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江澎/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
前不久,《全球教育展望》杂志主编钟启泉先生向我约稿,嘱我回顾一下这些年我们学校进行课程改革的探索,以一个故事讲述者的身份,把我们这样一所农村学校在中国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发展起来的故事,讲给世界。恰好今天有这样一个机会,我就把我们学校的发展故事先在这里讲给在座的各位,和大家进行一次分享和交流。
我们学校确是一所农村中学。1907年,无锡乡贤、著名实业家匡仲谋先生在离无锡主城区20公里外的匡村建立了这所学校——无锡私立匡村学校。1952年学校转为公办,更名为“无锡县中学”;1996年更名为“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现在是江苏历史文化名校,也是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首批建设立项学校、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我们学校是以无锡惠山区为主体的招生范围,分配性指标高达 85% 以上,学生都是来自周边乡镇的普通家庭。以2020级高一为例,学生家长中,高中学历及以下的占44.8%,大学本科占28.9%;学生父亲学历为研究生及以上的占比大概是6.3%,而母亲还有近50%是高中及其以下的学历。一所学校中,学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其实很能够说明孩子家庭的社会阶层的基本状况。我想,我们学校这方面的数据和城市的学校比,可能还是差距比较大的。同时,我们是一个全寄宿制的学校,即便学生周末才回家,父母都能够陪伴的也只有85%,父母很少陪伴的有将近3%,还有个别孩子是没有父母陪伴的。
另一个数据我也非常关注:我们现在校生近视率达到了83%,高一年级只有144个学生不近视,但是这个状况已经让我非常高兴了。昨天葛道凯厅长提到我们江苏高中生的近视率是92%。学生在校三年,我们不能光看升学率有多少,还应该看学生近视率是上去还是下来了。这是一个关乎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数据,从某种意义上讲,跟课程改革有着密切的关联。
简单回顾一下我们学校24年来课程开发历程。概括来讲,这些年我们所做的就是努力把国家所制订、颁布的课程方案在这样一所普通的学校里落地、落实,专业化地做出来。
1996 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颁行后,我们在三级课程管理框架内,致力构建校本课程体系。我们探索的课程开发流程、操作规范、管理模式等成果,形成《校本课程规划方案(1997)》,这是国内最早的校本课程成果,台湾称之为“大陆经验”。当时,国家颁布的普通高中课改计划,初步提出来了三级课程构架,我们首先进行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那时候我们的一批课程改革专家,特别是刚刚从加拿大回来的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老师,在那段时间里,他经常从上海坐着绿皮火车,三四个小时赶到无锡,然后再从无锡转公交车,坐一个半小时,来到我们这样一所乡下学校,跟我们一起开始了校本课程的体系化的开发。那时候没有校本课程这个概念,更不用说进行体系化开发,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崔老师用了很大的气力给我们的老师讲什么叫校本课程。
我们一个老教导主任对我说:“我听了一天终于听明白了。”我问他明白什么了,他说:“这些东西和高考一分钱关系都没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为了把选修课和活动课规范化开设,还是进行了体系化地探索。
我们经过实践探索,制作出了一张表格,来呈现“校本课程”这个概念在中国如何落地、落实的基本规范流程(见图 1)。这其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是我们在实践中慢慢地摸索出来的。比如,校本课程开发需要进行预先的、基础性的研究,那么基础性的研究要包括哪些基本的方面?再则,课程开发要明晰学校的育人目标,那么该如何明晰学校的教育哲学?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学校的老师们在专家的指导下一个一个解决的。
图1
1999年,我们研究和实验的论文在《课程·教材·教法》上发表(见图 2);当时教育部也在我们学校举行了一场普通高中的现场会来推广我们的校本课程。这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几本书,特别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是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史上很有影响的一本绿皮书,这其中有一个章节讲学校课程开发,是以我们学校的前期实践基础为案例来撰写的(见图 3)。
图2
图3
