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立奇 顾嘉懿 责任编辑/杨芝
(上图/杨辉)宁波交响乐团紧张排练中。
4月9日晚,夜幕下的北京国家大剧院灯火通明,拥有1500余个座席的音乐厅座无虚席,《印象宁波——俞峰与宁波交响乐团交响音乐会》于当晚7点半准时奏响。全新创作的宁波题材作品《宁波组曲》首次呈现在全国观众面前。
时光倒回至2015年12月30日,姚江畔的宁波大剧院里,一场新春音乐会揭开了宁波交响乐团的建团首演,这支年轻的队伍首次亮相。从“成团”到登上北京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宁波交响乐团只用了不到六年的时间。
一支乐团,一场演奏,一趟短暂的进京之旅,看似简单的演出背后,却流淌着众多宁波音乐人辛勤的汗水,凝聚着无数宁波市民对家乡音乐走向世界的期盼,更是宁波打造音乐之城的千般努力万般付出。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4月8日至5月7日,以“百年辉煌·时代回响”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交响乐之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隆重举行。宁波交响乐团受邀于4月9日献演《印象宁波——俞峰与宁波交响乐团交响音乐会》,呈现全新创作的《宁波组曲》,并和艺术家瞿弦和、宋元明、王海涛以及中央音乐学院合唱队联袂演绎《黄河大合唱》。
伴随着和煦的春风,第七届“中国交响乐之春”盛大归来,这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国家大剧院恢复线下演出季的首个大型音乐节。“中国交响乐之春”每两年举办一次,以中国交响乐作品、中国交响乐势力为主打,已成为中国观众专属的音乐盛事,独树一帜的剧院艺术品牌。
4月3日,正值清明节假期,为了向全国观众展示最动人的“宁波之音”,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宁波交响乐团艺术指导俞峰回到家乡宁波,与宁波交响乐团投入到了《宁波组曲》的紧张排练中。《宁波组曲》共分《河姆渡之声》《钱湖画意》《青山翠满》《鼓棹扬帆》四个乐章,展现几千年来宁波不同历史时刻的文化侧影,以此讴歌宁波人民发奋图强、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表达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精神与鲜明而深沉的文化意蕴。
(上图/顾嘉懿)图为《宁波组曲》里用到的部分乐器。
(下图/杨辉)宁波交响乐团紧张排练中。
开篇,宁波交响乐团用演奏展示了一幅画卷,八千年前,河姆渡先民在一片荒滩上建立家园,他们辛勤劳作,且歌且舞,繁衍生息。第二乐章,具有“西子风韵、太湖气魄”的东钱湖美景如约而至,昔日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在宁波交响乐团悠扬的演奏中徐徐展现。此乐章受“钱湖十景”的自然景致启发,音乐尽显湖光山色的旖旎之美与诗意之境。第三乐章分“梵天云钟”“青山翠满”“群星璀璨”三个意象,表现宁波宽容和善的人文精神。最后乐章的演奏,音乐高亢,通过“启航”“鼓棹”“扬帆”“弄潮”四个段落,表现当代宁波人潇洒豪迈、乘风破浪的精神气概。
(上图/胡龙召)俞峰正在指挥宁波交响乐团排练。
(下图/朱佳凯)乐手张弨正在接受采访。
4月7日上午10时,宁波火车站,拎着各色琴盒的队伍引发路人瞩目。宁波交响乐团一行91人的大部队启程赴京。他们即将登上国家大剧院,这个中国国家表演艺术的最高殿堂,同时也是所有艺术团体向往登临的圣殿。
“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演出是第一次,之前去过歌剧厅。”面对镜头,宁波交响乐团双簧管演奏员王贝克激动地说,“非常期待,希望能够给北京观众带去一个非常好的宁波印象。”
长号首席张弨为了“出镜”,特地换了一身西装,“代表的是宁波交响乐团的形象嘛!”这位2017年入职的演奏员笑说,这已经是他第三次随团进京了,“两年一届的‘中国交响乐之春’,是国内最高级别的交响乐交流平台,心情非常激动……”
今年是宁波交响乐团成立的第六年,比起世界知名交响乐队,这支队伍可谓青春正茂。在艺术总监、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的倾情投入、地方政府的坚定支持下,宁波交响乐团一步一个脚印,俨然成为国内新生交响乐团中的一支劲旅。
对于年轻的宁波交响乐团,俞峰赞不绝口。他回忆起乐团前两次成功的晋京演出,无论是2016年参加第一届北京肖邦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还是2019年10月1日参加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国庆70周年联欢活动场景,他都如数家珍。回顾刚刚结束的第七届“中国交响乐之春”,俞峰感慨:年轻多好,年轻就有无限可能!对于此次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他倍感自豪。
