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娜
(贺州富川瑶族自治县福利镇中心卫生院,广西 贺州,542706)
宫颈炎常见妇科性疾病,多发20~40 岁的育龄期女性,近些年随临床对疾病生理学的不断了解,对于宫颈炎诊断有了系列变化。临床上,宫颈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其中慢性炎症最为常见[1-2]。据统计,多数女性对疾病知识了解不足,加之部位较为隐秘,因此存在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严重时还会对治疗形成影响。从而,在对患者实施有效治疗外,还应重视患者心理变化,对其评估[3-4]。基于此,本次以宫颈炎患者为例,探究心理护理在该疾病中的实用性,内容如下。
本次84 例患者,起始时间2018-7,截止时间2020-10.纳入标准:1、神志清晰,可顺畅沟通;2、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部瘙痒等症状;3、患者知情同意;4、年龄>18 岁。排除标准:1、同时参与另一研究;2、不配合治疗、调查者;3、神志模糊,沟通受阻;4、、中途退出者。患者信息录入电子表格,皆为女性,年龄区间25~45 岁,平均年龄在(34.5±5.0)岁。不同护理方式分两组(每组42 例),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心理护理为试验组,两组从临床资料对比,保持同质性(P>0.05)。
对照组:简单进行疾病知识普及,指导饮食、用药、注意事项等。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给予心理护理,内容如下。(1)入院干预:待患者入院后,热情招待,并详细介绍医院环境、注意事项等,交流过程中,采用温和语气,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回答,拉近与患者的距离,建立良好护患关系。(2)健康宣教:首先评估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依据了解程度进行疾病知识的普及。普及过程中尽量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其说明疾病的发展、进程等内容,或是结合图片、图画等方式,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同时,向患者阐述治疗的重要与必要性,并对解释过程与目的,在此基础之上,帮助患者提升治疗依从性,同时纠正患者对疾病的知识错误认知,避免治疗过程中存在焦虑、疑虑,令患者自觉接受。(3)家庭、社会支持:对于患者而言,情感支持属于支撑的关键,因此护理人员可主动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对其说明患者内心所需,令家属向患者提供充分支持与鼓励。日常生活中,家属应给予患者更多理解、照顾,令其感受安全感,以便将治疗过程中的舒适感提高,保持良好心情。(4)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存在不良情绪者,引导说出内心顾虑,耐心开导,并采取“明示”“暗示”等方式进行疏导,缓解不良情绪,帮助患者建立良好心态迎接治疗。
(1)观察护理前后焦虑(SAS)、抑郁(SDS)评分,采取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分值0-100 分,得分越高,抑郁、焦虑程度越高;(2)观察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我院自制评分表,总分0~100 分,包含4 个维度,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高;(3)观察宫颈修复、阴道排液时间。
分组数据输入SPSS20.0 统计学软件,SAS、SDS、生活质量评分与宫颈修复、阴道排液时间等计数资料以t 分析,α=0.05 为分界值,低于则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表1:两组SAS、SDS 评分(±s,分)
表2:两组生活质量评分(±s,分)
表3:两组宫颈修复、阴道排液时间(±s,d)
宫颈炎属于临床常见病,会对女性身体、心理健康形成严重威胁。临床资料指出,多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因家庭、社会、交际等各类因素影响,易产生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严重时还会对正常治疗形成形影,同时哈会对微波局部照射治疗效果形成影响[5-6]。因此,除去临床有效治疗外,应辅助心理干预模式,令患者以最佳状态对待治疗,保证预后良好。
本次研究中,给予心理护理的试验组,干预后其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同时在心理护理的辅助下,试验组宫颈修复、阴道排泄时间短于对照组,由此可知,在该疾病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可提高生活质量,缓解不良情绪,同时加快症状恢复。分析后可知,常规护理其模式多以医师医嘱为主,易忽视患者心理状态与情感表达,模式较为单一,且护患沟通较少,不能完全满足现代临床护理所需[7]。而对比心理护理,首先护理人员会采用温和、婉转等沟通技巧与患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沟通过程中对患者心理状态评分,针对性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建立良好心态[8];其次,通过社会及家属支持,令患者获取安全感,得到全面心理支持,在家庭与社会温暖的基础之上,将心理负担减轻,提升其配合度;最后通过健康宣教,令患者对自身疾病进行了解,同时了解治疗过程,提高其依从性[9-10]。情绪影响治疗依从性,从表3结果中可知,良好心态可促进症状的早日恢复,因此在该疾病患者中实施心理护理对负面情绪、症状改善均存在较大影响[11]。
表3 两组临床症状积分、依从性与满意度的对比(分)
综合以上分析,心理护理对于该疾病患者具有实施价值,可缓解负面情绪,改善生活质量,同时改善临床症状,使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