我要着重说一下这张照片(见图4),这是在我们学校课程开发史上很有故事可解读一张照片。当时我们提出了“要培养站直了的现代中国人”,现代性必须具有一个特征,就是有闲暇技能和闲暇意识,这是在我们在1996年提出来的课程目标。那么怎么样发展学生的闲暇技能呢?由于我们学校地处农村,周边鱼塘众多,于是有老师就开发了一门课程——钓鱼课程。当然钓鱼课程开发得非常规范,有课程目标、课程资源等。而且这位老师也具有专业的钓鱼资格证,所以,才开发这样的课程。于是我们的学生就在校本课程的开课期间,扛着鱼竿去钓鱼了。
图4
当时,我有一种担忧,总觉得可能会有无数的眼睛盯着钓鱼课,人们会对此做出各种各样的解读。改革必然面对压力,我们所有从事课程改革的人必须坚守一个底线,那就是,课程只能实现它有限的价值与功能,千万不要把不是这个课程所能具有的功能记在这个课程上,否则,会遭遇到很多麻烦。2000年,我们学校的高考考得非常好,于是大家都非常希望把高考成绩好与校本课程开发联系起来,起码要说成“你看,我们的学生又钓鱼又干什么,高考还考得这么好”。
这样的说法潜藏着一种风险,那就是当有一天我们高考没考好的时候,有些人又会把钓鱼课程不该承担的责任怪到课程上去。情况也确实如此,2003 年,我们学校高考成绩不理想。很多人又在讲“人家都在做题,你们在钓鱼,哪能考得好”?我们的校本课程也因此遭受了巨大的挫折,停开了。
到第二个阶段,我们又在探索研究性学习应该怎么做,——只要是教育部倡导的,我们就认真地探索。关于研究性学习,我们在探索的过程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结合当时的情况,我们只在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开设。
一开始,我们重点解决研究学习开发中的五个问题:学生的课题从哪儿来,教师怎样设计教学,内容怎样组织,教师怎样分工指导和提供专业的评价。为了解决好这五个问题,我们把研究性学习的一些模式都试验了一遍,同时,吸取之前做校本课程的教训,我提出来了“三个一”:第一,研究的三年不接受一次记者采访;第二,三年我们不发表一篇文章,认认真真、 踏踏实实地探索;第三,我们不丢弃一张纸的过程性资料。埋头做了三年,遇到一次经验推广活动,——活动组办方要我去介绍我们的做法,但是因为我们没有在高三年级开,他们说这不算合格的经验。后来活动“多出”一点时间,他们就让我去介绍一下。哪知道,专家们听完之后,一致认为,这就是真实践中产生的真经验!于是又把我们这三年的所有的东西拿出来汇了一本书,并由香港的基金会资助出版。当时的朱慕菊司长看过之后,给了我们很多鼓励。这本书后来还被定为国家新课程改革研究性学习推荐的八本书之一。
这是我们的一次探索,而那个时候我们就形成了课程方案2.0 的方案体系,它主要是解决选修Ⅱ课程体系的建构,而在我们第一阶段的校本课程和国家的新课程方案中的选修Ⅱ体系交叉重叠,第二阶段我们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总之,这一阶段的课程开发比第一个阶段更规范化了。
从2008年到2018年这段时间,我们致力于整体构建学校课程体系,系统实施教学变革。其理论成果《学校课程规划方案(2008)》是基于学校情境的课程创生,实现了国家课程的校本化,为学生个性成长提供了多样化的课程选择(见图5)。
图5
在在这个阶段,我们从校本课程开始,向整个学校的课程体系进行扩展,把我们在校本课程设计中所形成的基本经验和方法应用到国家课程的所有课程门类里边去。2008年,我们集中进行了一项专项研究——教学目标叙写。我们全员参与,每周大家都坐在一起把接下来一周要上的所有课的目标做体系化的研究。怎样从注重教转向注重学,首先要从教学目标的叙写开始,教学目标叙写我们提出了ABCD 形式。即,严格意义上的教学目标,应包括行为主体(Audience)、行为动词(Behavior)、行为条件(Condition) 和表现程度(Degree)四项要素。首先,以学习者为行为主体描述学生的行为;其次,行为动词要选用那些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的词语,如写出、说出、辨别、比较、对比、指明、背诵等,而不是掌握、领会、理解这样的描述内部心理变化的词语。再次,应叙写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限制条件与范围,包括允许使用的辅助手段、时间的限制、完成行为的情景等。最后,说明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概而言之,现代教学目标的叙写,应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这一理念,应主要选用反映外部行为变化的词语来陈述,说清学生通过一定的学习活动后,其内在的能力或情感的变化,并尽量使这种变化可观察、可测量。
后来,我们又开展了促进学习的评价研究,对怎样促进“教、学、评”一体化、一致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我们还启动了江苏省语文课程基地的建设。我是一个特别相信时间力量的人,我对老师们说:“咱们不要着急,一个学科一个学科慢慢来,一个问题一个问题专业化地解决,只要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我们的学校肯定会朝着发展目标发生一些变化的。”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一个课程体系和课程方案(见图6)。这个课程方案获得了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一等奖。