《宁波组曲》由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作曲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贾国平作曲,他与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是相识近30年的同学、知己。20世纪90年代,两人双双拿着德国高等学术交流基金会(DAAD)奖学金赴德留学,相交莫逆。
2020年5月14日,当俞峰找到贾国平,希望他为宁波写一套组曲时,贾国平没有犹豫,熬了个通宵后,提交了由7个乐章构成的创作设想——引子河姆渡之声、“茫茫云水”甬江、“昂耸太空”甬山、“碧水连天”东钱湖、“青山翠满”天童山及东南佛国、“鼓棹扬帆”历史海上丝绸之路与当代北仑港展望、终曲“甬”立潮头。俞峰一看,“对呀,这就是我要的东西。”
(图/顾嘉懿)《宁波组曲》由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作曲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贾国平作曲。图为贾国平在宁波交响乐团观看排练。
虽然有俞峰这位宁波籍好友,但在接到委托前,贾国平对宁波不算熟悉。为写作《宁波组曲》,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翻诗集找灵感,边听电台音乐边记谱,找地方小调、民歌、戏曲音乐,想尽办法收集各种与宁波本地音乐有关的材料。
2020年8月4日至8日,贾国平应乐团邀请来宁波采风,短短几天的采风,每天都行程满满;11月浙江音舞节期间,他再次来甬,参观了宁波帮博物馆。在那里,贾国平感受到宁波人团结一致的精气神。
这次参观给了贾国平很大触动,他感觉宁波人有不宣扬、低调肯干的特质,且合作精神特别强。反映在《宁波组曲》里,体现为整个乐章里几乎没有一个演奏家独立出现,这也是贾国平暗藏在乐谱里的小心思。
“我的音乐也是可以考古的,每段旋律都有出处。”调研中,他甚至对余姚一种叫作“犴舞”的民间舞蹈产生了兴趣,觉得在这种非遗舞蹈里保留着河姆渡人的原始基因。写甬江,他取材姚燮的《甬江楼示叶元阶》,“茫茫云水看帆去,戢戢风芦与雁猜”;写东钱湖,他引用史浩的《游东钱湖》,“行李萧萧一担秋,浪头始得见渔舟”。
贾国平说,他喜欢做“有根基”的音乐,扎根在人文自然的土壤里,音乐才有生命力。
“我觉得宁波交响乐团是一支素养极高、执行力很强的乐团,虽然很年轻,但很有希望。现在的城市,盖一座大剧院容易,有交响乐团的地方也多。然而放眼全国,真正有品质的乐队不多,体现职业化、专业性,具有凝聚力、肯奋进的更少。”今年的“中国交响乐之春”,带自己的作品参加的队伍并不多,“《宁波组曲》这样有地方意识和鲜明表达的,我觉得是唯一的一个。” 贾国平道出了他的看法。
4月9日晚上9点,这场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时长一个半小时的演出缓缓落下大幕,观众掌声久久不息,宁波交响乐团和中央音乐学院合唱团近200人全员返场,为不愿离场的观众演奏演唱宁波城市宣传曲《宁波欢迎你》。悠扬的歌声向首都人民发出诚挚的邀请:欢迎来宁波,宁波欢迎你!
宁波交响乐团负责人童铭在台下激动万分:“作为土生土长的宁波人,听到《宁波组曲》,在我脑海里不断闪回属于宁波的画面。听到‘河姆渡之声’,我就想到古老的骨哨,想到双鸟朝阳的图腾;东钱湖是我从小玩到大的地方,听到‘钱湖画意’,我会想到碧波荡漾的东钱湖;最后一个乐章‘鼓棹扬帆’,听到鸣笛鼓号的声音,我眼前全是象山开渔节千帆竞发的场景……”
这场音乐会分上下半场,上半场为四个乐章组成的《宁波组曲》,下半场是宁波交响乐团为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精心准备的红色经典曲目《黄河大合唱》,与中央音乐学院合唱团合作完成。同时,乐团还邀请了艺术家瞿弦和、宋元明、王海涛等国家一级演员完成《黄河大合唱》中朗诵、对唱、独唱的部分,为音乐会增色。77岁的朗诵家瞿弦和与《黄河大合唱》结缘已40多年,他觉得与宁波交响乐团的合作经历非常愉快,“这是一支年轻的、认真的、迅速发展壮大的队伍。”
音乐会的现场还有两位特殊的观众——两位宁波籍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周永茂应邀来到现场。“我过去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典音乐广播节目中听到过宁波有个交响乐团。这次收到邀请,我感到很高兴。我觉得我们宁波经济这么发达,应该在文化艺术上也走到前面去。”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永茂说。
“我觉得宁波交响乐团的表现完全配得上这个舞台。”演出结束后俞峰表示,“最让我欣慰的一句评价是:宁波交响乐团终于代表宁波,在北京发出了她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