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广常
(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广西 柳州,545007)
肺炎是指肺泡、肺间质、终末气道发生的炎性反应,主要由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及免疫损伤所致,以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为主要表现,还可伴有脱水、食欲下降等症状[1]。重症肺炎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常见的危急重症,具有病情进展快的特点,若未及时进行干预则会引起呼吸衰竭,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研究指出,针对重症肺炎患者,需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以确保疗效,可积极控制患者的病情,改善预后[2]。全面护理干预是一种具有系统化、优质化、连续性特点的护理模式,强调从多角度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最终达到强化治疗效果的目的[3]。但目前关于该护理模式对重症肺炎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的报道还较少,故本文对2020.01~2020.12 本院ICU 接收的65 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如下。
将2020.01~2020.12 本院ICU 接收的65 例重症肺炎患者纳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符合我国肺炎相关诊疗指南中关于重症肺炎诊断[4];未合并其他部位感染;无意识障碍;本人或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肝肾功能异常;其他原因引发的肺部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免疫系统疾病;既往有精神疾病史。按随机排列法分为参照组33 例:男20 例,女13 例;年龄55~80 岁,平均(68.52±5.81)岁;病程2~10d,平均(5.16±1.34)d。试验组32 例:男18例,女14 例;年龄55~80 岁,平均(68.43±5.76)岁;病程2~10d,平均(5.27±1.39)d。两组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比较价值。
参照组:常规护理。遵医嘱予吸氧、调节病房内温湿度、保持病房内安静、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等。
试验组: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干预。①强化病情监测:采用多功能监护仪对患者的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心电图以及体温等指标进行密切监测,每隔1h 记录一次;遵医嘱结合患者的血氧分压进行呼吸机呼气末正压、给氧浓度的调整,维持需氧饱和度≥95%。观察引流情况(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状等),并做好记录,同时需保持敷料的干燥、整洁。②心理护理: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并结合图片、视频等向患者介绍目前的病情、治疗与护理方法及目的、疾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等,注意安抚患者的情绪;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针对问题进行合理的解答;加强对患者的问候,进行适当的交流,及时满足患者的需求。③呼吸道护理:每日使用湿棉签/棉球对患者口腔、鼻腔进行清理,早晚各1 次;嘱患者每日三餐后使用温水漱口。患者取平卧位时,垫高颈背部,及时清理口鼻腔分泌物;鼻饲者鼻饲时需抬高头部约30°~45°,待结束后1h 才可恢复平卧位。机械通气者无禁忌症床头抬高>30°,及时清理管道内的积水,维持管道固定通畅;维持适宜的温度,及时更换湿化液,并调节氧气面罩的松紧度。④肺部护理:护理人员手呈空心状,使用腕力由下至上、由外至内对患者进行背部叩击,50~100 次/min,并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辅助患者排痰;吸痰时注意动作轻柔,并密切监测患者的面色及血氧饱和度变化,吸痰前后予吸氧。⑤发热护理:发现患者体温升高时,若未超过38.5℃,则予物理降温:使用湿热毛巾对患者的颈部、腋窝、腹股沟、腘窝等大动脉流动处进行擦拭,及时更换潮湿衣物,并增加水分的摄入;若体温在38.5℃及以上,需遵医嘱予药物降温。两组均护理2 周。
以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变化完成对护理效果的评价。护理满意度:结合科室的具体情况制定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价量表,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效率、质量等,总分100 分,分为非常满意(总分>90 分)、一般满意(总分60~90 分)、不满意(总分<60 分)3 个等级,总满意=非常满意+一般满意。生活质量:分别于入院时(进入ICU 当天)、护理后(护理后2 周)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进行评估,涵盖生理功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等8 个维度,总分100 分,分值越大,生活质量越佳[5]。
采用SPSS21.0 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总满意率为93.75%,参照组为81.82%,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护理后,两组SF-36 评分均较入院时升高,且试验组升高幅度大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生活质量[(±s),分]
表2 生活质量[(±s),分]
组别 例数 SF-36 评分 t P入院时 护理后参照组 33 61.23±6.47 70.26±7.91 5.076 0.001试验组 32 61.41±6.58 80.45±8.64 9.917 0.001 0.111 4.962 - -0.912 0.001 - -t-P-
重症肺炎病情危重,进展迅速,且呈反复发作特点,除易引发呼吸衰竭外,还可累及消化、神经、循环等多个系统,成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6]。重症肺炎患者需在ICU 接受系统的治疗,可随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积极控制病情进展,但同时需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以确保治疗效果。常规护理多注重对疾病的护理,采取的护理措施较为被动,缺乏针对性,且内容较为笼统,忽略对患者精神心理方面的关注。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临床上逐渐建立起以患者为中心,满足其生理、心理、精神、社会多方面需求的现代护理模式,并得到广泛应用。
全面护理干预是常见的现代护理模式,通过采取全方位的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能够积极控制病情进展,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7]。本研究对部分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该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3.75%,高于常规护理组81.82%,差异显著,说明全面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在全面护理干预中,通过强化病情监测能够准确掌握患者病情变化,以便于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而做出有效的处理,利于病情的控制;通过心理护理能够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缓解其不良情绪,利于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同时多样化的健康教育还能够提升患者的认知度,从而促进其配合,强化治疗效果;通过肺部护理能够促进痰液的排出,通过呼吸道护理能够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利于改善病情,提升其生理舒适度;通过发热护理能够控制体温,改善发热症状,减轻患者的不适。通过一系列的护理措施,能够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的护理服务,从而提升患者整体的舒适度,利于其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提升。研究结果还显示护理后,全面护理干预组SF-36 评分高于入院时,且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显著,说明全面护理干预能够积极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刘玉霞[8]研究结果显示,经全面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由常规护理组的78.38%上升至97.30%,差异显著;护理后,全面护理干预组SF-36 评分高于护理前,且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显著,进一步证实全面护理干预能够强化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全面护理干预能够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精神等多方面的需求,利于提升其治疗自信心及护理配合度,促使其在住院期间得到舒适的护理服务,从而利于其护理满意度的提升;同时可提升其各方面的舒适度,利于其生活质量的提升。但本研究选取的样本容量较小,故在今后的工作中尚需做进一步的完善。