图6
我们提育人目标,就要思考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那么,我们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呢?这需要描述得清楚。于是,我们就提出了一个叫“形象刻画”的问题。2020年7月,我们隆重举行了“2020届毕业典礼暨匡园毕业生形象发布会”,匡园毕业生形象正式发布。为了把关于毕业生的育人目标进行形象地描述,我们把塞里格曼的六大美德、OECD 等理论进行体系化的研究,把概念拿出来一个个去比较,再把我们27年来所提出来的育人目标进行梳理,比如,看我们当年提出培养“站直了的现代中国人”有哪些内涵要求(见图7)。
图7
我们先提出来这四个“者”,即终生运动者、使命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然后围绕这四个“者”来设计我们整体的课程方案。我们进行毕业生形象设计,是让所有的孩子都明白,学校根据毕业生形象来建构我们4.0 体系的课程版本,把国家课程里的 88 个学分的、14 个学分的、42 个学分的一个个地进行对应分类。
我们现在谈学校课程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不能不谈会考的那些学科怎么办,不能不谈高考的学科怎么办。我们不能把学校教育目标只寄托在14 个学分上,还要关注我们为88学分、42学分做了些什么,这才能够整体地服务于我们教育目标的实现。所以,我们提出了面向专业大类的课程体系,用“面向专业大类”的概念统整我们三类课程,就是必修课程、限定性选修课程和校本课程。
我们的教育工作中面临着诸多的变和不变。目前面临的教育改革有,选修、选择性选修、选修等高中新课程方案的教学实施,有“3+1+2”的高考改革与学生选科,有综合评价与“强基计划”,比如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还有生涯规划与“五业贯通”。不变的是我们所提倡的“为爱而学,不唯分数”,就是不拿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必须强调的是,分数仍然是重要的,我们要破的只是“唯”字。对此,必须要有几点清晰的认识。第一,在可预见的五到十年内,中国以班级为基本形式的教育组织形式不大可能发生颠覆性的改变;第二,在可预见的五到十年之内,我们的课堂教学以知识传递和知识的运用为侧重的现状不可能发生颠覆性改变;第三,在未来的五到十年之内,以纸笔方式进行人才选拔的方式不太可能发生颠覆性的改变。
我们改革必须面对现实,一定要看到变和不变的东西。我们所能够做的,是让分数带上学生生命的温度,真正地把学生的为分而学变成为爱而学。职业规划教育要强调“五业贯通”,具体讲,就是要把今天的学业与以后的专业选择贯通起来,把专业与立足于社会的职业,与一生建功立业、报效祖国、造福人类的事业,与安顿灵魂的志业贯通起来。这是我们所能够做的非常重要的事情。
只要是朝向目标慢慢地去改,哪怕这一步微不足道,但是它都必将获得历史的意义!
于是我们把学校的课程分成与高校13个专业大类大体对应的专业大类课程体系(见图8)。这样的课程体系是基于项目的内容组织,面向专业大类强调与之相匹配的典型学习方式,强调严谨的学术规范,也要指向物化的学习成果。这是我们研创式任务课程所新构建的课程体系,主要是要解决学生为什么选课,怎样知道自己的特长,让选课有道理、有依据。
图8
我向大家展示这些主要是想说明两点。第一个问题,是我们中国要从分数的教育走向人的教育,我们必须坚持一种信念,那就是中国要发展,育人方式必须转型。我常常想: 如果我们用过去的育人方式能够使人口资源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如果我们能用过去的那种方式培养出拔尖创新的人才;如果我们能让过去那种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解决我们国家被“卡脖子”的那些关键领域的问题,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转型育人模式了。
第二个问题,是中国的这种育人模式的转型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问题,也不是哪一个学校产生一个经验,大家全部照搬、推广就可以把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都解决了。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学校依据自己的实践进行专业化的探索,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地解决所面临的那些基本的问题。其实,只要我们朝着这个方向走,努力寻求专业化的解决方案,都能够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路径。
我们每天都面临着必须面对的那些问题,每个学校都不可能离开面对的教育现实而直接走向理想的教育境界。我们应该坚信,只要是朝向正确的目标慢慢地去改,哪怕这一步微不足道,但它都必将获得历史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