的设计原则,设计科学合理的空间,促进幼儿身心共同发展。空间设计的要点如下:第一,以儿童为中心的尺度设计。幼儿园的使用对象主要为3~6岁的幼儿,尺度设计上须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但其空间尺度并不应按照成人的尺度等比例缩小,而应考虑空间中整体尺度与局部相互结合给人的心理感受。第二,感官体验式设计。从个体心理的发展过程来看,自发性的活动表现出的生命力呈现出一种阶段性的变化,“童年是个性形成最重要的时期,没有比这个时期更加需要智力方面的帮助的了”。儿童的心理机能存在不同的发展关键期,在其某种感觉能力相应出现的时期是最能有效学习的时期。人类复杂的心理活动是基于感官知觉的,其中儿童的感官知觉来自于对所处环境的认知。儿童在幼儿园学习的过程中,身体尚未发育成熟,心理发育也处于价值观的建构阶段。在为学龄前儿童做空间设计时,首要应考虑空间使用主体的切实需求。
将儿童多样性的功能需求集中在复合功能空间中承载,是幼儿园空间设计发展的一种趋势,在满足幼儿使用需求的同时也符合当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幼儿园空间改造设计项目中,经常出现由于建筑建造年代久远,空间无法适应新的幼儿教育理念。在不改变建筑整体结构的情况下,设计师可以选择建筑中一处空间承载复合功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场景需要,通过移动空间家具以及设计多功能家具切换不同的活动模式,以此适应学龄前儿童对空间的使用需求。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可以避免幼儿使用传统空间时单调的体验感,空间的生长和变化使得空间与幼儿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更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
本文从儿童心理学视角探究了现代幼儿教育理念与幼儿园室内空间设计之间的关系,强调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在幼儿园空间改造设计中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对一所建成多年的幼儿园进行空间改造设计,营造了一个适应当代幼儿教育理念的场所。被改造后的阅览空间可以根据教学需求切换多种使用模式,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使其能够快乐学习与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